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筆者在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活动中,制作的语文学习教学设计,在市级比赛中脱颖而出,又在省赛中获得了省“研究课”称号。“两课”后,笔者对说课有了自己的理解,本文以备赛、参赛为基础与大家分享探讨,共勉提高,以促进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升。
关键词:两课评比;教案撰写
自两课评比结束以后,笔者总是刻意与两课“划清界限”,学校每每开展教研活动让笔者和青年教师谈谈感受,也总是借故推脱。随着学校课堂教学评比的展开,“两课”评比的模式也被借鉴过。自己也参与其中,正好也借这个机会从对两课的理解;两课中的教案和说课稿撰写;说课和答辩环节等三个方面,一起与青年教师分享下这迟来的反思。
一、迟来的“爱”——笔者对“两课”的理解
“两课”评比,实际上是在开展五课教研的基础上,组织进行的评比活动。所以,两课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一个学校的五课教研活动的水平和成果。在此,笔者不想过多的强调两课的目的和意义,只谈自己的几点切身体会。首先,在职业体系中,对两课评比有很高的认同度。在各级各类评比中都能体现,学校4A级教师评定,市级四类人评比,职称评审中,两课都有相应的加分。所以,对教师个人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其次,两课评比,会促进对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反思。职业学校对课堂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参与两课的评比,能促使我们进一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回归学科教学的本源。对两课的不断考量,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提高。最后,两课评比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不仅检验你的教学水平,也会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运用教学手段的能力。
二、集思广益,临阵不乱——谈教师参赛准备
参加“两课”评比是一个过程,从学校选拔,县市选拔,再到参加省赛,历经五个月,选手需要层层过关,步步为营,才能到达终点。如果我们采取独自为战,孤军深入的战术,我们工作一定十分辛苦。所以,我们要善于发动同事、朋友,组建自己的参谋团;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持和其他参赛选手的联系,互通有无,相互学习。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按部就班,临阵不乱。
(一)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撰写教案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慎重,要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个人的特色。教案是两课评比中的第一步,而教学内容的选择更能影响甚至决定你比赛的结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确定内容。就拿自己来说,当初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了散文、小说、诗歌等,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说明文单元,因为我考虑到个人无法驾驭散文、诗歌等题材,只能另辟蹊径,从课堂形式入手,体现个人的特色。我的比赛内容是第二册的说明文单元:《蝉》《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吗?》《寂静的春天》和低碳生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撰写教案时,选择了《蝉》《寂静的春天》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后在省赛时了解到,我也是唯一一个选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省赛内容。
其次,教案要体现创新意识和求异精神。创新和求异可以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这也是在两课评比中评为最为关注的内容。但一定要把握创新与求异的尺度,因为一旦过于标新立异,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我省赛的说课内容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设计时就对准了创新,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理想和现在有太大的差距,很多想法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这无疑给评委发难的可乘之机,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变,势必影响比赛的成绩。
(二)有的放矢撰写说课底稿
首先,依据评分标准,设置说课程式。说课时间规定只有十五分钟,在十五分钟内,我们要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设计依据等都说清楚,让评委理解,给评委留下好的印象,我们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说课程式,既要方便我们表达,更要方便评委评分。我们按照评分表上列出的项目进行说课,不漏落,不重复,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当然网络上也有很多说课的格式,我们可以借鉴,但我们应该批判的吸收,决不能照搬不误,食而不化。
其次,充分运用媒体,展示说课内容。在进行说课比赛时,如果完全依照我们预设的说课底稿进行,那肯定很机械,也很难那么熟悉的记忆讲稿,运用多媒体课件,此时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把主要的内容做在幻灯片上,提示自己该说什么;把教学的内容做在幻灯片上,节省了表达的时间,腾出时间,重点说教法及教学理念,特别是我们语文说课,我们不可能在宝贵的十五分钟内给评委把每一个环节都上一遍,所以,媒体的运用,一定要充分、及时。
三、调节好状态,充分准备——说课及答辩
首先坦然的心理准备。经过多轮的比赛,层层筛选,确实是一个让人兴奋却又熬人的过程。其实,越走越远,越到省赛心态反而更加的轻松了。只要有充分的准备,至于是在哪个阶段的比赛,都没有关系了,普遍的想法都是最后一次的省赛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轻松。其次,齐备的物质准备。带好自己的教案以及说课底稿进赛场,调试好自己说课的PPT演示文稿。这里其实也体现了一种整合教学资源的教学理念。最后,实事求是,沉着应对评委的提问。从来没有一个专家会用教育理念去考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是我们的弱点。所以,他们选择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从你的说课中寻找,所以,你一定要熟悉自己说课过程中提出的关于教学理论,只要做到这点,灵活应对就能顺利通过答辩环节。
直到现在,笔者也常常思考离示范课到底有多远。一同参赛中获得示范课的老师,恰巧也是笔者的大学校友,整个过程中也经常交流,大体总结三个方面。首先,一个完美的课件,很多程度上影响你的成绩。其次,一份优美的说课稿,更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素养。最后,一个熟练的说课过程,能让评委看到你的努力和汗水。如果要笔者给年轻老师提出建议,那就是:选一个你能掌控的单元;写一份有新意的教案、一份精心组织的说课稿;做一个打破评委视觉疲劳的课件;轻松、自如应对说课答辩,那示范课就非你莫属了。
参考文献:
