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技校的政治课颇不受学生喜爱,原因主要在于中等职业技校的政治课给学生以空洞说教、理论联系不上实际之感。怎样使政治课变得能让学生喜闻乐学呢?本文提出“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总思路,并围绕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化 创设情境 学以致用
长期以来,作为中等职业技校基础课程之一的政治课,颇不受人喜爱。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受“政治课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政治课学的是理论知识而不是技术,不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而且学起来费时费力;二是中等职业技校政治课教学多是深受应试教学的不良影响,许多政治课堂充斥着空洞的说教,学生感到无趣,老师感到无聊,上一堂政治课,好似经受一场煎熬。怎样让学生们感受到政治课的巨大作用,让老师远离空洞的说教,使政治课变得喜闻乐学呢?笔者经过一番探索,得一法宝,那就是把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一、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回放案例,还原生活场景,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政治课教材每个章节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某一方面,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规律和要求的理论化,教师就要以课堂教学为起点,逐步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强化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让政治课教学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还原生活,让学生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引导帮助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章节内容,采用案例回放形式,再现生活场景,使政治课教学更加生活化,变得可听、可看、可感、可思、可学。当然,结合教材内容的案例回放,可以是教材上或身边故事的叙述,也可以是教参光盘案例的播放,也可以是互联网上的下载视频,也可以是类似案例的自拍视频。例如笔者在教学《遵守公共秩序》时,讲案例之一时,播放了学生们在餐厅买饭吃饭的真实场景(甚至里面会出现个别听课学生的身影),让学生观看和比较两段场景视频,一是有次序排队文明就餐的场景,一是无次序你挤我推发生矛盾的场景,并采访了某生,让其谈谈自己两次就餐用时和心情。通过播后讨论,学生完全理解了教材内容。讲案例之二时,播放了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生活场景视频,展示遵守交通规则的有序安全通行,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触目惊心的伤亡事故的鲜明对比。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教育了学生,生活化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政治课越来越喜爱。
二、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许多教材章节讲述的内容是学生常见的或者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更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将生活场景内容由师生表演或做出来,使政治课教学更加生活化。例如:教学《生活离不开商品经济》时,在教会学生如何在购买商品进行讨价还价时,采用了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的方法,组织同学们把生活中自己不太需要的物品,在校园里摆摊叫卖商品,同时到别人那里讨价还价、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
三、结合教材章节内容,立竿见影,改变生活细节,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政治课的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和改善学生的思想言行,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因此教学中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要提出改变思想和言行的具体生活细节要求,着手改变生活细节,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例如教学《第二章人以德为先》
(第二册)时,关于“社会公德”从生活具体细节着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主动弯弯腰,环境更美好”“彬彬有礼我当先”,而且“主动弯弯腰,环境更美好”也被学校纳入学生常规德育教育系列项目之一,每学期都要在全校开展一两次。活动由师生共同参与,师生、班级在生活中互相监督,效果立竿见影,极大程度改善了师生生活中的思想和言行细节。
四、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延伸应用,改变生活行为,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政治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校园应用,还应当将教材章节内容,延伸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例如教学《第六章友誼与爱情》(第二册)
“第一节培育友谊之花”时,在理解“怎样把友谊之花培育得更加鲜艳”的基础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将知识延伸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首先开列原有朋友清单,而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在范围上增加班级朋友、年级朋友、校内朋友、校外朋友、异地朋友、网络朋友;在年龄上增加少儿朋友、中年朋友、老年朋友;在性别上增加异性朋友。并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提交个人交友过程与感受记录。
此类活动的不断开展,使政治课也变得可爱起来,对于改善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行为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结合教材章节内容,与时俱进,紧贴生活热点,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政治课要想不落后于时代,真正具有生命活力,就必须结合教材章节内容,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紧贴生活,关注生活焦点和热点,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这样学生才能感兴趣,有乐趣,愿学习,想学习,乐学习,主动学习,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学习政治课。
例如:笔者在2009年9月在教学《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第一册)之《第一节健康心理的表现》栏目二“学会主动适应”之时,就紧密结合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心理还处在高招失意而就学中等职业技校的适应时期的情况,讲解国内大学毕业生遭遇金融危机后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比大学生就业的艰难与中职生就业的顺利,介绍该班学生所学专业与该专业当前就业形势与发展趋势,以及选择中等职业技校的良好前景。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时,尤其注意结合教材章节内容插入CCTV《朝闻天下》、省台新闻、市内新闻及其他电视栏目内容,追踪网络新闻,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党的三农政策,中央重大会议和法律,2009年荆州长江大学12·4救人事件,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等,都及时播出给学生看。这些内容紧紧吸引了学生,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使政治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甚至出现了“政治课粉丝”。日常生活中,笔者常会听到一些以前的学生说:“老师,你怎么不教我们啦?我们都好想好想上政治课呀!”还有的学生遇见我就会说:“老师,过来给我们随意说说讲讲,交流交流,好吗?”
