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技术,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3-2017年间关于中介语的论文为数据,绘制国际中介语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分析中介语的发文量、发文期刊、核心作者和绘制主题词共现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考察国际中介语研究发展趋势,热点分布情况,以期为国内的中介语研究提供借鉴,促进我国中介语的发展。
关键词:中介语 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
一.引言
中介语(interlanguage)指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系统(Selinker,1972),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学者(戴炜栋,蔡君梅,2006)回顾和总结了国内汉英中介语的发展,但涉及的外文文献不够全面。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知识,运用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对2003-2017这十五年来国际中介语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以回顾中介语的发展历程,把握中介语的新态势和发展趋势。
二.研究工具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工具
本文使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信息技术与科学学院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研究国际中介语的发展情况。CiteSpace能够将一个知识领域来龙去脉的演进历程集中展现在一幅引文网络图谱上,并把图谱上作为知识基础的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所表征的研究前沿自动标识出来,具有“一图谱春秋,一览无余;一图胜万言,一目了然”的特点。(陈悦等,2014)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下载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我们以“interlanguage”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进行主题检索,文献类型限定为“论文”,语种限定为“英语”,时间跨度为“从2003年至2017年”,共确定351项文献进行深度分析。文献数据包含全纪录和引用的参考文献,收据收集日期为2018年6月4日。
三.结果分析和讨论
(一)发文量年度分布
统计年度发文量能直观显示国际中介语研究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受关注程度。统计显示,15年来,发文量总体呈逐年波浪形上升的趋势,伴有周期性上下波动。2003-2007年期间,发文量基本持平,2008年起,发文量开始波动上升,研究成果开始增长。之后的2012年下降到23篇,2013-2015年又继续上升,达到一个顶峰,发文量有47篇。过了这个热潮之后,2016年急剧下降到21篇,2017年发文量又开始增长到33篇。总的来看,2003-2017年,中介语的国际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这说明学者对中介语的研究有着持续的关注。
(二)发文期刊统计
我们对中介语发表论文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这些刊登中介语论文的期刊主要涉及语言学、教育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期刊是Language Learning共37篇,占总数10.5%,其次是Second Language Research,共29篇,第三是Journal of Pragmatics共有23篇,占总数的6.5%,其他发文量较高的还有S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on,Modern Language Journal和Intercultural Pragmatics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中介语的研究主要是语言学习范畴,与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研究息息相关。
(三)核心作者统计
从总量来看,2003-2017年期间发文最多的国际作者是雅典大学哲学学院语言学系的副教授Spyridoula Bella,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是语用学、中介语语用学、和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其次是从事中介语语用学研究的Carsten Roever教授、南安普顿大学现代语言语言学、语言教育和习得研究中心的主席Roumyana Slabakova教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副教授Naoko Taguchi博士、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副教授Saad MohammedAl-Gahtani。其中我国台湾地区国立中山大学外国语语言系教授张玉芳(Yu Fang Chang)在这十五年的发文总量进入世界前十,在中介语语用研究、双语教育和语言评量等方面成绩突出。
(四)关键词的可视化知識图谱分析
关键词能反映一篇文献的主题和关键点。我们可以通过操作Citespace抽取关键词,并生成关键词的可视化知识图谱,通过分析,可以认识到中介语研究的核心课题。如图1所示,对关键词归并处理,去除搜索词“中介语”,提取得到高频名词关键词(频次≥10)20个。得到的网络图谱其中模块值Q=0.4321,平均轮廓值S=0.5987。Q值和S值是判断图谱绘制效果的依据,当Q>0.3时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当S>0.5时,聚类一般是合理的,图1数据均在合理范围内,说明该图谱是合理的,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如图所示,中介语研究热点主要涉及20个方面,按照由高到低的频次依次排序为:英语、习得、语言、学习者、中介语语用学、请求、西班牙语、说话者、熟练度、二语习得、礼貌、外语、言语行为、语用学、理解、言语、意识、语篇、儿童和日语。
我们对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1)研究中介语主要有三大语言,首先是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英语一般是学习者的目标学习语言;其次,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研究量也颇丰;最后日语,日本学者taguchi在应用语言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使日语成为热点主题词之一。(2)中介语的热门话题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是语用学,而是二语习得。在语用学方面,中介语与语用学交叉为一门新的研究—中介语语用学逐渐兴起,成为热门话题,另外,请求、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仍然是语用学的研究重点。(3)在评判语言学习的标准上,熟练度和理解力是重要的指标。 [3]Barron, A. Acquisition i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Learning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in a Study Abroad Context[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3.
[4]Bella, S. Mitigation and politeness in Greek invitation refusals: Effects of length of residence in the target community and intensity of interaction on non-native speakers’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 1718-1740.
[5]Bardovi-Harlig, K. Developing L2 pragmatics[J]. Language Learning, 2013(63): 68-86.
[6]Cohen, A. D. Language Learner Strategies:30 Year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M]. Oxford: Oxford UP, 2007.
[7]Félix-Brasdefer, J. C.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the Spanish as a FL Classro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learner requests[J].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2007(4): 253–286.
[8]Kasper, G.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M].Oxford: Blackwell, 2002.
