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国人,20岁的梦想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z_C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在英国生活,由于文化差异而潜移默化的隔阂,我周围的圈子免不了以国人为主,和大部分的外国同学也只是点头之交。幸运的是,一次校刊的专题活动,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了不少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
  最初,我对于梦想这个主题,实在是嗤之以鼻,心想一帮同龄的小姑娘能说出什么花样来,毕竟,同样20岁的我,即使毕业在即,对未来仍然混混沌沌。没想到,虽然与她们的交流不够深入,但也算对她们的内心世界有了一次接触。关于未来的规划,她们的答案让我咋舌,也让我不禁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将来。
  蒂儿
  来自爱沙尼亚塔林
  一辈子做音乐
  我叫吉安,来自美国洛杉矶。我和中国有些渊源哩!我在安徽出生,还是奶娃娃的时候就被美国夫妇收养,之后一直生活在洛杉矶。这件我记不得的童年事儿,却是我目前最神奇的经历。因为从4岁开始,我就踏进了古典音乐这个“坑”,现在的生活也像小时候就想好的那样,在迈阿密大学的森林音乐学院主修歌剧,在洛杉矶爱乐乐团实习。
  以后我会做什么?也许是继续唱歌剧,或是搞创作,或者是音乐制作人。但是,无论音乐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它都是我一辈子的坚持。
  做个时尚博主
  我叫索菲安娜,来自南法图卢兹,我人生走过的路,简直像这两个地方的距离一样近。正式的学习刚起步,我还不敢大肆地想象未来的自己,但我知道,我喜欢时尚,也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我现在正学习新闻专业,但传统新闻学科对严肃媒体的侧重并不合我的胃口,不过没关系,学习也不用那么功利。知识是相通的,我或许可以先当个时尚博主什么的,总之,我可不会因为“啃书”而放弃我的穿衣打扮。
  希望日子越过越慢
  我叫蒂儿,来自爱沙尼亚塔林,我在伦敦学习艺术。今年我20岁了,突然意识到时光飞逝,家人都觉得我太杞人忧天,我妈妈说她30岁才有类似的感觉,而奶奶说她是有了皱纹头发花白后才意识到。我觉得好神奇,即使往上追溯几代人,时间依然是越过越快呢。可能因为我生活的日子,节奏瞬息万变,我才会这么紧迫,也让我焦躁,更无法专注吧。
  所以今年暑假我没有回家,假期的重心,就是探索一些新的地方,找一找有没有新的、被我错过的展览啊,或者充满浓厚艺术气息的街巷、市场。我要好好利用闲暇时光,多看看闲书,读读用不上的新闻,不那么功利的话,日子大概就会慢下来了。未来无论如何,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日子越过越慢的人。
  当个生物老师
  我叫卡米拉,来自瑞士蒙特勒。来英国读书之前,我一直住在雪山的半山腰,生活节奏也是慢吞吞的,虽然也去过瑞士的大城市,但伦敦的地铁线还真是把我吓到了,还好我现在住的Bath也是个小镇而已。我想,我的未来也会住在一个小镇里,成为一位没什么大追求的人民教师。
  我目前的生活,就是典型的学生日子,读着很难很枯燥的生物,可我依旧很喜欢。未来我要做一个教生物的老师,既不敢想象,又觉得很兴奋。毕业之后,我想和男朋友一起,在美国的旷野上疾驰,像公路片里演的那样,与当地的人发生一些有意思的互动。野完之后,就回来好好当一名老师,拥有自己的家庭,寒暑假的时候,再去旅游!
  成为媒体大佬
  我叫西蒙娜,来自罗马尼亚。虽然我才上了一年的传媒专业,但周围常常有人被我宏伟的梦想吓坏了。我想去BBC全球新闻工作,拥有自己的媒体公司,甚至能名留青史,推动媒体圈的很多进程。——我不是开玩笑,是很认真的!我的梦想让我觉得紧张,再加上媒体的变化日新月异,近几年的问题更棘手,比如纸质媒体向电子媒体过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自媒体关于规范与自由的边界……当然,以我目前的知识体系来说,这些都有点儿空想,所以,我正在努力涉及一些商务、经济甚至政治领域的书籍,立体的知识面总是没有坏处。
  我刚刚过完20岁的生日,仔细审视自己,仍然对什么都一知半解,而且,我的目标尚且没有一项完成的,这是一个令人紧张的信号。我想时间过得快一点,确认未来的我不会碌碌无为,又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足够让我变成理想中的自己。
  有个电影梦
  我叫艾尔莎,来自俄罗斯莫斯科,我有一个电影梦。我从小在爸爸的摄影工作室打转儿,他是俄罗斯很厉害的摄影师,也因此我对摄影机、后期制作都太着迷了。现在静态的图片已经不能满足我,我对摄影机更感兴趣,所以我真正的梦想是电影梦!
