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 书声琅琅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05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平时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语文课堂上文本朗读的缺失,对此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了解背
  景,读出情感;第二,范读指导,读出激情;第三,大胆想象,读出意境;第四,学生互评,读出兴趣。若能从以上四个方面综合训练,上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当然目前文本朗读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直接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文本朗读;语文教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在高考的压力下,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在“文”上面花的时间比较多,而忽略了对学生“语”的培养。尤以忽略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朗读!
  在我们的高中校园里,学生们学了十年的语文,可是绝大多数学生竟然不会“读书”。许多学生只是照着字读,没有轻重节奏,更谈不上情感的表达。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了十几年,现在竟然连一篇简单的文章都读不好,读不出其中蕴含的意味。这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实际上,我们语文老师是不是应该反省?语文课堂上,教师采用各种形式朗读,看起来热闹但是效果不明显。语文教学应该是有文本朗读伴随着的,为此,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背景,读出情感
  很多时候,教师在教授一篇文章之前都喜欢让学生朗读全文。殊不知,没有足够的背景支撑,学生怎么能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呢?如果能够让学生在朗读文本之前了解写作背景及写作缘由,就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走进文本,从而点燃学生朗读文本甚至语文学习的激情。
  我教必修二《我与地坛》时,将教学重点定为体会伟大的母爱,而文本朗读中情感熏陶又是非常重要的。课前我给学生补充了史铁生的经历,拓展《秋天的怀念》以及《语文读本》上的《我与地坛》,联系专题和板块:珍爱生命、精神支柱(地坛和母亲分别是支撑史铁生“站”起来的精神支柱)。这样的背景补充,加之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积累,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如果能够配乐,创设意境,让学生明白,如果自己能够找到快乐,实现理想,他们的母亲都一定会支持鼓励,给他们精神的支柱。
  二、范读指导,读出激情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生动地范读课文,并且从字音、节奏、语气、气势以及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等方面教学生进行朗读,让他们试着读出作者的情感,那么学生一定能够被吸引陶醉其中。教师范读后,立刻指导学生具体该如何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可能这样的效果会比单纯地让学生朗读或者听录音要好。
  我听过一节《沁园春·长沙》。课上,教师没有课件,没有录音。但是整堂课非常精彩,这更多的可能和一上课教师抑扬铿锵的精彩朗诵分不开。同样,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的第10页,教材中有明确的“示例”:《相信未来》的第3小节,朗读时情绪该当高昂而豪迈,语调和前两节明显不同。教材中又明确指出“排浪”须气势壮阔,“大海”要字韵饱满,境界开阔。“相信未来”更是要一字一顿越高越强,最终形成高潮。如果教师能够进行精彩的范读,何谈学生没有朗读的激情?
  三、大胆想象,读出意境
  很多美文,需要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转化为形象的画面。无论写景、写人、写物的作品,都离不开形象思维。“视听教材与文字教材相互配合,至少可以在思想材料和语言材料的有效积累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无须说这种视听教材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上所引起的愉悦和美感,会大大有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必修二《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闭上双眼,想象朦胧的月色,幽暗的荷塘,暗香疏影,浓淡有致,感受另一番诗情画意。这时,若再播放配乐朗诵,学生的眼前会很容易展现一幅淡雅的荷塘月色图。想象后,学生再进行文本朗读,更能够读出情感。
  四、学生互评,读出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环节都需要互动评价。实际上学生间的评价效果会更好。学生会格外重视同学对自己的朗读评价,因而会更努力。听众们也会更加仔细,想想朗读的同学读得怎么样,要是我来朗读,会不会更好。
  学了必修一第一专题我便让全班学生自己组织了诗歌赛。全程由学生主持,各小组派代表自选题目进行朗诵。学生评委当场打分点评。学生有的单独朗诵,有的以组合的形式配合,评价也是很专业。
  当然,认识和实践的原因使得当前文本朗读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这直接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误区一:文本朗读代替阅读教学
  有些语文教师过于夸大文本朗读的作用,以为语文课堂只要抓住了学生的文本朗读就可以了,于是语文课上出现了“滥读”的现象。这种读,只会让学生对文本朗读产生厌烦感,更是减淡了文本朗读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效果。
  误区二:文本朗读只是流于形式
  虽然有完整的教学环节,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只是让学生粗略地读读书,这样可能非但起不到效果还会有副作用。“教师的责任,不再把一篇篇的文章装进学生的脑子里去”。试想,学生连一篇课文都不能完整地好好朗读几篇,又怎么能够理解文意呢?
