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增强学生语文修养的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正在稳步进行,可是一些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在教学中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语文修养的培育,而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修养存在问题改进方法
  现在语文教学改革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应试教育的思想仍有很大的市场。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千方百计地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不注重对学生语文修养的培育,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上处于无趣状态,语文修养与实际运用能力偏低。本文仅对此谈几点自己反思后的认识。
  一、目前教学中进行语文修养培育的现状
  现在为何学生语文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深刻反思,问问自己:作为汉民族母语的语文,我们的学生热爱她吗?能体味她的神韵吗?我们究竟教给了学生哪些语言知识,揭示了哪些汉语的语言规律?我们是如何引导学生去读懂、去体味、去欣赏古代诗文和现代科技、社科文章的呢?又是如何指导学生纯熟地运用汉语的语言文字叙写自己的生活见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解说自己懂得的知识技艺,论证自己形成的看法观点?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语文老师静静进行深入的思考,已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并扎扎实实的改进教学方法,從应试教育的禁锢中摆脱出来,真正把教学的出发点定位在培育学生的与修养上来。
  二,培育语文修养的主要方法
  1.让伟大祖国的母语在学生心中熠熠生辉。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历史悠久,词汇丰富,声调优美,写景状物,叙事记人,抒情议理,具有准确、缜密、简明、具体、形象、生动的优点,完全能够适应飞跃发展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生对语文(我们的母语)学习不感兴趣,这是教语文者的悲哀。我认为,学生进入高中后,应该在初中学习了语法的基础上,大讲修辞。语法,解决语言的“通”;逻辑,解决语言的“对”;修辞,解决语言的“好”。我们为什么不无比自豪、津津乐道地把我们祖国的这种好的语言、语言的好,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懂得我们民族的语言美呢?应从语音讲修辞,讲出汉语构词、造句的音律美;从词语讲修辞,体现汉语炼字遣词的神韵;讲句法修辞和修辞格,让学生领略到汉语的美妙;讲篇章修辞,带领学生寻求说和写的最优谋篇布局的方法。可以结合课文和精美的课外选文,结合名作家的原稿的修改稿讲;亦可结合生活中的口头语言讲,引导学生在活人嘴上的活的语言中学习修辞。
  教师讲课应生动活泼、富有感染性与魅力性。要有几个精彩的有新意的绝活。譬如,散文你就把《天山景物记》讲好,小说就把《林黛玉进贾府》讲好,说明文讲好《南洲六月荔枝丹》,议论文你讲好《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文言诗文,讲好《念奴娇?赤壁怀古》,讲好《六国论》。你要能用这些文质兼美的范文的语言形式,征服学生展示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准确优美,激活他们的思维。
  2.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并富有实效。钱梦龙的教学经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这是课堂教学的应遵循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我们认为课堂上师生应有相互契合的四个动作:(1)教者带领学生读懂课文;(2)教者指导学生欣赏课文;(3)学生吟咏、朗读课文(有些句段要背诵);(4)学生做书面练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课文中有哪些是学生不懂的、难懂的,对此在备课中要了解清楚。既要备课本更要备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对不懂的,教师可直接作解释,对难懂的可发动学生讨论,相互启发,相得益彰。带领学生鉴赏课文,要在学生主动汲取,划划杠杠(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的基础上进行,教者从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一些佳处(不要面面俱到),和学生一起赏析,让学生体味作者在词语、句式的运用上,篇章结构的安排上,如何精妙地表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教师一定要让出时间让学生吟咏、朗读、作业,不要让自己琐碎的不疼不痒的讲解、分析,淹没学生练习的时间。上述过程学生必须处于主体位置。
  3.引导学生多进行实际运用。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多读多写”,实在是学好语文的经验总结,是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法宝。“多读多写”,应改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实际中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多读。我坚持在讲课前进行“5分钟阅读”,轮流让一学生上讲台朗读一篇选好的精美的佳作,并作扼要评说。高中学生青春似火,神采飞扬,正值读诗写诗的年龄。在高一,我们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朗读大量优美的诗篇,读臧克家、艾青、流沙河,读舒婷、汪国真,让少男少女得到生命激情的张扬,既熏陶了情感,又学习了诗的语言。然后我们引导学生读散文,读微型小说,用这些文学作品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充分发展学生原本就具有的形象思维能力。进入高二下学期,我们要求学生转轨,阅读说明文、议论文,学习这两种文体的语言,掌握它们的写作模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专题学习和研究了段落教学,向学生讲授段落的知识,揭示文章完全段的行文结构规律,提高学生驾驭段落的能力,这对阅读、讲话、写作皆有很大好处。
  (2)引导多写。我们提倡学生写日记。写日记极利于培养敏锐地观察生活和捕捉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起初学生感到困难,也费时,但老师作了指导、讲评了优秀日记后,学生便能逐渐打消对日记的神秘感和畏惧感,坚持下去,养成习惯,尝到甜头,也就得心应手,欲罢不忍了。高中学生正值读诗写诗的年龄,我大力鼓励学生写诗,抒发美好的诗情,锤炼诗的语言。出刊《校园青春诗选》,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激发他们的勤写动机。
  总之,培育与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必须胸有全局,高度重视,改进教学方式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其他文献
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全面,将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更对学生辩证唯物观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摘要】语文教育是情感性很强的一门教学工作,在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散文品读、诗文诵读、意境欣赏等三个方面的策略来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鉴赏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科目,更是传情载道的工具,它的情感在于生命。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大多都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积极挖掘文章中极富感情的部分,
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决定了高职学院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与本科院校有许多不同.文章结合笔者亲历组织指导竞赛过程的体会,就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提出一点看法.
【摘要】朗读教学历来在小学语文中举足轻重,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陶冶,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朗读范读情境技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朗读教学历来在小学语文中
本文通过孔子的重民爱民思想;孟子仁政王道思想;老子的民生观;管仲的“九惠之教”;管仲的“九惠之教”及现实价值的论述。
期刊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简便快捷、生动形象的形式,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发展迅速.网络在国内的迅速发展普及推动了网络语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是直到我教了三年的实验教材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到的。课本无非只是那么薄薄的一本,由几十页的纸张粘帖而成。而新的理念下的语文却是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摄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千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好
期刊
相对于以往的历次语文课程改革来说,这次课改有许多革新之处,它的“新”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师生角色的转变、对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等方面。现就我个人的理解谈谈“新”的具体体现。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树立全面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改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看教材,因为他们是文化中的人、时代中的人、活动中的人、世界背景中的人、现实中的人
期刊
新课程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重视学生课堂参与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