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诊断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光眼是一类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至今病因未明,诊疗效果不佳,亟需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案。近年,众多青光眼相关生物标志物被发现,为促进临床应用一系列研究正在积极开展。但目前获得的生物标志物样本来自临床已确诊为青光眼的患者,即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改变可能是中晚期青光眼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其病理机制的阐明是否有帮助仍有待探讨。本文从DNA、RNA、蛋白质等方面阐述可以帮助青光眼诊断的潜在分子靶标,并讨论其进一步的研究路径,希望从分子水平为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探寻靶点。(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07-711)

其他文献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又称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儿童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病,表现为对称性、进行性肌无力,运动功能的丧失是其核心症状。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的方法,康复治疗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DMD的康复评估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我国角膜屈光手术的数量逐年递增,手术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呈现出多元化、规范化的趋势。干眼仍然是各种角膜屈光手术前后较为常见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角膜屈光手术的围手术期对干眼进行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眼科医疗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与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视光学组、屈光手术学组携手,针对角膜屈光手术前后干眼的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步行、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核心肌群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全身大关节活动训练、姿势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及面部肌肉控制训练等,每周训练3次,每次持续60 min,共训练24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
卫生行业标准WS/T 662—2020《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是在充分查询、理解国际标准化机构发布的体液检验指南、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结合我国该领域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实验室检测现状,广泛征求业内同道意见的前提下制定的。本标准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临床实验室重要和常用体液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促进体液检验的规范化。本文将对该标准框架的设计和重点条款进行解读,帮助体液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
细胞焦亡是一种继细胞凋亡、细胞坏死及自噬之后新发现的炎性体介导的程序性促炎性反应造成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信号通路包括依赖半胱天冬酶1(caspase-1)的经典焦亡途径和依赖caspase-4、caspase-5、caspase-11的非经典焦亡途径,参与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在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起重要作用,尤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青光眼等。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伤视神经及其视觉通路最终导
摘 要:目的 分析二甲雙胍结合克罗米芬联合用药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筛选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单纯使用克罗米芬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二甲双胍药物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两组间患者的排卵、妊娠、早孕流产情况以及体内激素情况。对比两组
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hiPSC)可定向分化为眼特定细胞组织,在视网膜细胞移植、角膜移植、晶状体再生等领域有应用前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相关蛋白核酸酶(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以高效向hiPSC引入眼遗传病特异突变,将携带眼遗传病基因的hiPSC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在体外建立眼遗传病模型或建立体外筛选平台寻找治疗性药物,还可纠正基因组中的遗传突变用于细胞治疗。两者的结合正在
泪腺区是眼眶肿瘤的好发部位。泪腺肿瘤约占眼眶占位性病变的10%,其中20%~50%为上皮性肿瘤,良性肿瘤占55%,恶性肿瘤占45%。泪腺上皮性肿瘤发病位置特殊,有一定的临床特异性,治疗原则与其他眼眶占位性病变存在一定区别,治疗不当极易造成肿瘤复发甚至恶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鉴于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专家经过认真讨论,共同提出泪腺上皮性肿瘤诊疗的专家共识意见,以期提高我国
卫生行业标准《血浆凝固实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指南WS/T 359—2011》对凝血试验血液标本采集器具、抗凝剂、信息确认、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及处理等方面做了规范,近十年来有效提高了凝血检验前的质量。为了进一步保证凝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推动该标准在国内尤其是市、县及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理解与应用,本文对该标准的条款进行了解读,包括采血器具选择及抗凝剂浓度、检验前标本申请单与标签信息确认、标本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