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6810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74年,弗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概念。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已呈现蔓延状态,这将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教师职业倦怠对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关键时期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社会重视、学校引导、提高生源质量和教师自我调适等几个角度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缓解相关策略,以期能够改善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应对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缓解策略
  一、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1. 情绪耗竭。高职教师情绪耗竭主要体现在情感上,如在工作之际常常会出现疲劳感,对原本感兴趣的人或事也慢慢开始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更有甚者会在一件原本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大动肝火。这些情绪上出现耗竭的表现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激情。
  2. 低成就感。当高职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之时,他们常常会感觉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可言;同时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会将自己的教学工作视为一种简单乏味的机械劳动,感觉工作毫无创新。当一名高职教师不再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之时,便会出现工作效率的降低,不愿面对新的教学任务,甚至出现迟到早退等纪律问题。
  3. 人格解体。所谓的人格解体,即刻意在工作对象和自身之间保持距离,对工作敷衍了事,对工作环境采取冷漠的态度,提出调度申请等行为。作为高职教师,这种人格解体主要表现在对待学生或同事的态度上。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教师会刻意地减少或拒绝与学生过密的接触,只是单纯地将自己的教学任务“塞”给学生,忽略与学生之间应有的沟通与交流。而更为严重的,教师会刻意地远离同事,甚至有时候会对同事持多疑不满的态度。
  二、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
  1. 加大社会的重视力度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社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各界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提高,所以同样需要加大对高职教师的重视,具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必须给予高职教师良好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地位。在传统高职教育中,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非常低,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缺少兴趣,所以产生倦怠心理。因此,为了让教师真正热爱教师职业,必须尊重教师,不断改善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才能让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以及地位,重新拾起对工作和生活的信心,消除倦怠心理,不断为职业发展而努力。
  其次,不断增加高职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专业自主权关系着高职教师的未来专业发展,所以在满足高职教师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必须为高职教师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给予高职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例如:进修培训的权利、学术研究的权利等等,只有真正落于实处,给予教师应有的专业自主权,让教师不断发展进步,才能逐渐消除教师的倦怠心理,逐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再次,采用正确、合理的方式来进行高职教育改革。近几年以来,国家教育部门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扩大,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导致许多高职教师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加。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导致身心疲惫,逐渐丧失工作热情。所以,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正确、合理的方式,适当的时候可以让高职教师自己出谋划策,作为参与者和决策者,来推动高职教育正确改革。以高职英语教师为例,针对高职英语本身所具有的“任务重、灵活性强、教授较难”的特點,教育部门在为高职英语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可以适当地给他们较多的时间来完成指标。这样,充足的时间使高职英语教师不再“焦头烂额”,不至于对教学指标束手无策,从而减轻高职英语教师的压力,缓解职业倦怠情绪。
  最后,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扶持力度。职业院校不仅仅是靠校企合作的模式,教室的硬件设施也应与时俱进。调查中发现,很多一线教师都提出了应该尽快告别“talk and chalk”(“填鸭式”教学法)时代,普及多媒体教室、云数据、微课堂等,顺应信息化网络教学的新潮流。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要求政府应该在硬件设施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强有力的扶持。
  2. 学校引导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创建“人文、和谐、平安”校园,崇尚“尊重、赏识、关心”文化,从大方向上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尊重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帮助教师摆脱职业倦怠,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指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部门可以充分运用工会以及社团对组织形式,加强和教师的沟通联系。只有经常和教师进行沟通、联系,这样才能深入了解教师的心理变化,并且获得教师的信任感,使教师和学校之间处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和教师之间的纵向沟通,也就是由学校领导出面和教师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深入了解教师,并且和教师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信任关系。此外,教师也能够及时提出建议,发表自己内心的看法,使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下去。
  其次,必须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前面调整和优化评教体系,给予教师参与决策的机会。对于教师的未来发展而言,必须提供专业发展平台,学校定期开展课堂教学大赛,评选优秀教师活动,以此来选择高素质、教学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学校内部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到教师的需求,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满足教师的基本需求。评教体系的建立不能完全参照学生的意见,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给予教师参与决策的机会,提高高职院校管理的民主性,尊重教师的地位,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尽量采用柔性管理的方式。
  再次,加强对教师的心理辅导,制订教师健康行动计划,使教师能够健康地参与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保持身心愉悦。课余时间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体育活动,并且提供相应的体育活动场所,这样才能够让教师及时放松身心,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小型多样体育竞赛,例如拔河、跳绳、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五子棋、健身操及趣味活动比赛、大课间眼保健操等活动,从而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让教师身心得到放松。另外,学校还应提供校内外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减少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现象。   总之,学院引导的横向纵向沟通链、教师管理体系建设、身心健康行动计划等,主要目的就是为广大教职工输送正面能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他们的负面情绪,改善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使教师重新找到职业的幸福感,使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教师提升素质、实现价值、体验幸福的一片“绿洲”。
