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处理小鼠支气管哮喘(哮喘)模型前后肺组织黏蛋白基因Muc5ac、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作用,探讨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的机制.方法4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13组,每组15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uc5acmRNA、Muc5ac蛋白、Bcl-2蛋白以及Bax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
【机 构】
:
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疾病实验室,郑州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430030,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疾病实验室,430030,武汉,华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处理小鼠支气管哮喘(哮喘)模型前后肺组织黏蛋白基因Muc5ac、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作用,探讨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的机制.方法4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13组,每组15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uc5acmRNA、Muc5ac蛋白、Bcl-2蛋白以及Bax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哮喘组和对照组肺组织Muc5acmRNA分别为(0.1552±0.0057)和(0.0633±0.0013),Muc5ac蛋白分别为(0.8849±0.0257)和(0.1166±0.006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3组肺组织Muc5acmRNA和蛋白分别为(0.2807±0.0027)和(1.6138±0.0483),与哮喘组、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Bcl-2蛋白(0.3279±0.0136)、Bax蛋白(1.7284±0.0263)相比,哮喘组分别增加和降低(分别为0.8383±0.0310和0.8987±0.01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IL-13处理后可分别促进Bcl-2和Bax蛋白增加和降低(分别为1.6934±0.0229和0.3522±0.0152),其和哮喘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组和IL-13组小鼠肺组织Muc5acmRNA、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均呈直线正相关(P均<0.05),而与Bax蛋白表达则均呈直线负相关(P均<0.05).结论IL-13是引起哮喘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它可能通过改变Bcl-2和Bax的表达导致了上述病变。
其他文献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组织,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与宜昌第一人民医院共同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红细胞免疫研讨会,暨红细胞免疫新技术研讨班于2004年9月21日至25日在宜昌召开。这次会议的重点是探讨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实验研究方法,力争有所突破,如:①致病原进入血液中补体系统识别,红细胞免疫黏附杀伤及传递给白细胞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的主要理论;
目的 以减毒志贺菌为载体,研制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多价疫苗可以有效防治细菌性腹泻。方法以共表达肠毒素大肠杆菌定居因子CFA/I和CS6的重组减毒福氏痢疾疫苗株FWL01(pZCF16)和两种混合的表达CFA/I的FWL01(pZHY21)和表达CS5的FWL01(pZLG6)减毒福氏痢疾疫苗株,分别以同等剂量口服免疫BMLB/
目的 评价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介导乳腺癌BA46基因转导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 方法构建重组质粒d16-95/BA46p5/NeoSV40(简称rAAV/BA46/Neo),并制备该病毒.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DC前体细胞),采用GM-CSF、IL-4、TNF-α诱导,以rAAV/BA46/Neo病毒感染DC前体细胞,感染后72 h,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BA46/Neo病毒感染效率及
目的 用纯化的重组刚地弓形虫RH株主要表面抗原1(SAG1)作为检测抗原,建立间接法rSAG1-ELISA,检测弓形虫IgG抗体并与国外进口试剂盒进行比较,以观察其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并对rSAG1-ELISA检测的精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接种重组菌至LB肉汤中,IPTG诱导表达后,用Ni^2+螯合柱进行亲和纯化;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重组抗原rSAG1包被聚苯乙烯酶标条,检测不同稀释度的阳性
我们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分离自解放军98医院(湖州)的22株肠球菌,对其进行了耐药性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aph(3′)Ⅲ,ant (6)Ⅰ]、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检测。
目的 探讨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抑制对人T淋巴母细胞Judua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反义核酸技术抑制细胞中6A8α-甘露糖苷酶的表达。用PCR检测转导基因在基因组中的整合。用单抗6A8作探针,Westem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6A8α-甘露糖苷酶的表达状况。用Con A结合试验检测细胞蛋白质的糖基化改变。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用DNA芯片技术分析AS细胞和M细胞mR
为了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我们对50例ITP患者(正常对照30例)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 B淋巴细胞的数量,B淋巴细胞Fas蛋白、FasL蛋白,CD40+、CD80+和CD86+表达率,胞浆内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测定。
眼镜王蛇属于眼镜蛇科、王蛇属,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的毒蛇,排毒量最大,致死、致残高,早确诊早治疗是降低该类毒蛇咬伤、致死、致残的关键.在蛇伤诊断及蛇毒检测方面,国外主要采用ELISA,由于其使用的诊断试剂中的抗体来源于马等哺乳动物,而这些哺乳动物源性IgG类抗体易产生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降低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