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调查目的
  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电气技术应用协作组对常州、苏州、盐城、徐州丰县及周边地区机电装备企业进行了调研,掌握企业对人才及岗位需求的第一手数据,确定机电装备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
  二、调研思路与内容
  (一)调研思路
  首先成立专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然后确定本专业的调研流程、调研方式、调研对象、调研方法,收集相关原始资料。
  通过现场观摩、员工采访、座谈会等调研形式,与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以及非正式的交谈和电话交流。
  (二)调研内容
  1.企业近几年对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
  2.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4.企业认为学生最应掌握的岗位能力。
  5.毕业生、用人单位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6.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三、调研数据分析
  (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是一个专业口径较宽的专业,与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不仅数量多、地域分布广,而且规模、层次各异。如常州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等都拥有大量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信息化社会所孕育的高新技术大踏步进入制造领域,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工业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创造经济效益。这些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生产设备和主要技术多采用引进与自行开发相结合。因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岗位需求量也日益扩大,这些都将促进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企业调研情况
  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技能型。调查显示,考虑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文凭因素的企业占22%,考虑高职高专学历文凭因素的占30%,考虑中专以下学历文凭因素的企业占48%。这说明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应聘者的条件是技能技术能力,特别是那些适应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特别受企业的欢迎。生产一线或岗位管理人员需要的多是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相比之下,企业对学历文凭因素的考虑逐渐淡化。
  调查中还发现,目前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当被问及公司在什么岗位上急需人才时,技术职位占45%,其次是销售职位占22%、管理职位占22%、其他占11%。
  证书是反映毕业生能力的硬件条件,也是学生心目中企业挑选人才的量度之一。从调查可知,企业特别看重各种证书的占22%,对证书比较认可的占33%,认为证书无所谓的占45%。
  四、调研结论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分解目标框架构建
  1.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电气工程图制图和识图的能力;
  (2)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熟练操作和使用的能力;
  (3)具有自动化仪表选型、安装和维护的能力;
  (4)具有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能力;
  (5)具有电气自动化设备组件调试、设备联调、故障分析和排除的能力;
  (6)具有电气自动化设备技术改造能力及售后技术服务等能力;
  (7)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以及社会表现能力;
  (8)具有一定的英语翻译、技术文献资料收集与查阅、继续学习的能力;
  (9)具有机械制图、识图以及机械装配的基础能力;
  (10)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以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为主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了解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3)掌握电机、电力拖动和电气控制设备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分析方法;
  (4)掌握编程控制、单片机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分析方法;
  (5)掌握电气控制线路安装图阅读的方法;
  (6)掌握自动化设备分析与性能测试、故障分析与排查、组件调试与设备联调、技术改革的方法;
  (7)掌握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的方法。
  3.素质目标
  (1)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文明行为习惯;
  (3)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
  (4)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具备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8)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岗位实境、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服务于江苏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1.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与“岗位实境,学做合一”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完善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3)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4)以工学结合为抓手。
  3.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聘请企业工程师、能工巧匠给学生授课,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企业管理、专业技能。
  4.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实践、设施完备、设计合理先进、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与环境。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坚持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使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都有校企合作项目,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把学生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放到企业中进行,真正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企业工艺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企业骨干指导实践教学。
  5.吸纳企业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
  组织协作组内专业骨干编写课程仿真实训软件脚本,寻找优秀企业开发教学软件资源。
  6.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课程体系的优化
  根据维修电工高级工培养目标以及对职业岗位的教学分析,按照一体化教学要求将所有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模块和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块。
  文化基础课模块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德育)、哲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液压与气动、变流技术、检测技术等。
  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块包括:电工技能与室内线路、电子基本技能、钳工基本技能、计算机基本技能、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动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机床检修、电子制作、Protel99应用、直流调速、单片机、三菱PLC、松下PLC、电气线路设计、电子课程设计等。
  (冯惠秋、毛铁军、张文燕等执笔)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提出和实践,是小学英语教育方式的一大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究这一方式。小学英语学习共同体与传统教学、“阳光课堂”有明显的不同,它扬长避短,完善了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小学英语 学习共同体  一、学习共同体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教学方式改革的不断推進,我国在小学教育上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理论成果,而教师在将成果一一运用于实际课堂时,会发现这些方式有利有弊,有
一、成立“会计真账实验室”的意义  从学校有限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引进会计咨询公司,与会计咨询公司共同建立会计真账实验室,校企合作开展全真会计实训。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把企业会计活动搬到学校内部,实验室既是员工上班的地方,也是免费向会计专业学生开放的地方。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引进的会计咨询公司对外承揽代理记账、纳税申报、会计培训等业务,并以此为平台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全程的全真会计职业技能训练,形成真账模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不再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而是希望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但是,社会与家庭带来的压力,往往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素质教育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中职学生心理品质的现状,探究了当前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關键词:职业院校 心理问题 对策  根据一项
摘要:本文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分别从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前预习中的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及加强对课后训练和学习评价的重视等方面,提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最后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职数学 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的重点教学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如何摆脱德育困境,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成为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抓住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契机,积极探索,以强化“体验”为核心,以“五个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活动为抓手,积极打造“体验式”德育基地,推动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基于对“体验式”学习理论的认识,学校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结合当前德育工作新要
编者按: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将“创业能力”定为人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即创业能力)。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创业精神”定义为“追求超越现有资源控制下的机会的行为”。创业精神意味着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创业精神隐含的是一种创新行为,而不是一个特别的经济现象或个人的特质表现,因此
摘 要:苏州市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之一,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苏州的职业教育已经基本形成了区域性现代职教体系。然而,苏州市职业教育发展受制度的影响相比市场的作用更为明显,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体系构建、经费投入体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制度性分割现象,近年来,这种分割现象业已成为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阻碍因素。文章在系统分析苏州市职业教育制度性分割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摘要:舞蹈教学是塑造空乘专业学生完美身段和协调体态的直接方法,其中“语言描绘”是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口头讲解动作和运用肢体示范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运用“语言描绘”,可以表现课堂中的节奏美、动律美和体态美,激发学生学习动作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追忆和遐想,保障了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产生视觉、听觉、感觉与肢体表现的共鸣。  关键词:中职 舞蹈教学 语言描绘 空乘专业  一、中职
摘要:随着我国对著作权等智力成果权利属性的关注,艺术类大学生的独立创作著作权的保护和合理使用也成为法律研究的重点。本文探究了艺术类大学生独立创作著作权,旨在提高大学生对独立创作著作权的保护意识,强化了大学生在使用他人独立著作成果时的行为约束意识,促进艺术类大学生独立创作著作权在法律规定框架内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艺术类 大学生 独立创作 著作权  艺术类大学生是独立创作作品的重要主体,也是使用
【关键词】中外合作;区域服务;国际办学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6-0043-02  2011年7月,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单位。认真学习三部委印发的《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后,学校意识到示范校建设必须要在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