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b63255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肥胖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有关,而前列腺癌正在我国造成越来越大的疾病负担。本文结合近期的流行病学及基础研究文献,对肥胖与前列腺癌的关系进行综述。本文重点阐述脂肪组织对前列腺癌发生发展造成影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细胞因子、外泌体和信号通路等方面,旨在引起对肥胖和前列腺癌联系的重视,以及为前列腺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外周血中能够早期预警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微小RNA(miRNA,miR)。方法雄性Lewis大鼠40只、BN大鼠80只,分别按体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并采用改良二袖套法构建肝原位移植大鼠模型。免疫耐受组(IT组)采用BN大鼠作为供体,另一BN大鼠为受体;急性免疫排斥组(AR组)采用Lewis大鼠作为供体,BN大鼠为受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免疫干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期刊
目的观察膜联蛋白A2(ANXA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将ANXA2小干扰RNA(siRNA)和siRNA control转染到脑胶质瘤细胞U87中记为ANXA2 siRNA组和siRNA-NC组,同时设置Control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ANXA2 mRNA,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NXA2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
目的探讨柚皮素(Nar)对高侵袭性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凋亡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高侵袭性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噻唑蓝(MTT)法检测0、40、80、160、320 μmol/L的Nar干预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ar对MHCC97-H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Nar对细胞EMT能力的影响。实时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不同剂量、同等剂量不同移植次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肺纤维化的疗效。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以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6组:A组于气管内注入0.1 ml生理盐水;B、C、D、E、F组于气管内注入5 mg/kg博来霉素0.1 ml。建模后1 d,A、B组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C组经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1×106,D组经尾静脉注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
期刊
目的观察原钙黏蛋白10(PCDH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CDH10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CDH10蛋白的低表达率为63.4%(128/20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胃癌组织中PCDH10低表达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P=0.000)、肿瘤大小(P=0.0
目的探讨低剂量吉西他滨化疗在溶质载体家族1号基因(SLC29A1)T1288A突变型胰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以收治的SLC29A1基因T1288A突变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共72例,随机归入实验组(低剂量吉西他滨,600 mg/m2)36例和对照组(标准剂量吉西他滨,1 000 mg/m2)36例,观察评价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疗效比较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
期刊
目的探索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实施五水头孢唑林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促进临床更合理的选择和应用药物。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按照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50例,常规组50例。常规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实施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五水头孢唑林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