  误区三:文本朗读忽视教师范读
  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丢掉自身丰厚的感情,以“机”代读。如果一味地采用录音朗读,而不进行教师范读,教师只是一味地告诉学生停顿、重读的地方,要如何用高亢的语气读出怎样的深情,学生也会落得一头雾水。
  语文,“语”字当先,我们的语文教师首先就应该在课堂上明确“语”的地位,在实践中强化文本朗读,让学生在文本朗读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上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为什么12年体育课我们教不会学生什么”的重新分析,指出体育教学中老师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缺失以及大环境的不支持是主要原因。呼吁学校体育改革不能只是体育课的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建设也应该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运动技能;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
熟悉《三国演义》的同学们,应该对书中描述的一种神秘器械木牛流马有印象。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后就是使用木牛流马大败魏军。  我们虽然不能重现木牛流马,但是只要掌握好物理学中重心和平衡的概念,就可以自制木牛流马模型。實验原理  木牛流马模型之所以可以自己“行走”,在于模型本身的重量让其具有势能。模型所在的木板倾斜时,后“腿”着地、重心前移,模型移动;由于后“腿”是悬挂在“身体”上的,可以自然垂落并摆动,
去年夏天,路易斯·苏亚雷斯沦为巴塞罗那的替罪羊,被指责应当为俱乐部发生的所有错误承担责任。巴萨新任主教练罗纳德·科曼直言不讳地告诉苏亚雷斯,球队已经不再需要他。在离开巴萨的发布会上,苏亚雷斯被迫坐在时任俱乐部主席的巴托梅烏身旁,泪流满面地向人们告别。除了被东家抛弃之外,苏亚雷斯还遭受了更大的屈辱。  2020年9月17日,苏亚雷斯前往意大利城市佩鲁贾参加意大利语考试,吸引了当地的许多球迷,就连航班
【摘要】学生有所发现,可以给一个机会,锻炼表达能力;课堂出现纷乱,教师就可以按下“暂停键”,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教师 “失误”后,就给孩子大胆“逞能”的机会,培养质疑精神。很多情况课堂都应该慢而不是快,“慢”很多时候反而带来课堂高效。  【关键词】有效課堂;高效课堂;课堂场景;放慢脚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打造有效课堂,甚至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大家绞尽脑汁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但是像新疆少数民族的学生从小接触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汉语水平有限,因而他们很难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也很难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与归属感。为此,本文就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旨在引起少数民族教育界的广大
【摘要】教育改革要求我们当代的学生必须具备更多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本文着重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方法,以作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站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高度,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操作模式,因此培养新世纪人才
在国际雪联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上,中国选手谷爱凌拿下职业生涯第11枚金牌,创造了中国冰雪的历史。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增添了一个冲击三枚金牌的秘密武器。年仅17岁的归化少女谷爱凌和中国体育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这次世锦赛之旅可以说困难重重。此前她在训练中摔伤了右手,造成了骨折和大拇指韧带拉伤。雖然没法拿着雪杖飞翔,但这个让人惊喜的女孩还是创造了一人获得三枚奖牌的纪录。  17岁取得这样的成
【摘要】初中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阅读积累的文学知识或者优美词句能够使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同样地,较高的写作水平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大有裨益。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初中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初中生的创作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进而使初中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
【摘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提高能力、丰富涵养的成长“助推器”。我们要整合阅读的各种资源,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更要认真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实效性,还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夯实学生的阅读工程。这样,充分地利用一切有效举措,切实以拓展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方法;活动;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这是一个一眼看去极其平凡的女孩儿:娇小的身材,朴素的着装,背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书包,寸步不离地粘在老师左右,说起话来轻声细气。但正是这么个女孩儿,在江苏省第九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十位特等奖获奖选手中又显得那么特别:她孩童般的话语总能博得阵阵会意的笑声;她会用双手轻轻遮住羞红的小脸;她会像变戏法似的时不时从兜里、书包里掏出毛绒老鼠、兔子形状的便笺等等小玩意儿;她会在走路时弯腰捡起地面上的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