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理念下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25659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专门用途英语理念和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的学习,本文基于ESP理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开放性及分工合作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总结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取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ESP;研究性学习;大学英语教学;自主探究
  【作者简介】唐静,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湖北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重点项目:课题名称:专门用途英语理念下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是2016a27。
  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教改的深入,各高等院校都逐步引入了ESP即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理念以探索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教学模式,并致力于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研究性学习教学法灵活运用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融合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等,提升教学质量,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职业需求,发掘学生自主探究和团结合作能力,帮助学生为未来的职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并能很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发挥所长。
  一、ESP教学理念和研究性学习教学理论概述
  ESP(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是一种教学理念。刘润清教授(1996)指出21世纪的英语教学是 “越来越多地与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学,或者说与另一个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不再是单纯地进行基础英语的教学,而是应该将基础英语教学与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教学相结合,将语言文化和职业发展相结合,满足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需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策划、执行和自我评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增进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研究性學习中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大学英语教学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师在灵活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能力,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水平的综合素质。
  教育部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也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上,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 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以专门用途英语为教学理念,采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融合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等要素,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ESP理念下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原则
  ESP理念的基本教学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需求分析原则和以学生为中心原则,而其精髓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和研究性学习原则不谋而合。基于此基础上的大学英语教学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原则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要满足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转变只听只记而不答不互动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同时为学生提供并创设自主学习和研究的平台,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2.自主探究的原则。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则。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即收集获取、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理清解题思路并找到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后,会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3.教学模式开放性原则。研究型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遵守开放性原则,才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其全面发展。教学内容要基于基础英语课程,也要融合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教学资料要基于课本教材,也要扩充与专业或职业相关的学习材料;教学形式要基于语言知识的传授,也要采取多种互动、探究性的方式,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教学手段要基于传统的板式教学,也要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教学评价体系要基于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也要构建新的学生自评、互评等参与评价体系。
  4.分工合作原则。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中,学生需要自主探究去解决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合理分工,团结合作,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分工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帮助,既能够集思广益,获取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还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和品格的良性发展。
  三、ESP理念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实施
  基于ESP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在大学一年级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注重英语语言基础的夯实。在大学二年级阶段则可以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设计,将大学英语课程与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相结合,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同时,融合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的教学,兼顾语言与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加强职场英语能力培养。
  1.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主要有问题式、课题式和项目式三种研究性学习的英语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和小组研究。教学活动可根据课程内容采取提问、情景模拟、讨论、辩论、完成任务、撰写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研究者对所教授的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的班级进行了研究性教学的尝试,探索以下教学模式。   (1)问题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首先根据课本内容或扩充的教学资料设计相关的问题,问题涵括语言文化、文章结构内容以及在生活职业方面的应用等,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环环相扣,一步步深入探究,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则不应立即给出答案,而应进行引导,让学生更深入的探讨,再给出答案并进行总结,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二种是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单元主题自主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在课堂上对其他学生或小组提出问题,激发大家的主动探究能力。这类研究性学习的英语教学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英语知识。
  (2)课题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主要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教师根据基础英语课程的课本内容,或是对所融合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课程教学时设置某一课题的主题。此外,学生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范围进行一些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的研究也可以涉及到各个方面,除了基本的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外,还可以涉及到医学、文学、职场、艺术、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探究,扩宽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文化修养的提高。
  本校的学生主要专业是中医药,在二年级的时候教师就中医药说明书的英译设置了课题的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的主题后,学生分成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法。学生走到校外探访各个医院和药店、利用报纸、杂志、图书馆和网络等手段大量地搜集资料,小组分工进行整理,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发现市场上中医药说明书英译的问题,提出并归纳正确的翻译方式。课题研究的成果以课堂口头陈述、小组辩论、小组竞赛的形式展现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尝试以研究报告、论文的形式展现。
  (3)项目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是由教师确定某一项目或活动任务的主题,或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项目主题后,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策划和开展项目或活动。在本校二年级所教授班级中,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工作面试模拟的活动、课后完成录制看医生及医生诊断的英语情景模拟的任务等,也提供不同的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项目,有效地进行了与专业相关或职场相关的多个英语项目和活动。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大量阅读并收集资料、合理分工、巧妙设计背景和角色、互相交流讨论,积极地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以最佳状态展现研究的成果。
  2.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初步成效和意义。基于ESP理念下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一定挑战性。研究性学习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能力,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或项目任务中,扩大了知识量,扩宽了视野,提高了英语技能,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思辨能力,并善于与人沟通和团队合作,提升了职业素养。
  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充分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而教师逐渐转变教学理念,以培养实用性英语人才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和协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及时获取反馈和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设计者、组织者和建议者、资源开发者和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必定需要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学习的过程和研究成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详细记录,做出客观的评价,并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最终形成对学生全面的评价。同时,提高形成性评估比重,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效率。
  四、结语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和充分互动,大大弥补了传统的单一讲授型教学模式的弊端與不足, 形成了一种带有教学成果共享、教学模式个性化及课程实践创新等主要特点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基于ESP理念的大学英语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融合了与专业和职业相关的英语知识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同时也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2-28.
