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设计思想
  本课的目的,是在学习和欣赏园林的基础上,对身边的园林有更清晰的鉴赏,从而更加热爱我们身边的园林环境和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对园林的定义、形式、性质、功能以及文化内涵有初步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将优秀园林图片的展示和欣赏,还有诗词文学的熏陶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学生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在园林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艺术风格,学生能够包容地看待艺术的多样性。
  四、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方法
  如何用语言表达本土园林,用绘画的形式表达。用小组讨论与分享去整合语言文字,用自制的视频带领学生进入园林的氛围。
  五、教具准备
  与本节课有关的美术作品。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打开多媒体,播放《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里的一出。曲名《皂罗袍》。里面的主角杜丽娘说了下面的一段话: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 烟波画船
  教师引导:杜丽娘如此感叹园林的美,看的如痴如醉。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漫步中国园林感受园林艺术的美。
  2.出示园林集锦,园林的定义
  (1)引导学生讨论,园林的定义。①园林有什么?②园林的景物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③我们去园林可以做些什么?
  (2)通过学生欣赏、讨论和归纳。简要回答以上问题:①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还有楼阁亭子小桥等等。②园林的景物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③我们去园林可以观赏、休闲、游玩,还可以居住。
  于是,园林的定义: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建一个供人们观赏、休息、居住的环境。
  3.分析西欧和中国园林的区别
  (1)出示西欧和中国园林两张图片,分析下面几个问题:
  ①那张图片是西欧的园林?那张是中国的园林?
  ②西欧园林和中国园林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园林会有不一样的特点?
  ④西欧园林和中国园林的代表各是哪里?
  通过学生欣赏、讨论和归纳。简要回答以上问题:
  ①(省略)
  ②西欧园林是规则性、几何图案式、对称的等。西欧的园林是人工美。中国园林是自然的、写意的等。中国的园林是自然美。
  ③同地方的园林有不一样的特点,跟文化和哲学有关。
  ④西欧园林的代表是凡尔赛宫;中国园林的代表是苏州园林。
  归纳总结:西欧的黑格尔说过:自然美是有缺陷的,非经人工改造达不到完美的境界。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的思想。
  中国的园林就像自然山水式的园林一样,我们更多的是利用天然去雕饰,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这跟我们的道家思想/老子: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有关。
  (2)按艺术风格可分为:自然式园林、規则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①自然式园林。又称自然山水园林或自然风景式园林,其特点以自然风景为主流,配以适当建筑,起源于中国
  ②规则式园林。又称几何式园林、整形式园林、建筑式园林;以建筑严谨均衡的几何图形的空间布局,作为风景园林的表现主题;源于西方,但步入近代后,对我国有较大影响
  ③混合式园林。自然式园林和规则式园林的结合或融合,是中西方园林文化交流的结果;此类园林应运而生
  (3)学生小组讨论,具体归纳中国园林和西欧园林的特点,用各种词语表达。派小组代表发言。
  ①西欧园林有什么特点?开朗、规矩、对称、豪华、写实的、理性的、重规律、人工美。
  ②中国园林有什么特点?含蓄、恬静、清幽、淡泊、写意的、直观的、重自然、意境美。
  (4)下面我们来欣赏虽有人造,宛自天开的中国园林。说到中国园林,我们可以想到什么园林?
