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安”何在?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042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29日上午9时40分,江苏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发生一起伤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校园,砍伤31人,包括28名幼儿、2名教师和1名保安,其中5人伤势较重,有生命危险。
  近期,类似的事故接二连三地发生,难道这些都是偶然的?难道就不可避免?像4月29日发生的这起事故,已经是上午9时了,应该说学生都已经进入学校了,那么,校门应该是关着的了,那为何这名男子还能冲入校园?学校又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呢?同时,事情一旦发生,那么应急的措施又有多少呢?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又如何安全地开展学习活动,如何安心地生活在校园里?
  有语云:民以食为天。但还必须加上这样一句:食以安为先。同样,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如何打造一个安定的环境,一切都必须做在前面。这必须是时时都应该落到实处的,否则,等事故降临时,一切都晚了。
  
  更新安全教育形式
  
  传统的安全教育总是大会小会讲,完了后各班主任又讲,学生都听得耳熟能详了。结果,事故还是一次接一次。于是,安全教育又出现了新的形式——疏散演练。这种方式好,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把“天灾”又变成“人祸”的几率。但由于学生的认识还只是浅层面的,安全意识差导致了事故仍在继续发生。所以,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相应的解决办法。比如,当遇到坏人时,我们该怎么应对?地震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火灾发生时,我们怎么做才好?如何安全用电?课间如何安全地活动?上放学路上如何注意安全?……当学生通过讨论形成一定的认识后,我们再辅以视频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及实际演练,就会让安全融入学生灵魂深处,时时注意安全就如饿了想吃饭一样自然。也唯有这样,才真正使学生内化认识,蒂固意识。
  同时,通过这样的形式,教师的安全意识也会增强,并在各种灾害来临时游刃有余地、沉着冷静地应对。
  
  增强安全这根弦的韧性
  
  当今,各学校都注重加强安全管理。但尽管如此,一些危及学生生命的,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还是在不断地上演,为何?很显然,是我们安全这根弦没有韧性,轻轻一碰就断了。
  安全管理不能停留在“管”的层面上,不能只做表面文章。首先,学校方方面面的安全管理必须责任到人。校长没有分身术,不可能事无巨细地都去管,否则就可能如庙里的千手观音一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抓着。学校的安全管理,校长得有效进行宏观调控,学校后勤部门、各班主任该负责哪一块,校园的安全巡逻等,必须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保障落实。
  苹果烂了,我们不能只清除烂苹果了事,还必须检查筐是否有问题。那么,对于学校的安全管理,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因为制度就像是装苹果的筐。缺少制度的保障,就缺少安全管理的规范。安全管理制度,不同于教育教学常规制度,在关注人文的基础上,应着眼于细,着眼于可操作性。比如,如何强化学生的课间安全管理,教师如何跟踪检查学生的课间课余活动情况,无法跟踪的校外活动又如何管理等等,都必须落实到位。
  增强韧性,要求管理者还必须充分了解学校实际,周边的相关条件,让应急预案尽可能完善,从而使安全管理体系有力有序,使事故的处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慧”字当头才安然无恙
  
  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来说,是管理者成了安全的糊涂虫。很多时候,管理者以为事故没发生在自己的学校,于是高枕无忧。结果往往就是这种麻痹思想,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这是其一。再者,对于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少管理者是全然不知。
  为此,管理者首先必须慧眼查隐患,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校园进行安全检查,同时,注重重点防范与常规检查相结合。平时多到校园各处转转,检查学生的活动状况:校舍有无危房存在,校园的设施是否安全,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工作是否到位等等。
  其次是管理者还必须慧心识隐患。有些安全隐患,就像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才看得出来。所以,在查隐患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分析和反思,时常分析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隐患,然后有意识地作精细的调查研究,加以确认。确有隐患的,及早排除。比如围墙,乍一看,可能还能防着君子,防小人就不一定行。再如门卫工作的背后是否有失职的表现等等。
  创建平安校园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细节之中,真正让学生平安地生活,安全地学习。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百安移民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对无线网络现有缺陷的分析和目前已应用的安全策略的对比,制定了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无线网络策略,旨为图书馆的无线网络服务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 图书馆; 无线网络; 安全策略; 实名认证  中图分类号: G 250.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4-0100-05  0 引 言  随着如今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及普遍应用,使得当今的图书馆基本实现无
降雨入渗是坡地水文循环的中心环节,长期以来是土壤侵蚀、非点源污染、水资源管理等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1-4]。有些学者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预测[5]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人工神经网络不能处理和描述模糊信息。传统的模糊系统具备处理非线性及模糊语言信息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模
摘 要: 根据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耗材管理实践经验,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采用先进的软件及技术构建了实验教学耗材管理系统,克服了高职院校实验教学耗材手工申报、审批及领用管理模式的弊端,旨为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耗材进行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验实训耗材; 互联网技术;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 647 文献标志码:
摘 要: 在选择四段PID控制的基础上,利用西门子S7-200型PLC作为控制器,设计相关的电路和主程序,通过变频器调节鼓风机转速来给曝气池供氧,实现了对污水溶解氧的稳定控制,而且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同时,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也大大提高。  关键词: 污水处理; PLC; 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号: TP 2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7)06-0086-04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但其建设宗旨和目标同普通高等院校资源库建设略有区别。通过对区域内企业及高职学生的需求调研分析,提出了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重点培养学生就业岗位技能为目标的资源库建设思路,探讨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库群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资源库建设; 服务;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
本文从促进我国黄麻红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论述了促进我国麻业科学发展必须思考的若干关键问题:(1)倡导学科交叉,提升黄麻、红麻科技创新水平;(2)深化资源研究,加速有利基
摘 要: 通过分析河南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梳理河南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为研究、制定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打下基础。  关键词: 河南; 城乡一体化; SWOT分析; 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6)01-0075-04  一、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