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观察思考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应是每个政治课教师需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问题。
一、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善于质疑
人们认识、探索知识的思想活动,总是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开始的,又是在解决问题中发展的,在解决问题中形成能力的。根据新课改“乐于探究”的培养目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只有提出具体的疑难问题,才能使我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述共产主义这一问题时,学生对教师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表示怀疑,有的学生说:“老师,您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能不能实现?”还有的问:“共产主义社会哪一年能实现?”还有的问:“到那时人们是不是把这种社会叫共产主义社会?”我们认为,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说明学生已经在思维,已经在求异。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说“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原理中就可以找出答案,还是你们自己找一找”。通过学习讨论,使学生明白: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诸方面不断进步,将来的社会比今天更文明、更进步。哪一年实现是时间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叫不叫共产主义只是名称问题,它不是本质问题。这样,学生对共产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我除了充分利用课堂讲授之外,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多思、多看”。所谓“多思”,就是多想一些问题,把理论、历史、现实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既可巩固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知识,又可提高和加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并能独立分析回答某些新提出的问题,即使不能立即获得答案。为此,我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经常把兄弟院校编撰的有关材料和我本人历年教学积累的资料及报纸杂志的有关文章、资料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的理解。学生普遍反映,这些课外阅读资料使他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能力。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编写阅读提纲,将知识点设计为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然后分组充分讨论,对个别学生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思路、大胆的尝试以及流利的语言表达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讨论悬而未决的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启发。不能迫不及待地给出明确答案,而是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推荐有关的课外读物。通过看书,让学生尝到“跳一跳摘到苹果”的滋味,使学生直接获得知识信息,然后做练习、做作业,在动手动脑中巩固知识。
(二)学完一个单元或一课,让学生归纳、小结,教师补充完善,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三)培养能力的形式应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小节目表演、课堂辩论赛、诗歌朗诵、撰写小论文等,既深化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自己喜爱的或擅长的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素质得到不同的提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任何伟大的发现都来源于观察,观察是培养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要求学生看课文插图、漫画图片。观察并领悟漫画的真谛和深刻含义,讨论妙在何处。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为思维打下基础,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要求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专题报道、《今日说法》,鼓励他们阅读课外书籍,关心国内外政治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社会故事,逐步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旁听公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烈士陵园,要求学生参加一次村民大会等。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写体会、谈看法、做总结,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思考人生、探索人生、热爱生活。
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重大问题,上述做法是我多年教学中一点粗浅尝试,我将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这一课题,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袁妮)
一、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善于质疑
人们认识、探索知识的思想活动,总是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开始的,又是在解决问题中发展的,在解决问题中形成能力的。根据新课改“乐于探究”的培养目标,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只有提出具体的疑难问题,才能使我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述共产主义这一问题时,学生对教师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表示怀疑,有的学生说:“老师,您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能不能实现?”还有的问:“共产主义社会哪一年能实现?”还有的问:“到那时人们是不是把这种社会叫共产主义社会?”我们认为,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说明学生已经在思维,已经在求异。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开阔思路,说“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从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原理中就可以找出答案,还是你们自己找一找”。通过学习讨论,使学生明白: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类社会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诸方面不断进步,将来的社会比今天更文明、更进步。哪一年实现是时间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叫不叫共产主义只是名称问题,它不是本质问题。这样,学生对共产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我除了充分利用课堂讲授之外,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多思、多看”。所谓“多思”,就是多想一些问题,把理论、历史、现实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既可巩固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知识,又可提高和加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并能独立分析回答某些新提出的问题,即使不能立即获得答案。为此,我根据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经常把兄弟院校编撰的有关材料和我本人历年教学积累的资料及报纸杂志的有关文章、资料提供给学生作为课外阅读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的理解。学生普遍反映,这些课外阅读资料使他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能力。
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编写阅读提纲,将知识点设计为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然后分组充分讨论,对个别学生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思路、大胆的尝试以及流利的语言表达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对学生讨论悬而未决的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启发。不能迫不及待地给出明确答案,而是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推荐有关的课外读物。通过看书,让学生尝到“跳一跳摘到苹果”的滋味,使学生直接获得知识信息,然后做练习、做作业,在动手动脑中巩固知识。
(二)学完一个单元或一课,让学生归纳、小结,教师补充完善,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三)培养能力的形式应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小节目表演、课堂辩论赛、诗歌朗诵、撰写小论文等,既深化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自己喜爱的或擅长的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素质得到不同的提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任何伟大的发现都来源于观察,观察是培养学生感性认识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尝试。
(一)要求学生看课文插图、漫画图片。观察并领悟漫画的真谛和深刻含义,讨论妙在何处。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为思维打下基础,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要求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专题报道、《今日说法》,鼓励他们阅读课外书籍,关心国内外政治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社会故事,逐步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旁听公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烈士陵园,要求学生参加一次村民大会等。每次活动都能让学生写体会、谈看法、做总结,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思考人生、探索人生、热爱生活。
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重大问题,上述做法是我多年教学中一点粗浅尝试,我将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这一课题,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