  对此,我挺有野心的,即使成不了推动世界电影进程的人,也希望能把俄罗斯电影送上世界舞台。俄罗斯的故事太多了,所以,每次出门我都会带着小本子,将光明面、阴暗面、民族元素以及那些不被注意的巷弄等,都一一观察和记录下来。虽然俄罗斯现在还没有太出彩的电影人,但是发展空间是蛮大的,至少,比在纽约实现电影梦来得有奔头。
  致力女性权益
  我叫娜雅,来自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我想改变印度姑娘们的生活。在印度,我算是一个很幸运的女孩儿,拥有富裕的家庭、宽容的父母,不用辍学,也不用早早结婚或服侍家庭。也许对其他国家的女孩儿来说,这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对我国家的很多姑娘来说,这些本该是她们应得的权利,却是天大的恩赐呢。这种落差,让我愈发难过。希望等我成熟一些的时候,我能够理智地为女性权益做一些贡献,为男女平等尽一份力。但目前我还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我还在学习。
  直面就业压力
  我叫智润,来自韩国首尔。刚刚结束在国外交换的一年,回到首尔,感觉之前就像梦一样。虽然韩国也很好,可是回到韩国就要面对现实了。我也想过不要这么早毕业,像很多朋友那样继续gap一年,换一个国家旅行和学习,但又觉得不能这样逃避现实啊!
  韩国的就业压力很大,找工作好难,很多人都和我一样20出头已经开始头疼就业了。我想找一个好工作,不过韩国的企业喜欢工科的学生,我这样的文科生挺麻烦的。我想进大公司磨练自己,又喜欢小公司其乐融融的氛围,纠结了好几天,决定先在首尔安心地住下来,投一投简历实习看看,找一找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环游世界集音乐
  我叫张惜音,来自中国台北。我马上就结束留学了,期间一直计划着留在伦敦,想法也很笃定,可是前几天却决定毕业回台北。这样的选择对我来说,有点儿现实与梦想的意思,当然,还有美食和黑暗料理之间的抉择。
  我的小梦想有很多,比如说养宠物,看极光,去土耳其和南美洲的国家,现在就想毕业之后工作稳定,为未来打好基础。但我最放不下的就是唱歌,所以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能环游世界,收集各地的音乐元素。
  过好每一天
  我叫妮拉,来自新西兰奥克兰。我喜欢阳光、沙滩、冰淇淋和各种小动物。20岁的我,正抓紧时间挥霍青春呢。我能在沙滩上发呆个把小时,每到一个城市,我都能在动物园耗上大半天,和一只猴子唠叨半小时,简直是个话唠啊!
