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莫“矮化”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6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整体育人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广大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并形成特色,是每位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校园文化是一个完整而又复杂的系统,是多种教育因素的有机合成,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并表现为观念、制度、环境、气氛等多种形态。一般来说,学校文化根据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外显层、中间层和核心层三个层次。外显层主要指物质形态的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及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是整个校园文化的载体和物化标志,属于学校文化的浅层面;中间层主要指学校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历史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并传承的思想观念、特征、管理制度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更深层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核心层主要指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成员的群体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行为模式、校风传统、价值取向、审美观念、道德操守和思维方式等,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属于校园文化的深层面。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结构体系。
  由于有些学校管理者对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误解,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很多学校侧重硬件设施建设,而不重视精神文化建设,有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以至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单一、形式呆板、内容上缺乏新意、缺少个性。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校管理者一讲到学校文化建设,就会如数家珍般历数校园如何净化、绿化和美化,墙壁如何布置,活动如何新颖等等。诚然,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硬件环境和重要形式,但是学校的硬件建设不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如果说,学校硬件设施到位强健了学校的“筋”和“骨”,那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充满文化气息的“气”和“神”。如果只重视显性文化而疏隐形文化,重物质文化而轻精神文化,出现层次概念上的不平衡,无疑是把学校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化物质化、口号化,是对学校文化的“矮化”。
  鉴于此,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别加强校园文化三个层面的构建,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建设。 第一,要加强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建立良好的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精神。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不徇私情,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教育教学、校本教研等方面学校要改进不科学的管理办法,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学校要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要努力培育师生认同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又是校园文化中表现最活跃、最有教育力量的因素,既是培育师生良好思想和行为的土壤,又是校园文化赖以存在的支柱。学校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抓好校风班风建设。学校要使全体师生树立起“主人翁”的心态,不断提高教师的敬业意识,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师德风范。同时,还可通过建立校史陈列室、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使师生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文化。活动是很好的教育载体,学校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校的传统和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再现和表现校园文化精神。学校可从实际出发组建学生合唱团、器乐队、舞蹈队、运动队,成立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文学社团等,定期举办全校性的艺术、科技和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活动文化占领校园文化阵地,使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性情,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从而达到提升校园文化水准的目的。
  总之,现阶段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如果学校文化建设总是在追求表面的、肤浅的物质形态化的层面上,那么看似繁花锦簇、热闹非凡的背后,是空洞苍白的校园文化。
其他文献
2010年4月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伤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校园,砍伤31人,包括28名幼儿、2名教师和1名保安,其中5人伤势较重,有生命危险。  近期,类似的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难道这些都是偶然的?难道就不可避免?像4月29日发生的这起事故,已经是上午9时了,应该说学生都已经进入学校了,那么,校门应该是关着的了,那为何这名男子还能冲入校园?学校又是如何进行管理
摘 要: 文化产业发展日益迅猛,它在经济、文化安全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占领文化产业的制高点的关键是人才。从“产业”、“人才”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高校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各有侧重点和地方特色。然而,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的问题是我们教学的短板。科学而正确的人才培养机制凸显其重要性。高校、企业和政府要共同构建有效可持续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教育模式:确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
摘 要: 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外出顶岗实习或学习,带来高校对这部分外出的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上的困难。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存在高校对学生流动党员的“家底”难掌握、长期脱离党组织、学生党员在流动中流失、组织生活无保障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高校党组织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强化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理念;二是创新高校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三是建立流动学生党员的报告制度;四是建立多主体协同的
1洪水管理概化模型假设某区域A有两片除洪水风险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土地资源A1、A2,一片(A2)有洪水风险,另一片(A1)没有,区域人口为M,单位面积年均产出为分别为e1和e2(见图
第一部曲:转变教育理念,统一思想    多年来,我们一直按照高考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扣教材、选习题、以考促教,在教学实践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知识本位,而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发展需要,一节课上大多时间都是老师在表演“独角戏”,学生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这种教育模式必将产生越来越多的差生,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也必将使我们的教学陷入怪圈。  所以,在课程改
摘 要: 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给出了基于MSP430单片机结合新型传感器和射频发射接收于一体的nRF401芯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方案,实现了对监测区域内温湿度和光照信号的采集。结果表明,设计制作的传感器节点在信号采集和传输中有较高的实用性。  关键词: MSP430; nRF401; 无线传感器节点  中图分类号: TP 39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
摘 要: 以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图书馆为例,开发了图书馆资源利用统计系统工作平台。实现该平台的基础是完成对各资源库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重点介绍了各资源数据库数据采集的实现过程:首先采用分布式查询方法调动各资源库基础数据,然后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采集,最后将采集到的数据汇总到采集数据库中。还简单描述了采集表格的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过程,并展现了图书馆资源利用统计系统实现效果。  关键词: 数据采集; 链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