  [2]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8 80.
  [3]颜秉顺.研究性学习的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209.
  [4]齐滨.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研究型拓展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07):56-57.
  [5]张舍茹.研究性学习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11(2):101-105.
  [6]林震.研究性教学在基础英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 2011(3):101-102.
  [7]蒋志娟.研究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践分析[J].文教资料, 2014(22):174-175.
其他文献
【摘要】混合式对分课堂是对分课堂的深化发展模式。本文继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介绍后,截取新视野大学英语一第七单元课后190页关于中国文化翻译的单次课教学案例,以期凸显该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混合式对分课堂; 大学英语教学; 案例分析  【Abstract】Blending PAD learning class is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AD cl
为有效遏制和预防工程建设中职务犯罪案件发生,近日,陕西省潼关县人民检察院通过调查走访、查阅资料、召开法制教育等方式,针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向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  《检察建议书》主要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树立起“不想贪、不敢贪、不愿贪”的思想,把思想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二是加强法制意识,开展普法宣传,让涉及工程的各级干部
【摘要】英语是语调语言,其重音和语调决定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从英语语调的重要性提出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语调训练,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调;语调意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作者简介】杨丹元,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  一、前言  语调是衡量英语口语标准与否的第一特征,也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语调在英语的日常交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毕
【摘要】长三角地区外贸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需求量较大。本文结合我院《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实际,针对课程面临的问题,对课程性质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分析,提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资源建设改革等建议,以优化本课程,适应行业发展要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高职; 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王宇涯(1978.05-),女,汉族,四川眉
【摘要】文章阐述了中职英语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中职英语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背景、意义,在中职英语项目教学法创新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理论建议。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英语;创新  【作者简介】邵殿波,鞍山市信息工程学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各行业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学校作为从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近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简洁的图形思维工具,通过图像把大脑的思维表达出来。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把思维导图和写作相结合,即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以牛津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2 Colour教学为例,对思维导图在写作中的具体运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写作教学;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黄锦,江苏省苏州新区第二中学。  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
【摘要】阅读理解在一张英语试卷中占得分值为30分。分值高,但由于文字多,篇幅长,篇目也比较多,导致同学们做这种题时多少有点排斥。本文将对题型进行总结和对写该题方法上的浅谈,列举通过思维导图进行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希望能帮助同学们轻松解决这种题型,以减轻考试压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题型总结;思维导图  【作者简介】魏婷,成都市华西中学高2016级。  一、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和现状  正如
【摘要】汉英语言在逻辑结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汉译英翻译中语篇的连贯性一直是重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对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的不同语言表达习惯和句子结构形式进行分析,浅要介绍汉译英翻译中译入语(英语)连贯和语篇翻译的技巧。  【关键词】汉译英;语言对比;技巧  【作者简介】潘蕾,女,广东理工学院,研究方向: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汉语是意合型语言,本身往往无形态变化,用来指示语意关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初级水平的留学生在使用“在”字句时经常会出现偏误,究其原因,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很大。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国别的学生也可以提出其典型偏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正确的使用习惯。  【关键词】“在”字简单句;偏误分析; 国别语法教学  【作者简介】梁莉莉(1988-),女,汉族,广东广州番禺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专职教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据不完全
2016年12月15日上午,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在中国报道杂志社召开,来自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5位常务理事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秘书处作了2016年度工作报告,通报了2017年度工作计划,铁路、教学、医学等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领域的工作。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第一副会长方正辉出席会议。他充分肯定世界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