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信息素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播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信息技术中领航人的教师,要自觉地树立现代教育信息观,自觉地将各种信息应用于教学工作中,并善于使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教师应有危机感,不断地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这不但会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同时会对学生在信息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一、教师应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就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以及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处于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教师的信息意识就是人类社会中信息(特别是有关教学科研信息)客观状态在大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教师大脑对信息(特别是教学科研信息)在社会交流系统中的性质、地位、价值、功能的认识的反映,它决定教师捕捉、判断、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自觉程度。教师的信息意识对其信息需求具有导向功能,教师的信息意识的主要作用是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并导引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等的一系列方向。
  二、教师应有的基本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包括如下四方面:一是基本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常规电教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编写测验试题、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等。二是基本的多媒体知识。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媒体,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和使用媒体。三是基本网络知识。教师应当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集数据、传输文件和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发布观点,同时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网络道德。四是课程整合知识。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具备将信息技术和不同媒钵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师应有熟练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从狭义上来说,是指个体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造新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从广义上来讲,除了上述能力以外,还应该包含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间接能力。按照人们使用信息系统的顺序,信息能力可以概括为信息的使用能力、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表达能力等几个方面。教师的信息能力就是收集、分析、处理和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基本的信息能力和发展的信息能力两方面。
  1、信息的使用能力
  信息的使用能力范围十分广泛,包括能不能安装和启动信息系统工作;能不能正确无误地操作信息系统;能不能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当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能不能判断与估计故障的原因,能不能进行必要的处理;能不能根据工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软件系统,并且正确与熟练地使用等等都属于信息使用能力的范畴。
  2、信息的获取能力
  信息资源的浏览与查找能力,是能利用信息技术在各种信息资源中进行浏览与查找,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能够取得并保存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以备后用。现场信息搜集能力。包括进行各种试验设计,采集有用的数据,并且转化为所需要的信息。
  3、信息理解能力
  信息理解能力实际上包括:识别与理解能力。能够正确无误地识别与理解所遇到的信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反映了什么客观规律与现象。能够正确地判断与估计出所查找的信息的价值与意义,了解这些信息是否正确地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现实,它们的时效性如何,避免传播谬误的、过时的信息。
  4、信息处理能力
  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分类能力。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最适合自己需要的方式分类,并且了解各种信息的组织方式与工具,能够以方便的形式排列顺序,以便今后的存取处理。信息统计分析能力。能够以各种有效的数学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与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对这些信息的意义与可靠性有整体性认识。信息重组能力。能够对于所得到的信息按照需要重新进行组合,使得可以利用它们得到某些新发现,说明某些观点。信息编辑加工能力。能够从所得到的信息中,截取有用的某些部分,进行编辑加工,可能在增加某些自己的信息内容后,形成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存取能力。能够以比较方便的方式将所得到的信息组织起来,存放在信息储存设备中,并且可以随时访问与取得这些信息。
  四、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每一个人来说,他们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传播广泛性,所进行的每一项研究都会很快地传播到各个地方,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进行研究的一开始就必须十分关心成果的社会应用,“他不能对他工作的成果究竟对人类有用还是有害漠不关心,也不能对科学应用的后果究竟使人民境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一种玩世不恭”。[1]教师利用网络可以传播有益于人类的科学技术,在进行创造和传播时,应该具有一种提升人类道德和理性的高度使命感,努力提高自己的品位,创造和传播真善美,敢于面对社会的各种落后与丑恶现象和行为,做出自己正确的价值判断,并且能够进行良性硫导。
  五、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师作为信息技术系统中的人,通常有着两种身份,他们既是信息传播的传者,需要发送电子邮件、订货单、送交学术论文等大量信息,同时又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接收他人寄来的电子邮件,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查询自己感兴趣的各种资料。无论是作为传者还是接受者,信息技术的试用者都必须有一种合作精神,对于他人的问题与要求也要有诚恳的态度给以帮助,提出的要求也应该是诚恳的,不能强制对方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才能使信息传播产生一种良好的互动效应。[2]
  参考文献:
  [1]戈德史密斯·马凯.科学的科学:技术时代的社会[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6。
  [2]王吉庆,信息素养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1-63.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评价科学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和依据的过程。但当被问及“什么是教育评价”时,人们通常都会在脑中或书中搜索其学术定义,并几乎是原封不动地背或读出来,问一百个人只有这一个答案,问一千个人也只有这一个答案,但不觉得这样会把教育评价或是教育评价学推进死
被誉为当代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成果的师生沟通艺术的课堂教学,有它自己独特的理念。师生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学生首先是通过与教师的人际关系的感受,来决定是否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是否愿意来遵守这个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是否喜欢学习和参与这个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活动。怎样把师生沟通合作艺术理念运用于具体的教学之中,有待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下面,
目的提高镁合金耐蚀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在镁基体表面提供一层耐蚀的表面层作为腐蚀屏障,对基体形成有效保护。基于现代表面技术的发展以及环保的要求,微弧氧化、金属铝涂层、
升入初三年级,学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科大大小小的考试。但应试心理素质的差异会影响学生在考试中表现。通过对所教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后,我认为学生常见的应试心理障碍有畏惧心
晚唐诗人许浑的籍里,学术界多认定是润州丹阳。考察许浑的诗作,自称是朱方、京口及丁卯桥人。朱方、京口皆古地名,相当于唐润州丹徒县,其所居之地有丁卯桥。即许浑是唐润州丹
目的:通过对HBIC型钛种植体与口腔医学常用烤瓷修复合金在中性人工唾液、酸性以及含氟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蚀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合理选择与种植体相匹配的种植义齿上部结
摘要: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风范、具备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学识水平、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学生,进而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哪些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想:通过这一堂课,让学生能真切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并在过程中受到感动,理解亲情的内涵,进而在感动中能自觉校正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养成良好品德,为自觉成才打下基础。  过程:  师:同学们好!平时在生活中有感动过我们的时候吗?或者说,有什么让我们能够感动吗?  生:(齐声)有!  生1:看电视看到特别感人的地方。  生2:一次下大雨,妈妈给我送伞。  生3:奶奶临死的时候,
摘要:班级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班主任管理亲和力是增强班级管理效能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班级管理宗旨,班主任应该把握“关爱学生,情感渗透;民主管理,平等交流;善于激励,委婉批评;人格示范,潜移默化”等几个要素,提高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向心力,实现班级管理的和谐与高效。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亲和力;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5.1  班主任是学
目的:  本研究通过3shape数字化三维扫描仪和测量分析系统,对恒牙期安氏Ⅲ类骨骼Ⅰ型、骨骼Ⅲ型牙颌数字化模型进行测量,通过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性,探讨这两类错牙合畸形在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