开发课程资源 动态生长生成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构筑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让语文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
  
  一、创新活用“文本课程”,让教材更合理
  所谓的文本课程,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文本,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1.灵活地使用教材。
  例如,在一位老师在教学《雨点》一文时,学完短文后设计了“唱一唱”的小环节,也就是试着把这篇短文配上熟悉的音乐来唱。这样的安排寓教于乐,既让学生得到了适当休息,又复习了课文,激发了学习热情。
  2.合理地丰富教材。
  例如,我在教学《九寨沟》这篇文章时,学生被文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但这些感受还是停留在想象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我把涉及九寨沟风光的影碟、邮票、明信片、门票、纪念品等课文外的教学资源搬进了课堂教学中,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课文内涵。
  二、能动生成“体验课程”,让学习更自主
  我们说,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的“体验课程”。教师和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1.师生同创共生“体验课程”。
  对于一个学校,一个班级,老师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他的课程意识、专业水平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在教学中对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中,不只让学生明白“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道理,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在课堂上随机开设了一个“实话实说”栏目,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自己与水滴相比,哪些地方已经达到了要求,今后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2.生生互动生成“体验课程”。
  《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阅读教学要彻底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主动、积极地学习。因而在教学时,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课堂阅读教学应成为生生间多元化的交往和联系的开放性课堂,通过他们语言、暗示、模仿、情绪感染、合作竞争、角色互换等交往活动,实现自我的主动发展。
  三、积极关注“环境资源”,让课程更开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浯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
  1.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这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旅游、参观、访问、调查都是学习语文的形式。
  学生应放眼世界,让四海风云、五洲波澜汇聚于眼底,让开阔的视野、综合的思想凝聚于脑际,形成恢弘博大的胸襟。老师要放开手脚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大显身手。这样一来,学生学得有味,老师教得有味,语文的教学便走上了良性循环之道。
  2.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渗透。
  在课程教材改革中,学校在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激起孩子语文学习的兴趣。
  3.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予生命的活力,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总之,真实的课程,是发生在学校中的,发生在课堂上,发生在师生互动中的;真实的课程,是发生在课堂外的,发生在社区,发生在家庭的。留心时时有语文,留心处处皆教材,让我们都来做课程的开发者与创造者!(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中心小学)责任编辑丁洪刚
其他文献
我校课题组开展了基于网络教室的交互式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推出了初、高中若干个典型课例,通过选题、设计、施教、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由典型课例的引导和提炼,初步构建了基于网络教室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校园局域网”的网站模式。    一、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从问题情境(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出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步骤,在
在一次全国名师示范课活动中,我很荣幸地走进了这里的课堂。当得知北京实验二小的华应龙老师将要讲一节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时,我不禁在想:一节练习课怎么能作为示范课展示?更何况是一节多数老师都认为可能“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课。带着种种疑惑我走进了华老师的课堂。  尽管华老师和咸阳风轮小学的孩子们是初次接触,但短短几分钟的交谈,他便用其独有的幽默与风趣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同时,他也将自己这个来自异地的老师,“变
《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和方法等,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激发求知欲,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思考成为快乐,结果成为享受。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因此,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才会更加集中,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才会有成效,学生的内在潜能才会得到持续的开发。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激发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些探索与尝试,愿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看图激发兴趣  形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告诉我们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可见,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英语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是让学生想学、乐学。从教师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给学生提供思考、
班级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如何发挥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的作用,使全班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学生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的心情。这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充分体现。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特色正是班级具体班务工作的充分体现,也是学校工作的亮点和风景线。一个好的班级班风就能体现一个班主任管理的特色,而一个良好的班级班风更能体现学校工作的特色。班主任是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