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治愈”难“适应”易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别看老王今年60岁不到,患上耳鸣却已有十多个年头。早些年他对声称能彻底治愈耳鸣的广告很相信,试过不少方法,但是钱花了不少,耳鸣还是“依旧”。这些年,老王也懒得去医院看了,对耳鸣的治愈已不抱希望。但是无时无刻不在耳旁响起的“蝉鸣”让老王很“抓狂”,生活质量严重降低,不愿与人交往,每天都“闷闷不乐”。老王被老伴拉去看心理科,医生说他患上了轻度抑郁症。
  
  医生的话:
  老王现在应该及时到耳鸣专科去诊疗。他已经出现了耳鸣继发的不良心理症状(抑郁症),单纯给予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是病因在耳鸣,他更需要耳鸣专科医生的专业诊治。通过进行耳鸣综合治疗来缓解耳鸣症状,消除每天“抓狂”和 “闷闷不乐”的不良情绪。
  
  现状:耳鸣的发病机理仍然不清,起病原因复杂,治愈困难。
  在医学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医学界仍有很多疑难问题待解决,而耳鸣就是耳鼻喉科界的难题之一。耳鸣的发生机制相当复杂,任何可以影响听觉通路的异常情况均可引起耳鸣。学者们经过多年研究也仅对耳鸣的机理提出了许多相关学说,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
  耳鸣的病因有数百种,可以是单因素,也可以是多因素,另外还有很多病因不明的耳鸣,被称为原发性耳鸣。因为病因不同,耳鸣需采取综合的个性化治疗,而那些一概而论“消除耳鸣”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应对:综合治疗“适应”耳鸣
  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或发明一种明确有效、能减轻或完全消除耳鸣的药物和方法。“耳鸣治愈”其实可以包含痊愈和适应两层含义。“痊愈”只针对小部分病因明确的耳鸣,经过治疗后,耳鸣可以完全消失。“适应”是针对大部分病因不明的耳鸣,耳鸣虽然存在,但耳鸣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对睡眠、情绪、工作和生活质量等,可完全消失。
  经过我们对35000多耳鸣人次的临床实践及3000多例耳鸣病例的统计分析认为,“适应耳鸣”是目前状态下最好的结果。90%以上的患者都能达到“适应”,即与耳鸣“和平共处”的状态。
  