[9]Rose, K.
关键词:中介语 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
一.引言
中介语(interlanguage)指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语言系统(Selinker,1972),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学者(戴炜栋,蔡君梅,2006)回顾和总结了国内汉英中介语的发展,但涉及的外文文献不够全面。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知识,运用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技术,对2003-2017这十五年来国际中介语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以回顾中介语的发展历程,把握中介语的新态势和发展趋势。
二.研究工具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工具
本文使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信息技术与科学学院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研究国际中介语的发展情况。CiteSpace能够将一个知识领域来龙去脉的演进历程集中展现在一幅引文网络图谱上,并把图谱上作为知识基础的引文节点文献和共引聚类所表征的研究前沿自动标识出来,具有“一图谱春秋,一览无余;一图胜万言,一目了然”的特点。(陈悦等,2014)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下载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我们以“interlanguage”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进行主题检索,文献类型限定为“论文”,语种限定为“英语”,时间跨度为“从2003年至2017年”,共确定351项文献进行深度分析。文献数据包含全纪录和引用的参考文献,收据收集日期为2018年6月4日。
三.结果分析和讨论
(一)发文量年度分布
统计年度发文量能直观显示国际中介语研究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受关注程度。统计显示,15年来,发文量总体呈逐年波浪形上升的趋势,伴有周期性上下波动。2003-2007年期间,发文量基本持平,2008年起,发文量开始波动上升,研究成果开始增长。之后的2012年下降到23篇,2013-2015年又继续上升,达到一个顶峰,发文量有47篇。过了这个热潮之后,2016年急剧下降到21篇,2017年发文量又开始增长到33篇。总的来看,2003-2017年,中介语的国际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这说明学者对中介语的研究有着持续的关注。
(二)发文期刊统计
我们对中介语发表论文的期刊进行统计分析,这些刊登中介语论文的期刊主要涉及语言学、教育研究领域。发文量最高的期刊是Language Learning共37篇,占总数10.5%,其次是Second Language Research,共29篇,第三是Journal of Pragmatics共有23篇,占总数的6.5%,其他发文量较高的还有S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on,Modern Language Journal和Intercultural Pragmatics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中介语的研究主要是语言学习范畴,与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研究息息相关。
(三)核心作者统计
从总量来看,2003-2017年期间发文最多的国际作者是雅典大学哲学学院语言学系的副教授Spyridoula Bella,她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是语用学、中介语语用学、和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其次是从事中介语语用学研究的Carsten Roever教授、南安普顿大学现代语言语言学、语言教育和习得研究中心的主席Roumyana Slabakova教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副教授Naoko Taguchi博士、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副教授Saad MohammedAl-Gahtani。其中我国台湾地区国立中山大学外国语语言系教授张玉芳(Yu Fang Chang)在这十五年的发文总量进入世界前十,在中介语语用研究、双语教育和语言评量等方面成绩突出。
(四)关键词的可视化知識图谱分析
关键词能反映一篇文献的主题和关键点。我们可以通过操作Citespace抽取关键词,并生成关键词的可视化知识图谱,通过分析,可以认识到中介语研究的核心课题。如图1所示,对关键词归并处理,去除搜索词“中介语”,提取得到高频名词关键词(频次≥10)20个。得到的网络图谱其中模块值Q=0.4321,平均轮廓值S=0.5987。Q值和S值是判断图谱绘制效果的依据,当Q>0.3时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当S>0.5时,聚类一般是合理的,图1数据均在合理范围内,说明该图谱是合理的,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如图所示,中介语研究热点主要涉及20个方面,按照由高到低的频次依次排序为:英语、习得、语言、学习者、中介语语用学、请求、西班牙语、说话者、熟练度、二语习得、礼貌、外语、言语行为、语用学、理解、言语、意识、语篇、儿童和日语。
我们对热点关键词进行分析:(1)研究中介语主要有三大语言,首先是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英语一般是学习者的目标学习语言;其次,西班牙语是世界第二大语言,研究量也颇丰;最后日语,日本学者taguchi在应用语言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促使日语成为热点主题词之一。(2)中介语的热门话题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是语用学,而是二语习得。在语用学方面,中介语与语用学交叉为一门新的研究—中介语语用学逐渐兴起,成为热门话题,另外,请求、言语行为和礼貌原则仍然是语用学的研究重点。(3)在评判语言学习的标准上,熟练度和理解力是重要的指标。 [3]Barron, A. Acquisition i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Learning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in a Study Abroad Context[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3.
[4]Bella, S. Mitigation and politeness in Greek invitation refusals: Effects of length of residence in the target community and intensity of interaction on non-native speakers’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2011(43): 1718-1740.
[5]Bardovi-Harlig, K. Developing L2 pragmatics[J]. Language Learning, 2013(63): 68-86.
[6]Cohen, A. D. Language Learner Strategies:30 Year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M]. Oxford: Oxford UP, 2007.
[7]Félix-Brasdefer, J. C.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the Spanish as a FL Classro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learner requests[J].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2007(4): 253–286.
[8]Kasper, G.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 [M].Oxford: Blackwell, 2002.
[9]Rose,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