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方法·学习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cpi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帕斯卡与“三角形内角和”的故事
  1.故事导入
  帕斯卡(1623—1662)对概率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帕斯卡的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数学家,有一天帕斯卡问父亲,什么是几何?父亲很简单地回答说:“几何就是教人在画图时能作出正确又美观的图。”于是帕斯卡就拿了粉笔在地上画起各种图形来。画着画着,12岁的帕斯卡发现任何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问题一:你知道帕斯卡是怎样通过长方形的内角和推想出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吗?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四个角的和一定是360°。把长方形沿对角线一分为二,就变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除以2等于180°。因为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都可以看作是长方形剪开的,所以任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如图1)。
  问题二:你知道帕斯卡是怎样通过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推想出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吗?
  任何一个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沿高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180°=360°,而其中有两个直角拼在一起成了一条直线,所以真正作为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就是360°-90°-90°=180°。同样的道理可以说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如图2)。
  2.故事启迪
  思路点睛: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就是看这个多边形最少可以分成几个三角形,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乘几。
  3.故事延伸
  古埃及人从铺地板中发现,三角形三内角和为一平角(即180°)。在图3中,绕一顶点的六个角,合起来一共是一周角(即360°),因此正三角形三内角和为一平角。这虽只是特例,但却是进一步发现真理的契机。
  利用旋转铅笔的实验,也可得出三角形三内角和为一平角的结论(如图4)。
  【课堂实录】
  一、用故事丰富学生思想
  师: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
  生:我们是用量、拼、折等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
  师:300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帕斯卡的法国男孩独自发现了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两直角。
  课件播放帕斯卡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故事。
  教师出示问题1和问题2,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进行全班汇报。
  生:因为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4个直角),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2个直角)。
  生: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所有锐角的和是180°(2个直角),那么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就是90°(一个直角),再加上一个直角,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两个直角,即180°。
  生:钝角三角形可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180°×2),其中两个直角正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180°=180°。
  生:不管是钝角三角形还是锐角三角形,都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因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和都是一个直角,而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包括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所有锐角,所以无论是哪种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两个直角,也就是180°。
  师:为什么要把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要把钝角(或锐角)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呢?
  生:这是把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经知道的知识。
  师: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师:把任意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三角形是6个角,而任意三角形是3个角。这6个角和3个角一样吗?
  生:从图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这6个角中有2个角拼成了大三角形的1个角,还有2个直角拼成了1个平角。
  生:也就是说,6个角中有2个直角与大三角形的内角没有关系,剩下的4个角就等于大三角形的3个内角。
  师:这下我们不仅看清楚,也真正听清楚、理清楚了。
  二、分图形实现多元表征
  师:拿出一张五边形的纸片,自己想想办法,求出它的内角和,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探索后小组交流)
  生:我把五边形分成了3个三角形,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相加就是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3=540°。
  生:我把五边形分成了4个三角形,其中有4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4-180°=540°。
  生:我从中间选一点,把五边形分成了5个三角形,有5个角拼成了一个周角,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5-360°=540°。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把五边形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不同,最后算出的内角和还是不变的?
  师:好深刻的一个問题啊!同桌两人讨论讨论。
  生:把五边形分成3个三角形大家都明白。分成4个三角形,因为有4个角拼成的一个180°的角在一条边上,不包含在五边形的内角和中,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4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一个180°的角,也就是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生:我来解释一下,把五边形分成5个三角形,因为中间5个角拼成的一个360°的角也不包含在五边形的内角和中,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一个360°的角,还是等于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我们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说明。分成4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180°×4-180°=180°×(4-1)=180°×3……
其他文献
【摘 要】“规律”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小学数学中的“找规律”并不是找“客观规律”,而是要探索重复的模式。在教学中,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发现重复的模式,其次是表达重复的模式,之后还需要从经由抽象之后表达出的模式中找到现实的模型,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模式的创造,感受数学的秩序和美感。  【关键词】找规律;模式;重复;周期  图1选自一本数学
【摘 要】数学教学应力求让学生自主探索。在“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经历“山穷水尽—以退为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过程,从而上出真正的数学探索味。  【关键词】探索味;引导;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广大数学教师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和能力。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倡导的学生独立探索,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独立思考学习。学
【摘 要】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基于翻转复习,开展共学悟法,可以实现课堂的深度思考和精准复习。以“‘平面图形面积’的总复习”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单翻转复习,精准把握学情,引领学生通过“分享成果,构建网络;梳理关系,沟通求联;错题聚类,融通悟法”等教学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力。  【关键词】平面图形;面积;共学悟法;深度复习  小学六年级总复习教学中,由于知识点多而散乱,且彼此
数学习题不仅承载着巩固与联系、拓展与应用的基本教学功能,还具有启迪思维、激励创新、发展素养等多重价值。充分挖掘习题的拓展功能,将习题的教学价值尽可能放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处理习题往往过于简单化,分析习题更多地注重结果而忽视对学习策略的指导,反映在命题能力上也呈不断弱化的趋势。一线教师如何在不断研究习题的过程中提升习题开发利用能力和命题能力,
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89~91页,例1。  二、教材分析  在学习替换策略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列表、画图、一一列举和倒推等策略,并在运用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这为解决课本例1的问题奠定了基础。而解决例1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把“小杯”替换成“大杯”,或把“大杯”替换成“小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实现将复杂问题转换成简单问题的意图。  三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同时它又是一门逻辑性、结构性很强的学科。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以板块为主,并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了分层分段,这导致很多知识是零散出现的。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感性经验的支持,他们尚不具备自觉自动地将零散出现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联结成知识网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转化,提升学生结构化思维的能力。  一、由“外”至“内”,彰显结构化思维的力量  数
“近似数”课程是人教版二年级新增的“新鲜事物”,与人教版四年级关于“近似数”的课程内容相比,授课老师普遍认为更加“难上”。那么二年级和四年级在教学目标上,又有哪些不一样呢?二年级应该打好怎样的知识基础,才有利于学生在四年级更好地学习“近似数”呢?通过教学目标对比,我们知道了四年级主要是要求通过“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找近似数,所以二年级不能过早介入“四舍五入”的相关知识,而应该借助数轴直观地把“接近”
【摘 要】变式教学是我国传统数学教学中值得保留的重要经验。新一代教师尤其要关注:课堂教学中要变“以‘一题’说‘一题’”为“以‘一题’变‘一型’”,变“以教师讲题”为“学生论题”。进行变式教学时,教师需掌握教材习题的知识内在逻辑顺序,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在不改变问题本质的前提下,变换问题的条件、结论、形式,形成由一题多解向多题一解转化的教学回路,使问题有“型”可寻,给学生减负,给教师减压。  【关
【摘 要】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中有一组蕴含推理思想的例题。以其中一道例题的教学过程为例,介绍如何通过一张“预学卡片”串起课堂,引导学生在不断排除矛盾、推出必然结果的思维过程中,体会演绎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整理与复习;逻辑推理;探究  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单元中的“数学思考”这一部分,有4个与推理相关的例题:利用数形结合找规律、列表推理、等量代换和简单的几何
【摘要】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幼教干部和农村幼儿园教师调查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存在职后培训不足,培训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要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应采取合适的培训形式,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应强调“四级两线”的紧密配合,发挥师范院校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教师应加强学习和反思。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