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书,收获教师专业成长动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工作已经七八年了,生活和工作仿佛已经进入自动循环模式,在家忙于做家务,在学校忙于处理琐碎的班级事务,渐渐地我远离了读书和写作。
  直到有一天,同事将其他学校的课件共享在群里,正好没有课,我像往常一样点击下载学习。映入眼帘的是《当代教育家》杂志的封面,一位穿着时尚的长发美女微笑着,目光望着远方,杂志上还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魔法教师”,我这才注意到,课件的空白处配了一行字“那个从诗歌里走出来的——长辫子老师”。从诗歌里走出来的?古诗?散文诗?儿童诗?我带着问题继续往下看,很快,我整个人呆住了,那些文字如闪电一般将我击中,郭老师写过整整五年的童话,她践行着“诗意语文”的教育理想,她最爱的事就是读书、写书、教书,她带着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每天都会用一首诗问候美好的日子……天啊,光是看着课件,我就爱上了这位如诗如歌的长辫子老师!幸好,课件上还有郭老师的公众号和“创意写作种子教师”群号,我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
  郭老师的公众号是每天更新一篇,但是,这样的量远远满足不了我渴望学习的欲望。我开始翻看历史记录,从第一篇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细细想来,曾经的我,也是一个文学青年。我爱读诗,从初中开始读席慕蓉、顾城的书;我爱写作,也曾饱含热情地写下一部小说和多篇教育叙事;我爱学生,希望和他们一起走进文学的世界,邂逅文字的美好。
  于是,我重拾起了读书的爱好,尤其是郭老师文章里提及的好书,我总是忍不住找出来一读再读。渐渐地,日子有了些味道,对于每天的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日子没变,是我变了。我又拿起笔,在每一个夜晚,守着书房的孤灯,记录教学的感悟,记录学生的成长,记录读书的心得,平静如水的日子竟被我品出了别样的甜蜜。我以为这样的转变已经是命运送给我的礼物,谁知后面还有更大的惊喜。
  一天下午,郭老师征集老师们编写《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我赶紧将自己的信息发给了郭老师。第二天晚上,郭老师公布了入选老师的名单,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既有惊喜,又有担忧,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负了郭老师的信任。不久,郭老师就把参与编书的老师召集到微信群里。郭老师告诉大家,编书的时间非常紧迫,每一位编写者完成一个单元,不仅要认真分析教材,还要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研究郭老师做出的样张和教材,并把自己沉浸在童书的世界里,一有空就往书店跑,把几百本童书搬回了家。除了日常工作外的所有时间,我都用来阅读。真是难以想象,十多天的时间里,我阅读了很多本童书,这些书也使我有了底气,于是我开始大胆地编写。我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将初稿编写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通过微信发给了郭老师。没过多久,郭老师就回复了,她告诉我,她非常喜欢前面几篇文章,但是后面的几篇文章的选用没有令人眼前一亮。接着,郭老师把她认为好的文章和书籍拍照发给我,望着不断刷新的页面,我惊讶于郭老师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我赶紧将书名记下,冲到书店,把书买回来,啃起来。几天后,我将改好的稿子再次发给了郭老师,郭老师肯定了我的稿子。后来,那本蓝色的小书出版了,我將它郑重地放进书柜里。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我又编写了《小学创意写作》《语文全景阅读》等丛书。
  编书,让我收获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动力,也让我有了自信和力量。编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成长,才能将持续不断的力量传递给学生。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友谊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复习“写、诗”等字词,指导“下”“雨”两个字的书写。  2.朗读课文,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了解并尝试运用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2.借助具体事物认识、了解并尝试运用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学习新字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了可爱的小青蛙和我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育部推行的统编教材中,增加了古典诗文等传统文化的篇目。整个小学六个年级12册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文比原来的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平均每个年级有20多篇古典诗文。其中,低年级古诗文的选文数量较之前的教材明显增加,从侧面显示,古诗文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涵泳作用得到进一步重视。这些选文多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名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
近几年,交际语境习作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交际语境习作改变了以文本写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习作,从而让学生的习作有活力、有动力。习作《猜猜他是谁》是统编本三上第一单元安排的习作内容,仔细研读这一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与人教版三上第二单元的习作“写一个熟悉的人”相比,习作《猜猜他是谁》的编排,体现了由传统的“文本中心写作”向“交际语境写作”的转变,习作教学由此走向新天地。  
词语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正确理解词语是学生阅读与习作的基础。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他们的阅读量逐渐增大了,也认识了更多的词语。但在词语的理解方面,有些学生是一扫而过、囫囵吞枣,有些学生是一味地依赖工具书,还有些学生则是就词解词或者不求甚解。如此种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提升阅读水平呢?  一、联系生活学习词语,品味内涵  在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相对受限,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思维停顿,这是非常正常的。假如教师对这种情况没有耐心,将学生的思维打断,就会对学生造成一些不好的心理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在开展教学时进行适时等待,从而顺利启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一、表达障碍时等待,矫正思维方向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需要让学
统编本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双线组织单元,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加大了课型区分度,课外阅读成为语文教学分内事,阅读教学实现了“三位一体”,注重语文学习的两个延伸,即向课外阅读延伸和生活延伸。基于教材特点、课标要求和当下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笔者认为用好统编本教材能让语文学习大道至简,教师需有“目标聚焦、课程组建、整体施教、方法实践”四个意识。笔者将以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
核心提示:  第一,认识。两点:一是“危机就是生机,危机就是转机”。 二是“以民为本,天下为职”。   第二,措施。两条:一是“对内苦练内功,丰富内涵”。主要是专业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三项。二是“对外凝聚外力,提升实力”。主要是校舍、设备和师资三项实力的提升。  第三,结果。一个:山花烂漫。花儿开了,春天近了。    尽管金融危机对中山经济的冲击不是很明显,但也会发现其中所受到的影响,感受到由
对于教师来说,习作教学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来保证习作水平的提升。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我注意到一种方法用久了,学生就会因失去兴趣而对学习应付了事。习作教学要让学生的兴趣点常换常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就要推陈出新、形式多变。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好奇,让他们想写、爱写,这对教师的教育智慧是一个考验和挑战。  我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写话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低年级看单幅图写话是写话训练的起步阶段,是为看多幅图写话以及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的阶段。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单幅图写话呢?笔者以统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单幅图“猫和老鼠”写话
寓言的教育警示作用较强,具有一定的故事性。通过寓言教学渗透德育,既契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可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素养。寓言教学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然而许多教师在实际开展寓言教学时并没有以合适的形式带领学生感受寓言的主旨,没有将寓言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如果想使学生能够从寓言中学习哲理,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令学生对寓言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  一、优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