  3. 提高生源质量
  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有很强的个性,行为问题也较多:文化基础差、学习缺乏动力,学生又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效果很差。因此,鉴于这些问题,第一,我们建议新生入学军训可以尝试改为每学期开学前军训,这样可以让学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学期。第二,我们认为当下非常火爆的“学生不用参加高考,部分高职院校提前招生”的招生模式其实弊端不少。如此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重数量而不重质量,我们敢断言,过不了几年,学生的质量会越来越差,用人单位不满意,就业率降低,最终必然会影响到学校的名誉和招生。鉴于此,学校可以尝试“3 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的教学新模式。“高职本科”是职业教育的一个新层次、本科教育的一个新类型。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宝鸡市有一所高职院校——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一所本科院校——宝鸡文理学院。那么,我们可以尝试这两所院校联合培养学生,双方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学生在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完成3年的高职学习后,会进行考核,但不会再进行选拔性考试,宝鸡文理学院可以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最终考核通过的学生获得专科毕业证书,同时进入本科院校学习,2年后获得本科毕业证书。正常情况下,淘汰率很低,只要学生能够遵规守纪,认真完成高职阶段的各项学习任务,最终都能顺利升到本科学校,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个别成绩差的学生是会被淘汰的。
  4. 教师自我调适
  在高职教学工作中,经常出现许多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这些因素造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因此,为了有效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充分使用内在和外在作用力,使教师能够进行自我调适,这样才能消除自身的倦怠心理,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对于教师心理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主要通过是否幸福来感受自身的满意程度,幸福感作为重要的心理体验,也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感受。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以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工作,不断为学生解决各种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并且以此为乐趣,才能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使生活更加快乐。人的潜意识是相当强大的,当教师发觉自己有职业倦怠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缓解压力。作为一名高职教师,可以在潜意识中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热爱我的职业,关爱我的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必须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不能随意否认学生,认可学生的价值,这样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为了职业发展而不懈努力,对工作和生活具有较强的期待感以及成就感,倦怠感逐渐消除,最终保持充足的幸福感。
  第二,教师要客观地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职业倦怠的普遍性。只有正视这个问题,才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尽量克制职业倦怠这种心理疾病的“复发”。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必须找准定位,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要随便否认自己,在社会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才能不断进步,使工作和生活更加具有效率。在教学工作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师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只有明确自身的职责,以自己的优点为基础来开展教学工作,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技巧,这样才能使工作更加具有意义、更加充实。此外,教师在工作中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即可,不要随意过问他人的事情,这样只会使自己的烦恼增加。但是对于自己的分内之事,必须认真对待,用心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第三,高职教师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兴趣爱好,使枯燥的工作更加具有活力。由于高职院校教学工作非常枯燥、乏味,比较辛苦,高职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情感,所以只有在业余时间以兴趣放松身心,才能消除职业倦怠情绪。因此,教师可以阅读与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的书籍,上网搜索资料来对有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通过这些方法来提升自身能力,抵制倦怠压力。教师还可以在工作之余,安排自己参加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改善睡眠和饮食,加强体育锻炼。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而且能够有效调节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的枯燥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使生活更加阳光、丰富。此外,教师在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发学生对生活的希望。此外,高职教师的兴趣非常丰富,也能够不断给学生呈现美好的一面,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兴趣相投,在学习和生活中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师生的幸福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如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消极的现实问题,也会充满昂扬的斗志,不断努力,最終克服问题。
  第四,对于学校的日常工作,教师必须采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而不是一味反对。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许多高职院校领导正在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加强建设校园文化,以此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因此,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教师的积极配合心态至关重要,只有积极配合学校管理部门,才能使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降低学校的管理压力。并且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教师也可以不断参与管理决策工作,发表自身的建议,逐渐消除抵触情绪,真正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大环境中,解决高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三、 小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中,为了有效消除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根据研究发现,必须从多方面来进行综合治理,教师的职业倦怠症有望得到缓解。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当教师在工作中得到了发展、获得了理解、感受了成功,才能真正摆脱职业倦怠,感受职业幸福!
