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让语文课堂如此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话教学是对话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对话教学追求的结果,是师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终身兴趣。教师应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精神和语言,将他们引入更高的与文本对话的平台。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引领对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78-1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把学生当作学生,始终相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多元解读,与文本直接“对话”。那么,应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语文课堂呢?
  一、让学生好奇地问 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开端,它反映了孩子对知识的一种渴求,是教师利用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地保护它,利用它。因为好奇心如果得不到支持与扶植,也是会衰退的,由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应该受到鼓励和奖赏,使其继续发展,而不应该遭到摧残。为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质疑的条件和机会。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们初次接触文本总会问这问那儿,这其中有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有让人哑然失笑的怪问题,还有无伤大雅的“傻问题”,当然这里面也不乏充满探究意味的“难问题”了,我总是给他们提五花八门问题的空间和时间,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对他们的问题逐一梳理,每回总能从他们的提问中梳理出真知灼见。如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在预习课文时有学生对“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这句话提出 了疑问:“清水怎么会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呢?”“水淋在身上怪难受的,怎么会泼的水多,幸福就多呢?”……
  让学生好奇地问的过程就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过程。在这里,学生自主地走进了文本言语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迸射出了创新的火花。
  二、让学生尽情地读 
  教师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感悟。通过尽情地读书,让学生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构建理解的桥梁。
  如在《军神》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尽情地读书,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师:为什么沃克医生要称刘伯承为“军神”?你想对刘伯承说些什么?(学生充分读书后回答)
  生:因为刘伯承眼睛受了重伤还那么镇定,我想对他说:“你真坚强!”
  师:你找得真准,真不错!
  生:因为刘伯承在不打麻醉药的情况下,竟然数清手术刀数,我觉得他是钢铁般的巨人,我要向他学习!
  生:因为刘伯承为了不损坏脑神经而拒绝手术时候用麻醉药,并且自个儿爬上了手术台,这是我们常人做不到的,我想对他说:“你真了不起,我应向你学习!”
  师:你有了这样的认识,说明你有了收获,老师真为你高兴!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进入了情景,体验了角色,在诵读中逐步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因此,学生的精神活动积极活跃,言语便喷涌而出,整个课堂也在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三、让学生大胆地说
  如教《蚂蚁和蝈蝈》一课时,当孩子们看到冬天时蚂蚁的高枕无忧与蝈蝈的可怜样时,我提出,假如你是蚂蚁,你会对蝈蝈说些什么?于是,一场说法多多的交流便开始了。
  生:蝈蝈,谁让你夏天不劳动呀!活该!
  生:哼!你还笑我们是傻瓜吗?你才是大傻瓜呢?
  生:瞧,我们吃得多香呀!这是我们爱劳动呀!
  生:蝈蝈,你们到我们家里吃一点吧!下次不能再贪玩了!
  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只要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去阅读交流,他们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定是富有灵性的对话。有学生邀请蝈蝈到家里吃东西,不仅有独到之处,而且反映了孩子心地善良,不希望蝈蝈饿死的真实想法挺多,有的还“出格”,这不正是心灵的感悟,生命的对话吗?
  四、让学生自由地想
  一位哲人说过: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教师应精心引导,热情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自由思想。
  在教《北风和小鱼》这课时,我问:“小朋友,你们会对得意洋洋的北风说些什么?想不到他们的想法挺多,有的还‘出格’”。
  ——“北风,北风,你别得意了,其实小鱼活得可好了,它们正在水底捉迷藏呢!”
  ——“北风,你真坏!把草变黄了,让树叶也落了。”
  ——“北风,你不要骄傲了,还那么自大,我们可不要学他。”
  ——“我觉得北风也挺好的,如果北风不吹,就不会下雪了,庄稼就会冻死了。再说,我们也不能玩雪了。”
  这些想法有什么不对吗?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对。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因为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我们的确应该改一种看法,变一种说法,换一种做法。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才能真正发出声音。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独白”式的教学模式,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起到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与构建学生精神世界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泼是孩子的天性。学生的思想趋于成熟,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一个展示的平台。老师应该尊重学生,还学生一个自主的语文课堂。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满激情,适当地激趣,尊重学生的语言感悟,给孩子充分的交流空间,给孩子一个自主的舞台,最大限度地让孩子发挥“天赋”,做到“润物细无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交流;充满情趣;开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本文分析了教师文化的特点和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阐述了从教师的发展规划、人格魅力、读书习惯、团队精神、课堂文化、终身学习等六个方面加强教师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学校文化;教师文化;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09-2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
摘要:如何切实有效地实行高中物理教学的减负增效?本文提出了如下几项举措:淡化考试分数,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精心策划课堂,有效实施减负增效;开展引情激趣,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授课技能培训。  关键词:高中物理;减负;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0-040-1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物理教学仍然存在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的现象。课
摘 要:《北风和小鱼》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简单而有趣。经过精心的准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拓展迁移,本课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迁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88-1  一、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片段:  1.师:小朋友们,上课前先看老师写一个词,
摘 要: 本文以教学后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如何写教学后记以及撰写教学后记应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分析并探讨教师撰写后记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教学后记;教师反思;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69-1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很重视教后反思总结环节,他曾说“吾日三省吾
摘 要: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由场上的“主演”改变成场外的“指导”,积极主动地充当好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合作者。本文着重探讨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48-1  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计算机中有太多奇妙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中,信息以惊人的速度
摘 要:本文从分析初中语文以生为本对话教学的主要特点入手,对初中语文以生为本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以生为本;对话教学;主要特点;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82-1  以生为本对话教学是一种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对话式的相互作用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
摘 要:用语文的方法去建构和丰富学生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轮椅上的霍金》的教学为例谈谈这一方法的具体使用,使动情诵读、咬文嚼字、随文练笔成为课堂教学提升“语文的味道”的三部曲。  关键词:朗读;品词析句;随文练笔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51-1  《轮椅上的霍金》讲的是霍金在21岁时患上绝症,完全瘫痪。
摘要:数学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的思想是神奇的。它可以改变我们对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我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让学生欣赏数学之美,品味数学之趣,感受数学之妙,领略数学之奇,在审美的愉悦中,丰富想象、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欣赏;品味;感受;情操;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摘要:对于刚刚步入高一阶段的新生而言,阅读散文是一项新的挑战,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散文阅读的知识和方法,并在课堂上反复运用与总结。但如果一味地授予方法和技巧给学生,又会走向脱离文本的极端,所以读同样很重要。怎么读?笔者认为高一的散文阅读教学应该回归本色,分为三个步骤,本文以《想北平》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一散文阅读;回归本色;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