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例急腹症手术的麻醉临床处理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nd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手术时麻醉处理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急腹症手术患者术中麻醉的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59例急腹症患者未出现麻醉失败,麻醉手术成功率为100%;在手术过程中有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循环紊乱,经处理后恢复良好;术后1例患者死于休克并发症,1例患者因术后失血过多而死亡,死亡率为34%。结论急腹症患者因病情复杂、变化快,要严格掌握各类型的病情,应做好麻醉前的评估及准备工作,为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因麻醉引起的意外事件发生,可提高急腹症手术麻醉的成功率。
  【关键词】急腹症;手术;麻醉处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2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51-01
  急腹症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是需要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因其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治疗不当,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患者需要尽快手术,而急腹症手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若术前对患者病情没做了解和评估,会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保证患者在麻醉期间的安全,要求麻醉师术前按照患者病情特点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为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因麻醉引起的意外事件发生。本文笔者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急腹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术中麻醉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急腹症患者均在我院普外科住院,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365岁。本组麻醉患者均为急腹症,根据ASA将病情分为Ⅰ-Ⅱ级37例;Ⅲ级10例;Ⅳ级7例;Ⅴ级4例。
  12麻醉前给药麻醉前用药应根据麻醉方法和病情来选择药物的种类、用量、给药途径和时间。若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正常可按常规给药;若患者昏迷或生命垂危应避免用镇静、镇痛药,可使用抗胆碱药;体温升高时可使用东莨菪碱;若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可静脉分次少量给药。
  13麻醉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等级ASA评价,为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本组47例ASAⅠ-Ⅲ级患者因全身状况良好,且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给予硬膜外麻醉。穿刺点根据手术的部位选定,以支配手术范围中央的相应棘突间隙为主;穿刺成功后,选择16%利多卡因配合015%的布比卡因进行联合用药,将药量维持在5-15ml,当注射量满足麻醉要求后可不追加麻醉药物;另外,因硬膜外麻醉患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及呼吸抑制,因此,对于急腹症患者当手术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时术中应根据患者的反应、麻醉效果、手术时间和选用局麻药的种类以确定追加给药的时间和剂量,且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麻醉过程中若无禁忌证,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在椎管内阻滞的局麻药中添加浓度不超过5μg/ml肾上腺素,以延长局麻药的作用时间、减少局麻药的吸收、具有强化镇痛效果。11例Ⅳ-Ⅴ级患者因病情重则选择气管内全麻,在硬膜外麻醉的基础上,待麻醉出现后进行气管内全麻,药物选择以对心肌功能及循环影响较小的作为麻醉诱导,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符合插管条件好的药物,琥珀胆碱因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短可作为急腹症手术患者行气管插管首选辅助药;另外,急腹症患者可发生腹内压增高而造成反流误吸,因此在气管插管全麻法诱导期应防止患者腹内压增高的发生。
  2结果
  本组59例急腹症患者未出现麻醉失败,麻醉手术成功率为100%;在手术过程中有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循环紊乱,经处理后恢复良好。术后1例患者死于休克并发症,1例患者因术后失血过多而死亡,死亡率为34%。
  3讨论
  急腹症患者因发病急、进展快,患者需要尽快手术,因此可导致术前全面检查与准备不够充分,尤其是病情严重的患者,增加了麻醉的危险性;且手术还要求麻醉达到止痛完善、肌肉松弛的效果;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以安全、有效为原则,因此硬膜外麻醉完全可以满足急腹症手术的要求。硬膜外阻滞麻醉法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较小,但因麻醉部位有限;对手术范围较广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当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不能达到手术要求时,可考虑在此基础上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1]。根据患者病情合适的麻醉方法与麻醉用药,同时作好意外的防治准备是保证麻醉顺利与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对于急腹症患者麻醉前给药以不加重患者血压下降和呼吸抑制为前提,以缓解疼痛、消除紧张、恐惧为目的,因麻醉前稳定情绪可使患者充分配合,同时也增强麻醉药的效果,并减少用药量及副作用。术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麻醉的程度,无论为患者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方法,以小剂量维持麻醉就足够。
  另外,手术过程中要求充分的肌肉松弛,以避免因术中牵拉内脏引起腹肌紧张、鼓肠、恶心呕吐和膈肌抽动等现象,因这些现象的出现难以充分暴露病灶而影响手术操作;由于肠胀气、组织水肿等原因,导致腹腔内容物的容积增加,因此充分的肌松在急腹症患者关腹时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术中应精确计算影响肌肉松弛的药量[2]。全麻手术结束后,若患者麻醉效用未完全消失,因中枢系统和心肺功能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因此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对59例患者根据其ASA评价选则合适的麻醉方法,麻醉手术成功率为100%;由此说明麻醉在急腹症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术前按照患者病情特点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为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因麻醉引起的意外事件发生,是提高急腹症手术麻醉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牛长太80例急腹症手术的麻醉临床处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11):72
  [2]郝美玲分析急腹症患者临床手术的麻醉效果[J]心理医生杂志,2012,9(224):72-7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妊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接受的是全身甲氨蝶呤化疗治疗,B组接受的是介入栓塞+局部MTX治疗、C组接受的是手术治疗,各组的病例数分别为7例、8例和6例。结果B组的住院时间要优于A、B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优于A组(p005),具
探讨精神科临床应用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对病人的身心影响及应用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对我院女性患者使用约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论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率尚有下
【摘要】 目的 分析医源性胆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分享其治疗经验。方法 对本院在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医源性胆管狭窄患者的相关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患者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患病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手术,72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对医源性胆管狭窄进行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相应地采取适当的修复手术是关键,还需要提高手术者的手术技能。  【关键词
【摘要】 目的 进一步研究高血压患者其左室舒张功能与动脉僵硬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了2011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设置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100例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动脉僵硬度检查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管硬化度、压力应变弹性系数、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顺应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