  参考文献:
  [1]刘晓明.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0-41.
  [2]袁荣儿.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成因调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08).
  [2]蔡经汉.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03:16-17.
  作者简介:高艳霞,陈琳,赵敏科,高校讲师,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王娟丽,中心副教授,陕西省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优秀的班级可以对学生成长起到良好的作用,本文针对班级治理方式进行探讨,班主任是班级治理人员,要正确了解自己的责任,使用有效的班级治理模式和策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策略  一、 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也就是所谓的班级的管理人员,同时班主任是班级的架构者、培养者和辅导者,指导班级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呵护者。班主任
摘 要:作为人类特有的心理体验,情感能影响个人的行为与认知,链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理念,关注学生成长的心理困扰,以情感激励为主要方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排解学生的思想问题,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人文关怀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
摘要:我们不得不说,茶如人生,散发出淡淡的芳香,略带酸涩却有着浓浓的回味的余地。一炉香,一杯茶,人生难得有半日偷闲。品之,饮之,茶汤令人荡气回肠,久久不能释怀。品茶的道理如此,看戏的情形亦然。看戏时的心境该是如何呢?借用宋代无门禅师的诗句便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关键词:闽台地区;歌仔戏;曲调  闽台地区的戏文化经历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得到延续与传承,在人类文明史
摘 要: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宋明理学”为例,其思想核心与思政教育的道德认知趋同、实践方法统一,价值追求一致。经过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当前的思政教育实现价值衔接,从而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宋明理学;思政教育;价值衔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待
摘 要:《千家诗》是中国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国学启蒙读物,所选作品大多堪称古诗中的经典,体现了中国古诗的格律美、意境美,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现实,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愈来愈认识到集成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千家诗》正是一种适宜当下儿童学习的好教材。如何把它作为传统文化经典来启蒙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我探索把《千家
摘要:教学是一种教育活动,应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通过互动与交流来完成学习的过程。这都必须通过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才能完成,本文围绕个性化教学实施进行阐述,旨在让学生体验成功教育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数学;个性化;成功;教学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培养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学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湖北版《艺术》综合艺术课程集音乐、美术于一体,成为国内众多学校所选用的教学用书。可见,学科综合越来越成为一种教育趋势。本文就在小学综合艺术课程中如何实施歌配画艺术创作指导,通过音乐、美术的融合教学,使学生提高认知、理解和审美情趣,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与创作能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改革和发展,在近代的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将会给初中的教室提供更多的教育。吸收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我们在中学的语言教育方面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现状、对策的效果在高等学校的语言教育中进行论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中学的语言教育效果,达到优化的效果。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会对初中语言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学语文;多媒体;运用  一、 引言  目前,作为教育信息和指标上的教育改革的
摘要:教师专业身份建构是在一定情境下的个人意义建构过程,《教育见习》课程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师范生提供了这样的学习情境。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本文分析了N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学生通过教育见习活动,在教师角色认知、教育教学理解以及自我身份建构的逐步发展。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见习;身份建构  一、 引言  近年来,师范生专业身份建构问题已成为教师教育的目标,因为它不仅能够为职前教师培养提供学习动力,
摘 要:支架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得到了广泛的推崇与应用。它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建立支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运用支架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支架,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支架;阅读教学  阅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需要教师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