[1]严伟.浅析江苏省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语文教案撰写[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2]倪晔菲.说出亮点展示特色——基于江苏省两课评比活动的感悟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
关键词:两课评比;教案撰写
自两课评比结束以后,笔者总是刻意与两课“划清界限”,学校每每开展教研活动让笔者和青年教师谈谈感受,也总是借故推脱。随着学校课堂教学评比的展开,“两课”评比的模式也被借鉴过。自己也参与其中,正好也借这个机会从对两课的理解;两课中的教案和说课稿撰写;说课和答辩环节等三个方面,一起与青年教师分享下这迟来的反思。
一、迟来的“爱”——笔者对“两课”的理解
“两课”评比,实际上是在开展五课教研的基础上,组织进行的评比活动。所以,两课的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一个学校的五课教研活动的水平和成果。在此,笔者不想过多的强调两课的目的和意义,只谈自己的几点切身体会。首先,在职业体系中,对两课评比有很高的认同度。在各级各类评比中都能体现,学校4A级教师评定,市级四类人评比,职称评审中,两课都有相应的加分。所以,对教师个人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帮助。其次,两课评比,会促进对语文教学的研究和反思。职业学校对课堂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参与两课的评比,能促使我们进一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回归学科教学的本源。对两课的不断考量,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提高。最后,两课评比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不仅检验你的教学水平,也会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运用教学手段的能力。
二、集思广益,临阵不乱——谈教师参赛准备
参加“两课”评比是一个过程,从学校选拔,县市选拔,再到参加省赛,历经五个月,选手需要层层过关,步步为营,才能到达终点。如果我们采取独自为战,孤军深入的战术,我们工作一定十分辛苦。所以,我们要善于发动同事、朋友,组建自己的参谋团;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持和其他参赛选手的联系,互通有无,相互学习。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按部就班,临阵不乱。
(一)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撰写教案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慎重,要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个人的特色。教案是两课评比中的第一步,而教学内容的选择更能影响甚至决定你比赛的结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确定内容。就拿自己来说,当初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了散文、小说、诗歌等,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说明文单元,因为我考虑到个人无法驾驭散文、诗歌等题材,只能另辟蹊径,从课堂形式入手,体现个人的特色。我的比赛内容是第二册的说明文单元:《蝉》《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吗?》《寂静的春天》和低碳生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撰写教案时,选择了《蝉》《寂静的春天》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后在省赛时了解到,我也是唯一一个选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省赛内容。
其次,教案要体现创新意识和求异精神。创新和求异可以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这也是在两课评比中评为最为关注的内容。但一定要把握创新与求异的尺度,因为一旦过于标新立异,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我省赛的说课内容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设计时就对准了创新,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理想和现在有太大的差距,很多想法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这无疑给评委发难的可乘之机,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变,势必影响比赛的成绩。
(二)有的放矢撰写说课底稿
首先,依据评分标准,设置说课程式。说课时间规定只有十五分钟,在十五分钟内,我们要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设计依据等都说清楚,让评委理解,给评委留下好的印象,我们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说课程式,既要方便我们表达,更要方便评委评分。我们按照评分表上列出的项目进行说课,不漏落,不重复,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当然网络上也有很多说课的格式,我们可以借鉴,但我们应该批判的吸收,决不能照搬不误,食而不化。
其次,充分运用媒体,展示说课内容。在进行说课比赛时,如果完全依照我们预设的说课底稿进行,那肯定很机械,也很难那么熟悉的记忆讲稿,运用多媒体课件,此时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把主要的内容做在幻灯片上,提示自己该说什么;把教学的内容做在幻灯片上,节省了表达的时间,腾出时间,重点说教法及教学理念,特别是我们语文说课,我们不可能在宝贵的十五分钟内给评委把每一个环节都上一遍,所以,媒体的运用,一定要充分、及时。
三、调节好状态,充分准备——说课及答辩
首先坦然的心理准备。经过多轮的比赛,层层筛选,确实是一个让人兴奋却又熬人的过程。其实,越走越远,越到省赛心态反而更加的轻松了。只要有充分的准备,至于是在哪个阶段的比赛,都没有关系了,普遍的想法都是最后一次的省赛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轻松。其次,齐备的物质准备。带好自己的教案以及说课底稿进赛场,调试好自己说课的PPT演示文稿。这里其实也体现了一种整合教学资源的教学理念。最后,实事求是,沉着应对评委的提问。从来没有一个专家会用教育理念去考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是我们的弱点。所以,他们选择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从你的说课中寻找,所以,你一定要熟悉自己说课过程中提出的关于教学理论,只要做到这点,灵活应对就能顺利通过答辩环节。
直到现在,笔者也常常思考离示范课到底有多远。一同参赛中获得示范课的老师,恰巧也是笔者的大学校友,整个过程中也经常交流,大体总结三个方面。首先,一个完美的课件,很多程度上影响你的成绩。其次,一份优美的说课稿,更能体现教师的个人素养。最后,一个熟练的说课过程,能让评委看到你的努力和汗水。如果要笔者给年轻老师提出建议,那就是:选一个你能掌控的单元;写一份有新意的教案、一份精心组织的说课稿;做一个打破评委视觉疲劳的课件;轻松、自如应对说课答辩,那示范课就非你莫属了。
参考文献:
[1]严伟.浅析江苏省公共基础课程“两课评比”语文教案撰写[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2]倪晔菲.说出亮点展示特色——基于江苏省两课评比活动的感悟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