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英语教学的关键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free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告诉我们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可见,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师生配合融洽,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但如何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师生之间应进行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情感是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赞许的话语,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增强他们的自信。相反,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学生会厌恶教师,进而厌恶学习,更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缺乏情感交流是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声音,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教师不愿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另一方面,老师整天忙于日常的教学和家庭琐事,有时把自身的不快与怒火发泄在学生身上,被动消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不应把消极的情绪带入课堂,要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也会愉快、轻松、自信地听讲,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异常,我就会俯下身子问他:“what’s the matter ?”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我和同学们及时帮助他解决,课后再对他进行引导。有时,他们也会跟我说些心里话。这就是很好的情感交流。
  二、尊重并赏识每一位学生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人们常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像园丁一样,不论“花朵”美丑,都要用爱去呵护,使每朵花散发出各自的芳香。记得上一届初三,我在复习的时候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有一次测试,三个后进生把“thank you”给写错了,我就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进行教育,没有责骂他们。那年,我们班只有一個最低分38分,其余都在50分以上。由此可见,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如果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赏识,他们就充满自信。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去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课堂上老师不应把更多的情感偏向优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感受,课堂上没有他们的天地,他们是被遗忘的群体,老师有时还瞧不起他们,那后进生怎么有兴趣学习呢?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设计简单的问题给后进生,把以往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这样学生就不说老师“偏心眼”,从而会觉得老师很尊重他,赏识他。总之,只要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也会尊重、相信教师。
  三、教师要敢于自我批评
  师生在教与学中是一对矛盾,因为他们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样就容易发生冲突,矛盾一旦发生,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认为学生不对,指责他们,批评他们,从而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矛盾更加激化。教师遇到问题应冷静处理,不妨问一问: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采取的方法是否偏激、粗暴?并敢于进行自我批评,主动向学生道歉,取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上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不能因顾及面子而固执己见,承认错误才能获得学生的好感和信任。同时学生会感到老师很真诚,愿意从心里真正了解你、走近你、喜欢你、佩服你,从而喜欢你的课。譬如,有一次在教学be made of 和be made from 时把意思给说反了,我在晚自习时及时纠正,但有的同学还是半信半疑,我让他们下去查资料。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班的班长看见我就说:“老师你纠正的是对的,我查了好几本书。”我拍拍他的头说:“Well done!”课堂上我又进一步和同学们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及时纠正错误的好处,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样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我们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大柳塔矿区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首先是语文教学理念的革新。新课标从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出发,让学生的文化知识、思想情操、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四方面通过学习得以提升,其核心要求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贯彻和实践。  同时,新课标也为语文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对《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批复,陕南成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对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陕南地处秦巴、伏牛山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特色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承担着保障调水水质安全和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的历史
何谓诗教?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教授也认为:诗教,不是简单的背诗,而是体会诗中的美,因此而产生爱惜美的欲望,这就是善。由美育导向德育,从一个敏感的人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诗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诗教,一是教化,二是美育。下面,我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关雎》教学为例,在美的巡礼中赏析诗教之魅力。  一、赏音韵美:重章叠句余音绕梁  此环节我以“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精心选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只有六七岁,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意志力的发展也处于初期,要想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就需要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吸引孩子,让孩子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笔者作为国家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参与者,近年来带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以低段语文学习目标为核心,从识字、理解、写话和作业布置等方面进行了“快乐教育”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
我校课题组开展了基于网络教室的交互式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推出了初、高中若干个典型课例,通过选题、设计、施教、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由典型课例的引导和提炼,初步构建了基于网络教室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校园局域网”的网站模式。    一、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从问题情境(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出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研究步骤,在
在一次全国名师示范课活动中,我很荣幸地走进了这里的课堂。当得知北京实验二小的华应龙老师将要讲一节多位数减法练习课时,我不禁在想:一节练习课怎么能作为示范课展示?更何况是一节多数老师都认为可能“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课。带着种种疑惑我走进了华老师的课堂。  尽管华老师和咸阳风轮小学的孩子们是初次接触,但短短几分钟的交谈,他便用其独有的幽默与风趣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同时,他也将自己这个来自异地的老师,“变
《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和方法等,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为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能激发求知欲,学习就会更加积极主动,思考成为快乐,结果成为享受。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因此,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才会更加集中,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才会有成效,学生的内在潜能才会得到持续的开发。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激发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些探索与尝试,愿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看图激发兴趣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