  延伸阅读: 什么是耳鸣综合治疗
  与耳鸣“和平共处”并非不要对耳鸣进行合理治疗。当耳鸣已导致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心烦,有焦虑、抑郁等表现的患者,需要耳鸣综合治疗来干预。
  1)耳鸣咨询:患者应去正规专科就诊。医生会对患者的耳鸣情况做全面评估,找出可能的病因,并帮助患者减少对耳鸣的过度关注和恐惧感。
  2)声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主动选择在有声环境中生活、工作,目的在于弱化耳鸣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二是戴耳机听医生所配的声音(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声音),音量不能盖过耳鸣声,每天两次,每次半小时。目的是切断耳鸣与不良心理反应之间的恶性循环。声治疗大约需要3~6个月的时间,只有患者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3)对症治疗:包括中西药物、针灸疗法、助听器治疗、心理疗法、手术疗法以及人工耳蜗等方法。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因耳鸣继发的不适症状,缩短适应时间。每种方法仅对部分患者有效,因此耳鸣患者需在耳鸣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疗法。
  建议:初发耳鸣要重视
  并非所有患有耳鸣的人都要与耳鸣“和平共处”。初次出现耳鸣的人,应尽早去耳鸣专科就医,如果通过相关检查确诊为特发性耳鸣,经过治疗,耳鸣可以消失。如果不及时治疗,对耳鸣听之任之,那么这些“耳鸣人群”就有可能发展成为需要医疗干预的“耳鸣患者”。
  一旦成为“耳鸣患者”,也应该采取一个放松的心态去对待耳鸣,相信在医生的悉心指导及自己的积极配合下,耳鸣是可以控制的,过度的担心和焦虑则会影响治疗效果。
  提醒:不要相信所谓“能治愈耳鸣”的灵丹妙药
  由于耳鸣的难治性,人们往往求医心切,轻易相信各种声称能够完全治愈耳鸣的“满天飞”的大小广告。对于这些广告,大家应采取理智的态度,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进行医治,不可盲目的信从,否则不但会被骗取钱财,而且可能加重病情。
其他文献
夏季来临,气温急升。不少中老年人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慌、失眠等不适症状,这些都是缺氧症状加重的表现。如果缺氧状况得不到改善,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和恶化。  夏季为何会导致中老年人缺氧症状加重呢?中老年人的呼吸能力原本就比年轻人弱,再加上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心脏的工作量增加,耗氧量也大增,故在夏季更容易出现缺氧症状。  缺氧是一切慢性疾病的根源  现代医学已证实,缺氧会导致人体代
任何食物可以吃的前提是必须安全。但饮食具有不安全的固有特点,食品需经过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使食品受到污染,所以任何食品都不能保证是绝对安全的。其中还存在一些人为的问题,例如,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含量”,面粉中加太多的增白剂以改善感观性状,等等。有句话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事实上,饮食安全是个世界性的问题。由于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反映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不但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贡献与影响,而且对医药也很推崇。  《论语?乡党第十》中,对饮食方法就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有些经典的语言,在今天看来亦颇具科学性,值得我们借鉴。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今日观点:粗细结合富营
近来有“心情保鲜”的说法,即让人心情处于良好,正性,新鲜有活力的状态。研究发现,这样做对健康非常有利。而且,“心情保鲜”特别适合于老年人。众所周知,人到老年,让人心情不好的事情似乎也多起来了a事实上,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家与精神医学家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与视觉衰退,躯体疾病增多,人际交往减少,都可致使有些老人从环境中退缩,变得孤僻、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常有怨恨情绪或易发脾气。但这些并非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是自然分娩的常见并发症,与感染,营养不良、贫血、季节、缝合技术等多因素有关。症见会阴伤口不完全裂开、周围红肿有触痛,创面有脓性或淡红色分泌物。  中医学认为,会阴伤口感染裂开为产后阴户破损感染邪毒所致,应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为主。我们采用双料喉风散局部治疗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取得良好疗效。在我们治疗的病人中,伤口愈合期最短5天,最长10天,平均6.9天。    方法:  用0.5
生活实例  “医生,我又长‘奶结’了。”新妈妈小王哭丧着脸,蓬头垢面地来到我的门诊。宝宝呱呱坠地,原本让全家非常开心,但哺乳的事情却让小王和家人苦不堪言。原来,生完孩子后的两个月,小王发生乳房结块伴高热已有3次。虽然经过治疗后转危为安,但小王一直很担心自己会患上急性乳腺炎,因此一旦乳房发胀就急于排乳,连夜里也不例外。情绪焦虑加上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才好了没几天,小王乳房又结块了。现在,小王身心俱疲,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我国患病人数众多。在各类媒体中,有关糖尿病的广告宣传也非常之多。这些广告宣传中最突出、最常见的几个字就是“根治糖尿病”。相信每一位患者都希望自己的病能早日得到根治,那糖尿病到底是否可以根治呢?  中西药各有优势,但均不能根治  读者来信:  我在上网时看到一则广告。“北京××中医研究院”声称其研制的纯中药方剂安全无毒,只需服用2~3个疗程,便可彻底根治糖尿病,一举解决了
降糖药的“心病”风险  罗格列酮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该药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改善血糖控制,单独或联合其他降糖药(二甲双胍或磺酰尿类)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罗格列酮可导致液体潴留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在罗格列酮上市之初,该药的心血管安全性就引起了药品监管部门的高度警惕。欧盟将其作为二线治疗药使用,美国也多次修改产品说明书,将心衰风险加入了黑框警告。  1.世界卫生组织 截至2
藿香正气水是中医传统的经典名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但是,藿香正气水是一种酊剂,在提取过程中使用了一定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媒。因此,患者在使用藿香正气水时,需关注以下3点注意事项,以维护身体健康。  注意一:并非解暑“特效药”  藿香正气水临床应
我见过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乃至食品时,常迷信其所谓的治疗和保健功能(如降糖、降脂、降压等)。有些慢性病病人甚至擅自把医生开的治疗药物停掉,转而去购买那些宣称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保健品甚至食品。  实际上,药物,保健品和食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属性,不能混为一谈。要正确认识事物,首先要把握其概念。所谓概念,就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要鉴别是非和对错,必须先从概念开始。  所谓药物,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