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和改进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yu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是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期。对于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将会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学习相关的知识。学生们对于家乡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喜爱,都是培养地理兴趣的契机。地理学科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因此初中的地理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使用,而地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在地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因此改革传统的地理实验课教学模式,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地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那么怎样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式的地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呢?
  自制模型增强演示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存在心理特征的差异,相比较高中生和大学生,对空间的想象力以及理解能力较差。然而对于形象、直观的图形和物体,初中学生的接受程度很高,例如学习天体运动方面的知识,使用地球仪、手电等教具进行直观的演示,更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并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应运用直观式的地理教学策略。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直观感性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在教学中我用自制的喀什特地区石墨化模型演示,醒目大方,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老师演示起来也得心应手。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地理就在身边,地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参与度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受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影响很大。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通常在初中地理课堂中,通过运用地理模型,使学生动脑的同时也锻炼动手的能力,加深理解力。对教学方式改进要搭配有效的教学策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包括很多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一定要对教学过程的改革和创新保持关注。地理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的改进以及创新,应把握课堂情境、知识内容、学生特性等要素,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面或重要环节作为突破点,从而构建稳定、有效的教学框架和教学模式。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和中心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状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探究“陆地与海洋的气温差异”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两个半杯水和两个半杯沙石,同时放在阳关下半杯水和半杯沙石和室内半杯水和半杯沙石,2小时后,思考:室外哪放个杯子的温度高,室内哪放个杯子的温度高。从而让学生对“陆地与海洋的气温差异”作出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析论证并尝试改进实验方案。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不仅得出了陆地和海洋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气温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逐步树立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世界观。
  尽可能自备教具,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改进是为追求更快、更好、更加简洁地达成工作目标而通过“手段选择”或“方法变更”,把事情或动作往好的方向修正或调整的过程,而地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在地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增强运用地理教具进行教学的力度,是顺应现阶段我国地理课程改革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活动建议。这种教学方式让地理教学更加直观,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地理信息。运用地理教具进行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很强,许多地理知识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空洞,若只是口述,学生头脑中无法形成印象,借助一些直观形象的简易模型,则较易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初中地理学科创新教学的策略,我制作了一些有趣的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實施以创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创新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而教师对实验创新又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
  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
其他文献
【摘 要】寄宿制学校是民族地方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有利于把学生集中起来,有更多的教学时间,全面培养寄宿制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更有利于巩固“两基”成果。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 管理 探讨  下面我就寄宿制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我校几点做法做简要探讨。  一、出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新住校的学生文明礼貌差,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主动谦让,力争高低 动手打架。刚住校学生卫生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中心小学校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照顾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要富有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本文通过不断研究与探索,就如何让孩子们积极地、有兴趣地参与英语学习,形成了以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起来,各种改革实验陆续出现,有些已取得初步成果。这无疑将对提高小学数学教材和教学的质量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要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成功的实践经验,加以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国外的改革经验,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更快地提高。  各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尽管有着不同的背景,但在小学数学教育方面有着很多共同点,面临着一些共同性的问题需要解决。有些问题在
【摘 要】唐朝是诗的王国,其实更确切的说它是一个文学的王国。在这王国里,群星灿烂,天才辈出,千古名篇,多之如过江之鲫。所谓“盛唐气象”, 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而盛唐,则是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这时唐帝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在这样一种欣欣向荣的社会大环境下,唐朝的一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等,其实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计算错误进行分类,分析其中错误的原因,以及制订、实施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