  毕业之后,我想自由地创业。不过,如果有一个公司能和我的环游世界梦结合在一起,又何乐不为呢?等我有了工作,我就会过得安分守己,偶尔也翘班偷懒,努力工作“虚度”生活。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梦想,我当下只想坚持早起、晨跑、工作学习,维持每一天的作息,当然,这也能算个梦想吧。
  责任编辑:曹晓晨
其他文献
编者按: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杨牧在北京大学与北大陈平原教授,著名学者杜维明以及众多学子,共同探讨诗歌之美。北大五四诗社的学生在活动开始前朗诵了杨牧的《瓶中稿》。  杨牧:写诗和做学术  这么多年,我常常会被问到我的选择。我想说的是,知识分子不是只挖知识,不思考别的事情,不观察大自然或者不观察社会问题等等,知识分子当然要把这些东西跟别的创作、别的观察、别的评论夹在一起,我想那样才是一个知识分子,不是
空调受的折腾  有一年暑假,我给来自美国的研究生上课,每天都带了一条披肩进教室,因为室外温度高达三十七八度,而室内开着空调,室内室外至少有10多度的温差。上课时,我一会儿把披肩披上,一会儿把披肩取下来,一节课要来来回回折腾好多趟,尤其是刚上课那会儿。怎么回事呢?原来,很多美国同学一走进教室,都会调一下立式空调,而空调的出风口正对着我,有人把温度调高出风口对着天花板了,我就可以把披肩取下来,反之就得
据粗略统计,  在抗战八年间加入内迁队列的全国高校达100余所,搬迁校次近200次之多。  就各校迁徙旅程的“最后落脚点”而论,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类不同的情况。  一、大部分高校迁入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几省  在整个抗战八年间,高校内迁,北平、上海等地高校先后纷纷向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几省(即战时“大后方”的各省区)搬迁,这些高校多达60余所,它们少则一迁再迁,多则四迁五迁
杨绪峰同学写过两篇保研的文章,一篇是几年前他刚保研清华法律专硕时写的,  一篇是现在应我们邀请写的后面这篇文章。  他经过了几年的硕士学习和工作经历,又身处清华读法学博士,  再回看当年的保研经历,又是一个新境界。  刚保上研时很激动,常有人会写回忆文章,发在网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快乐。主要是讲自己的心路历程,保研路上的遍地荆棘,最后的柳暗花明。而保研所需要的“技术”,也贯穿于其中: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
羊年岁末,我身在德国宇航中心(DeutschesZentrum fur Luft und Raumfahrt,DLR),有天,一位编辑朋友突然和我聊到正在热映的电影《火星救援》。原来是看到片中宇航员、植物学家Mark.Watney用尽各种方法种植小土豆(每个作物品种都有唯一拉丁名,小土豆是为了区別于普通土豆),建立小温室,靠自己的力量在火星求生存,直到获得救援,编辑想到了我在“月宫一号”的日子。编
博物馆的解说达人  除了研读考古书籍,孙晓彤特别喜欢去博物馆。与其他人雁过无痕式地游览博物馆不同,孙晓彤打的是持久战。一次她和小伙伴计划去湖北旅行,她却“一个不小心”把湖北之行的四天都奉献在了博物馆。她告诉我们:“比起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馆藏的文物带着历史的风尘仆仆和温度,更加鲜活动人。”  孙晓彤爱逛博物馆,就像那些动漫迷逢漫展必去,或者集邮发烧友看见一枚好的邮票就恨不得收藏一样。而看博物馆的展览
早上,刚到办公室,我照例打开工作邮箱,荷兰瓦赫宁根大学Tom Deuck教授的邮件弹了出来。  我以为是研究项目上的事情,急忙打开,看到内容后,有些伤感——老Tom要退休了!  资深专家口头禅是:“I really don’t know”  时光飞逝,我到德国宇航中心11个多月了,很快就要完成国家公派出国任务,启程回国了。在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因为研究项目的缘故,我与老Tom有很多交集,我把他列为
把人生交给路上,交给一种漂浮不定的生活,旅途中的相遇便会教给你一切——这是我到了三十岁,才终于学会的道理。  我也曾是一个把旅途当成观光的人  也曾每年攒钱出游两次,成为黄金周或春节团中人潮汹涌的一员,抢廉价机票,照着一本又一本旅行攻略,从一站匆匆赶向另一站,致力于那些标记着“著名景点”的观光地。彼时,我也一样,从未思考过旅行的意义,觉得无非是:人人都这样做,我也不能太落俗。  某年春节,在大雪纷
新型大国关系——美国  同美方一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政策优先方向。  ——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2015年9月22日),《 人民日报 》( 2015年9月24日)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  中俄互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两国共同战略选择,也是各自外交优先方向。  ——习
三权定义  生存权,顾名思义,是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的权利。  发展权是相对于生存权而言的,我的定义是:可以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选择,决策自己的人生发展,并公平地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权利。选择权,我谓之职业抉择权,即可以积极、自由和有意义地选择并决策自己的职业方向,以及享受由此带来的精神满足的权利。  之所以将贫困生选择权与职业抉择权绑定在一起,是因为对贫困生而言,最能决定其精神满足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