作为政治课教师,我们必须树立“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观念,充分利用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等场所,努力丰富课堂生活,努力实践政治课教材内容,将政治课教材内容生活化,这样,政治课才会真正具有顽强的生命活力,深受学生欢迎喜爱,完成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育人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政治课教学达到“你给我时间机会,我改变你的知识结构,我一定影响你的思想,改善你的言行,益于你的人生”的目标,使政治课教学沿着生活化的道路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化 创设情境 学以致用
长期以来,作为中等职业技校基础课程之一的政治课,颇不受人喜爱。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受“政治课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政治课学的是理论知识而不是技术,不能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而且学起来费时费力;二是中等职业技校政治课教学多是深受应试教学的不良影响,许多政治课堂充斥着空洞的说教,学生感到无趣,老师感到无聊,上一堂政治课,好似经受一场煎熬。怎样让学生们感受到政治课的巨大作用,让老师远离空洞的说教,使政治课变得喜闻乐学呢?笔者经过一番探索,得一法宝,那就是把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一、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回放案例,还原生活场景,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政治课教材每个章节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某一方面,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规律和要求的理论化,教师就要以课堂教学为起点,逐步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强化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让政治课教学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还原生活,让学生最终达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引导帮助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章节内容,采用案例回放形式,再现生活场景,使政治课教学更加生活化,变得可听、可看、可感、可思、可学。当然,结合教材内容的案例回放,可以是教材上或身边故事的叙述,也可以是教参光盘案例的播放,也可以是互联网上的下载视频,也可以是类似案例的自拍视频。例如笔者在教学《遵守公共秩序》时,讲案例之一时,播放了学生们在餐厅买饭吃饭的真实场景(甚至里面会出现个别听课学生的身影),让学生观看和比较两段场景视频,一是有次序排队文明就餐的场景,一是无次序你挤我推发生矛盾的场景,并采访了某生,让其谈谈自己两次就餐用时和心情。通过播后讨论,学生完全理解了教材内容。讲案例之二时,播放了关于遵守交通规则的生活场景视频,展示遵守交通规则的有序安全通行,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触目惊心的伤亡事故的鲜明对比。日常生活场景的再现,教育了学生,生活化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政治课越来越喜爱。
二、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许多教材章节讲述的内容是学生常见的或者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更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将生活场景内容由师生表演或做出来,使政治课教学更加生活化。例如:教学《生活离不开商品经济》时,在教会学生如何在购买商品进行讨价还价时,采用了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的方法,组织同学们把生活中自己不太需要的物品,在校园里摆摊叫卖商品,同时到别人那里讨价还价、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学生参与积极性极高。
三、结合教材章节内容,立竿见影,改变生活细节,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政治课的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和改善学生的思想言行,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因此教学中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要提出改变思想和言行的具体生活细节要求,着手改变生活细节,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例如教学《第二章人以德为先》
(第二册)时,关于“社会公德”从生活具体细节着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主动弯弯腰,环境更美好”“彬彬有礼我当先”,而且“主动弯弯腰,环境更美好”也被学校纳入学生常规德育教育系列项目之一,每学期都要在全校开展一两次。活动由师生共同参与,师生、班级在生活中互相监督,效果立竿见影,极大程度改善了师生生活中的思想和言行细节。
四、结合教材章节内容,延伸应用,改变生活行为,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政治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校园应用,还应当将教材章节内容,延伸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例如教学《第六章友誼与爱情》(第二册)
“第一节培育友谊之花”时,在理解“怎样把友谊之花培育得更加鲜艳”的基础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将知识延伸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学生首先开列原有朋友清单,而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在范围上增加班级朋友、年级朋友、校内朋友、校外朋友、异地朋友、网络朋友;在年龄上增加少儿朋友、中年朋友、老年朋友;在性别上增加异性朋友。并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提交个人交友过程与感受记录。
此类活动的不断开展,使政治课也变得可爱起来,对于改善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行为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结合教材章节内容,与时俱进,紧贴生活热点,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
政治课要想不落后于时代,真正具有生命活力,就必须结合教材章节内容,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紧贴生活,关注生活焦点和热点,使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这样学生才能感兴趣,有乐趣,愿学习,想学习,乐学习,主动学习,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学习政治课。
例如:笔者在2009年9月在教学《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第一册)之《第一节健康心理的表现》栏目二“学会主动适应”之时,就紧密结合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心理还处在高招失意而就学中等职业技校的适应时期的情况,讲解国内大学毕业生遭遇金融危机后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比大学生就业的艰难与中职生就业的顺利,介绍该班学生所学专业与该专业当前就业形势与发展趋势,以及选择中等职业技校的良好前景。
笔者在政治课教学时,尤其注意结合教材章节内容插入CCTV《朝闻天下》、省台新闻、市内新闻及其他电视栏目内容,追踪网络新闻,如2008年5·12汶川地震,党的三农政策,中央重大会议和法律,2009年荆州长江大学12·4救人事件,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等,都及时播出给学生看。这些内容紧紧吸引了学生,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使政治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甚至出现了“政治课粉丝”。日常生活中,笔者常会听到一些以前的学生说:“老师,你怎么不教我们啦?我们都好想好想上政治课呀!”还有的学生遇见我就会说:“老师,过来给我们随意说说讲讲,交流交流,好吗?”
作为政治课教师,我们必须树立“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观念,充分利用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等场所,努力丰富课堂生活,努力实践政治课教材内容,将政治课教材内容生活化,这样,政治课才会真正具有顽强的生命活力,深受学生欢迎喜爱,完成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育人任务。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政治课教学达到“你给我时间机会,我改变你的知识结构,我一定影响你的思想,改善你的言行,益于你的人生”的目标,使政治课教学沿着生活化的道路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