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h200603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生动鲜活的生活实例和情境,在生活化教学中激发对数学知识的探究热情,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4-063-01
  我国教育理论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他提倡在生活中找教育,将生活和教育有机统一在一起。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如今的数学课堂已经发生了具大变化,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因此,我们要开展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实践证明,生活化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对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生活问题:有一位老师要入养老保险,经过询问得知第一年要向银行存入m元,第二年存入2m元,依此类推,到第n年要存入nm元,如果年利率为k,那么在n 1年初时,养老本息总计为多少元?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给学生熟悉感和亲近感,消除学生抵触心理,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如,在学习“二面角”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形象感知,教师可以导入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堤坝的耐用度,设计师在设计时会让水坝面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发射的卫星所在的卫星轨道平面往往与地球赤道平面成一定角度。为什么它们都会成一定角度呢,这里面涉及到那些数学知识呢?借助生活问题就成功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化问题情境。然后在学生思考这些生活现象的时候教师要借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为什么会存在一定角度呢?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由哪些因素所决定?如何才能知道二面角的大小?利用问题将学生带入深入思考之中。同时,还可以进行前后知识的衔接,设计综合性探究问题,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让学生做到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拉近数学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负面影响,让学生在享受收获知识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与数学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贴近生活动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脱离,让学生感觉自己的生活与数学知识没有关系,从而降低了对数学的重视。而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拉近学生和数学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彻底打开,问题会在学生面前变得清晰可见,教学难点会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教室中找到两条直线,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学生找到的都是相交直线或平行直线,但是有的学生却找到了不一样的直线,即:异面直线,由此引入新课水到渠成。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老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适当的训练是保证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于训练的“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等方面,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能力和模仿能力,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联想、对比、归纳、创新等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获取信息、发散思维、终身学习的认知方法。因此,教师应利用合理、有效的训练作业来锻炼学生的诸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抽样方法”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通过调查自己所在社区内学生、老人、中年人的数量,而估算整个行政村乃至整个乡镇的学生、老人及中年人的数量。这一作业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调查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魅力,并进一步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现实状况,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他們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有所不同,要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和进步,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分层次作业,尤其关注学生较为困难的学生,争取全面促进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教材中也到处充满了生活的影子。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创新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入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和生活场景,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营造浓厚的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家鹏.提高中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四种策略[J].广西教育.2016(46).
  [2]丁智林.中学数学课堂导入教学生活化研究[J].数学教学研究.2015(06).
  [3]折艳鹏.浅谈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Z2).
其他文献
摘 要:图象法是研究物理规律和解答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图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在解物理题目时,利用图像,能够将复杂的运算过程变得简单,将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意思表达出来,因此,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学会使用坐标图像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学会使用图象法分析物理问题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物理;坐标图象;物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当前关注点的不同,采用分层策略,有侧重点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达到“育人无痕 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分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76-2  学生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此,笔者根据不同年龄段采用分层的策略,有侧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的广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越发受到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则成为教学重点研究对象。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没有被列入中考范畴,学生对其积极性不高,重视度不足。那么,如何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本文以优化情境教学作为支点,从以下几点展开介绍,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摘 要:本文结合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Part A部分的教学案例,通过观察同行们的教学过程和反思自身的教学,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听力内容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61-1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已全面开始实施,与以前使用的人
摘 要:笔者推崇像叶圣陶那样教语文,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本文以课内现代文小说《孔乙己》中的语段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沉入词语,细细咀嚼;把握关键句,理清语段层次;引发对语言的敏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情味三个方面谈了一些在指导学生精读语段时所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精读;词语;句子;情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61-2  叶圣陶在《
摘 要:区域材料的提供和整理是幼儿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特征、发展水平、学习需要合理地设计活动区域,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关键词:材料投放;区域活动;整理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43-2  在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中,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对幼儿的游戏内容、游戏过程,以及幼儿的自我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
摘 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初中历史活动课开展的现状,指出了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了有效进行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现状分析;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64-1  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为学生营造相对自主的探究活动空间,从而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与
摘要:问题导学法以教师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对问题的深思,对问题解决的创新方法的追求。问题导学法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具有重大作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逻辑思维;空间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 要:近年来,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通过列举数种情境教学的策略,分析了情境教学案例,并研究了情境教学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要:新课革新多渠道,短跑训练求实效,以生为本发展路,协调放松效率高。短跑训练是高中田径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项目,步频和步幅是决定短跑速度的两大因素,而短跑协调放松能力是影响步频与步幅非常重要的技术因素。本文作者简要阐述了培养高中生短跑协调放松能力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家适度关注和深层次探讨。  关键词:自动;协调;科学;高中;短跑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