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教学备课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出现的《可贵的沉默》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祝贺生日;而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只有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为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之下,孩子们懂得怎样去爱父母、回报父母和关心别人。
  依据这篇文章所独有的特点,经过对课文的仔细研读,我认为该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来备好这篇课文,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从对比入手,把握情绪
  1.文章以生日开启话题,起初是问孩子们的生日,孩子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父母也知道,并且都为孩子们祝贺过。这使得老师一提到这个问题,孩子们都异常兴奋,他们骄傲的举手,他们快乐的交谈,这使得他们快乐的心情达到了极点。而当老师提出:“有谁知道父母的生日,有谁为父母祝贺生日”时,教室里霎时安静了下来,寂然无声,孩子们沉默了,沉默了足足一分钟。
  孩子们面对这两个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兴奋与沉默形成强烈对比,可让课堂中的学生的心里受到触动,学生们的感情,会随着课文中的人物的心情的变化而变化,为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后文中,当老师提出怎样才能知道父母的生日时,孩子们双逐渐从沉默回到的热闹,这儿热闹与前面的热闹相对比,说明孩子通过沉默,已经知道不但要会感受父母的爱,而且要回报父母的爱,关心父母,关心别人。这儿的热闹与开头的孩子们因为父母为自己祝贺过生日表现出来的热闹,显然就不一样了。
  2.文章中有两幅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插图,一幅是孩子们兴奋热闹时的画面,一幅是孩子们沉默时的画面,两幅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也可以通画面的对比,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孩子们的情绪变化。
  二、从线索入手,体会写作
  课文以课堂教学的进程为线索,以师生间的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所以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抓住课堂的进程。是老师的一次次提问引导使学生不断地从会感受父母的爱,到沉默思索,再到懂得回报父母的爱。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了教师教学的艺术。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住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1)“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那一天,向你祝贺过吗?”(2)你们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过?(3)“怎样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以及孩子们在面对通过这些问题时的不同答案。我们不但可以通过这些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学习这位老师在教学中以重点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以致用。
  三、从神态入手,再现场景
  文章在人物的动作,神态方面的描写十分到位,且很具特色,我们可从人物的神态、动作方面入手,真实的再现课堂场景,结合关键词句感受人物的语言,神态及动作。
  俗话说:“言为心声”所以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一定要真正的把握住人物所说的话,如孩子们在异口同声说:“知道,知道”时,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孩子们兴奋的心情,从“骄傲的举手,神气十足的左顾右盼”中可看到他们当时得意高兴的神态。然后,可观其行,从“兴奋的点数”,“索性站起来”可看到他们兴奋时所流露出的,不经修饰的动作。
  同样,对于孩子们沉默时的神态动作,我们从“犯了错误的神色”、“一道道躲闪的目光”中可感受到。只有准确把握住这些对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真实再现场景。
  四、从效果入手,分享沉默
  在文章结尾部分,通过老师的建议和家长会上家长们的陈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师所上的这节课是成功的,孩子们从沉默中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给爸爸妈妈带来了快乐和喜悦;教师在这一片沉默中也感受到了教学取得成功的喜悦,所以说,沉默是可贵的,“这一片沉默是多大的享受啊!”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目标,那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五、从联系入手,悟理怡情
  文章与现实生活很接近,课文中的情况在现实在肯定存在,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同样会感到内疚、惭愧,教师可以启迪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笔倾吐真情。先说说自己在学完文章之后的感受,然后用音乐激情进行即兴写作。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用不为父母察觉的方式,弄清父母的生日,并为父母准备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可以是一幅画、一张卡片、一份作业……,提醒学生礼物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代表自己的心意,“再稚拙的礼物”都是珍贵的,都会让父母高兴。在此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报答父母的道理,懂得了父母对自己的真情。
  俗话说:“学无止境”,教师的教学也是没有止境的。教师只有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创新,才会有进步,才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基本条件。目前,青少年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这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在这种形势下,政治课教师应发挥政治课的优势,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适时、适度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政治课    高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本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引的方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作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新课程 教学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是用生命培养生命,是用智慧培养智慧,是雕琢人的灵魂,塑造人的品质,时时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過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
【摘要】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语言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因此如何创设最佳的语言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英语教师教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有效教学;培养创新的意识;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好奇心理;实用型问题情境;矛盾型问题情境;阶梯性问题情境;争论型问题情境;发散性思维    课堂永远是师生互动与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向每一
当今社会是一个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型社会,作为新型社会下的企业,旧的生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了对多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需要企业的产品设计、零件加工和装配成型过程能够高效率运作。这就要求企业进行管理方式变更。迎合着发展的需要,各大型企业转变管理思路。逐渐走上信息化管理的道路。  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并深入到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目
【摘 要】智育是让人成才的教育,德育是让人成人的教育。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提倡以德育为首,以智育为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 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培养能力, 还要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德育教育 英语教学 英语课堂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
摘要:《车工》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机加工专业课,它主要研究在车床上利用工件和刀具的相对切削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尺寸和形状,把它加工成所需要的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在专业教学中,要注重直观教学的引导作用,要在讲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期收到事半功倍
【摘要】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聋生要回归主流社会,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但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优化人际关系的方法,学习和掌握一些人际交往上的技巧。  【关键词】培养 聋生 人际交往 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读的作用,读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老师应把阅读的主
【摘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自身具有的直观性、立体化等优势逐渐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青睐,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就
本课用老师的姓氏导入:  老师姓董,族人们爱把它写成另外一个错别字:草字头下一个冬天的“冬”,凑巧的是老师就出生在冬天,更巧的是今天这堂课的内容也与冬天有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种开头形式,拉近老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落实字、音、形教学,是一个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开火车”形式进行生字认读,辨别生字的偏旁结构,以巩固掌握。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课文,老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