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0 年,在侨港立案中学内迁的问题上,国民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因对学校职能的定位不同,存在意见分歧。同时,港英政府对教育业的管理渐趋严格,《校舍新例》的颁布令侨港中学处境艰难。学校内部在去留之间亦有着来自财务、人事、局势等多方面的顾虑。于是内迁计划一直未能积极运作起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部分学校从抗战大局出发,为保存侨民教育力量,毅然选择内迁。通过收集涉及侨港立案中学内迁问题上的历史文献,还原事件中利益制衡下各方的历史面相,可以得知抗战初期香港学校乃至中国侨民教育虽身处殖民地之中,仍肩负着教学与政治的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