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57-01
丙泊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作用迅速,一次臂—脑循环时间即可产生麻醉作用,诱导平稳,清除半衰期较短,代谢完全,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苏醒迅速而安全,无兴奋现象,具有一定的镇吐功能,但其具有剂量相关性呼吸、循环抑制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氯胺酮具有镇痛作用强,加之有支气管扩张作用,临床剂量仅有轻微的呼吸抑制,具有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加重术中的应激反应作用。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对μ-受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强7~10倍。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我院自2008年8月以来将三者联合应用于小儿泌尿科手术的麻醉,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将麻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40例患儿,年龄4~12岁,体重14~40㎏,ASA Ⅰ—Ⅲ级。手术种类:包茎14例、精索静脉曲张26例。手术平均时间0.5~1.0h。
1.2 麻醉方法与监测指标:手术前一天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手术前禁食6~8h、禁饮4~6h。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0.02mg/kg,安定0.2 mg/kg。患儿入室后开放静脉,先静注氯胺酮1~2 mg/kg,丙泊酚1~2 mg/kg后,持续静注丙泊酚3mg/kg·h,舒芬太尼1ug/kg·h。术中根据麻醉的深度、手术时间需要予以调整药物剂量,维持麻醉作用,术毕前5min停药。麻醉过程中加强呼吸管理,保持自主呼吸、面罩给氧,并连续监测BP、HR、SPO 2、RR,密切观察患儿麻醉期间的各种反应。
1.3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 ±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 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儿在术中HR(115±12)次∕分、SPO297~100%、RR(24±4)次∕分与术前比较: HR(110±12)次∕分、SPO297~100%、RR(23±4)次∕分。HR、SPO2、RR 、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40例患儿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无恶心、呕吐、呛咳、头动等不良反应,2例患儿术中刺激强时出现肢动,经适当加大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后好转,术后清醒时间18±7 min。
3 讨论
丙泊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作用迅速,清除半衰期较短,代谢完全,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具有一定的镇吐功能,但其具有剂量相关性呼吸、循环抑制作用。氯胺酮具有镇痛作用强,加之有支气管扩张作用,临床剂量仅有轻微的呼吸抑制,具有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对μ-受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强7~10倍。而且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呕吐发生率较高,由于丙泊酚能增强大脑皮质GABA能神经元,还具有抗5-HT3的作用,有一定的镇吐功能,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使麻醉维持平稳,且术后苏醒時间较单独应用氯胺酮明显缩短,苏醒过程平稳。丙泊酚、氯胺酮、舒芬太尼对患儿呼吸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呼吸暂停、频率减慢和潮气量减少,这与注药速度、剂量呈正相关。我们采用微量泵静脉持续给药,使用最小有效剂量逐渐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对呼吸影响小,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患儿耐缺氧能力差,故仍需加强呼吸功能监测,并常规给予面罩供氧,同时做好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的准备。
总之,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患者,从药理学上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术中采用微泵持续给药,更使呼吸、循环稳定、恢复快,减少术后恶心、呕吐、躁动、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三者联用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丙泊酚代谢快,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使患儿术后较快清醒,安全返回病房,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在小儿麻醉中。
丙泊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作用迅速,一次臂—脑循环时间即可产生麻醉作用,诱导平稳,清除半衰期较短,代谢完全,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苏醒迅速而安全,无兴奋现象,具有一定的镇吐功能,但其具有剂量相关性呼吸、循环抑制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氯胺酮具有镇痛作用强,加之有支气管扩张作用,临床剂量仅有轻微的呼吸抑制,具有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加重术中的应激反应作用。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对μ-受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强7~10倍。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我院自2008年8月以来将三者联合应用于小儿泌尿科手术的麻醉,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将麻醉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40例患儿,年龄4~12岁,体重14~40㎏,ASA Ⅰ—Ⅲ级。手术种类:包茎14例、精索静脉曲张26例。手术平均时间0.5~1.0h。
1.2 麻醉方法与监测指标:手术前一天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手术前禁食6~8h、禁饮4~6h。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1~0.02mg/kg,安定0.2 mg/kg。患儿入室后开放静脉,先静注氯胺酮1~2 mg/kg,丙泊酚1~2 mg/kg后,持续静注丙泊酚3mg/kg·h,舒芬太尼1ug/kg·h。术中根据麻醉的深度、手术时间需要予以调整药物剂量,维持麻醉作用,术毕前5min停药。麻醉过程中加强呼吸管理,保持自主呼吸、面罩给氧,并连续监测BP、HR、SPO 2、RR,密切观察患儿麻醉期间的各种反应。
1.3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 ± 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 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儿在术中HR(115±12)次∕分、SPO297~100%、RR(24±4)次∕分与术前比较: HR(110±12)次∕分、SPO297~100%、RR(23±4)次∕分。HR、SPO2、RR 、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40例患儿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无恶心、呕吐、呛咳、头动等不良反应,2例患儿术中刺激强时出现肢动,经适当加大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后好转,术后清醒时间18±7 min。
3 讨论
丙泊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作用迅速,清除半衰期较短,代谢完全,反复用药无蓄积作用,具有一定的镇吐功能,但其具有剂量相关性呼吸、循环抑制作用。氯胺酮具有镇痛作用强,加之有支气管扩张作用,临床剂量仅有轻微的呼吸抑制,具有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对μ-受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强7~10倍。而且有良好的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同时保证足够的心肌氧供应。呕吐发生率较高,由于丙泊酚能增强大脑皮质GABA能神经元,还具有抗5-HT3的作用,有一定的镇吐功能,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使麻醉维持平稳,且术后苏醒時间较单独应用氯胺酮明显缩短,苏醒过程平稳。丙泊酚、氯胺酮、舒芬太尼对患儿呼吸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呼吸暂停、频率减慢和潮气量减少,这与注药速度、剂量呈正相关。我们采用微量泵静脉持续给药,使用最小有效剂量逐渐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对呼吸影响小,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由于患儿耐缺氧能力差,故仍需加强呼吸功能监测,并常规给予面罩供氧,同时做好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的准备。
总之,氯胺酮、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患者,从药理学上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术中采用微泵持续给药,更使呼吸、循环稳定、恢复快,减少术后恶心、呕吐、躁动、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三者联用减少了氯胺酮的用量,丙泊酚代谢快,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使患儿术后较快清醒,安全返回病房,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在小儿麻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