  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北海公园、扬州的何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上海的豫园等。
  (5)古代中国古典园林按占有者身份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6)欣赏皇家园林的代表颐和园和私家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的视频。思考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不同的区别和感受(4分钟)
  ①皇家园林:规模宏大,且多真山真水,建筑体形高大而富丽堂皇。
  ②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体型小巧玲珑而淡雅素净。
  为什么各种园林会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因为园林的占有者是不一样的。
  皇家园林是封建帝王。私家园林主要是一些王公贵族,官吏富商以及文人雅士等私人投资建造供自家居住享用的园林。
  皇家园林为了体现皇家的气派所以比私家园林更肃穆,宏大,而私家园林尤其是唐代以后的园林由于受到了文人造园的深刻影响故多了一分清雅,自然,随意。
  (7)欣赏颐和园和拙政园。引导学生具体欣赏颐和园和拙政园
  颐和园的名字由来——颐和园长廊(书画艺术)——十七孔桥
  拙政园的名字由来——梅兰竹菊——笔墨书画
  4.形形色色的——现代景观园林
  (1)带领学生欣赏深圳龙岗本土园林艺术。自己做的视频,配了优美的轻音乐和自己给视频配了解说和文字。
  (2)文字如下
  莫道龙城无丽景,欣看美景落龙城。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弯弯小溪,犹如一弯明月。莲池柳枝小桥边,一潭清水轻纱梦。清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鱼戏莲中间,人与鱼嬉戏,金光频闪眼。一片瑟瑟石,数杆青青竹,乔木与修竹,相招为茂林。群芳摇落后,秋色在龙潭。袅袅纤枝淡淡红,晚摇娇影媚清风。凉亭间、长廊内、树荫下、广场上、草地上、湖心曲桥边、弹吹拉唱的、跳舞的、健身的、闲游散步的、嬉戏追逐的、声声鼓乐伴随着翩翩起舞。在这里,人们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忘却了世俗的纷争,忘却了春雨秋霜,人人脸上荡漾着甜蜜的笑容,拥抱着龙潭美景,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
  5.讨论与分享
  同学们,你有去过哪些园林?用文字把它描绘出来,跟大家分享你对它的了解和欣赏。
  6.课余在本地的园林选取一个侧面,画一幅能反映该园林美的作品。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其中“做”是核心,要在做中学、在做中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要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让他们拥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要加强语文应用性特点,加强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构筑应用型语文课堂。在应用型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以适应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以下是我多年来将高中语文教学融入社会实践的教学经验,与各位同行共享。
本报综合报道 3月14日,王创副厅长率队到省教育厅扶贫点南雄市黄坑村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教育厅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处处长方树生及当地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王创副厅长在参观黄坑村扶贫产业阶段性成果展示、黄坑村公共服务综合体建设等有关情况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九大将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关于精准脱贫的重要精
小数除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数除法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步骤分明,算理透切,有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发觉很多学生的小数除法计算能力不强,计算时步骤比较混乱,计算的准确率不高。在此我采取计算四部曲“一移,二估,三调,四检”,收到良好效果。  一、移  通过小数点的移动把小数除法化成整数除法,化新为旧,变难为易。整数除法在三、四年级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本文依托博物馆,探索促进幼儿园主题活动开展的策略,从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为实现博物馆教育资源最大化和幼儿园更好地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幼儿;主题活动   博物馆是一个为观众欣赏、探究和体验科学、自然、文化等而呈现物品和提供自主操作机会的场所。近几年来,博物馆的资源、种类、功能越来越丰富,
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我们又不能每天都举行口语交际的专题活动。所以为了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把口语交际贯穿到课堂上來,贯穿到阅读教学中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口语交际,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又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我有以下浅见:  一、立足课文,激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1.复述课文。复述课文的方式可以多样化:讲故事、导游、推销……如教学《鲸
本报综合消息 3月15日,主题为“体验、创新、快乐、成长”的2017年潮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展示暨表彰大会在湘桥区意溪中学举行。潮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和,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柯泓,党组书记林峰,市教育局局长陈浩松、副局长周进国,市科技局局长邱安平,湘桥区教育局局长余焕湘等出席表彰大会,各县区科协、教育、科技、知识产权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获奖单位、教师及学生代表共4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摘要】以《老人与海鸥》一课为例,介绍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学生思考,在教学设计阶段,围绕主要的教学内容设计核心问题。核心问题的设计既要提示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还应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而且具有开放性,同时,针对学生可能出现回答,做好连续性提问的预案。通过这种教学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深层次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  【关键词】核心问题;有效教学;生成与预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一、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教育技术装备大有用场  近年来,在我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推进下,全市各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日趋完善,随着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的大量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同时,教育现代化建设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服务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教育技术装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广泛试验应用后,效果显著,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接受和认可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其重要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识记判断、写作与思考有着关键影响。教导学生进行准确、细致的观察,也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观察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鉴于此,本文围绕初中语文教学展开探讨,提出有关培养初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对策建议,达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目的,从而为完成后续教学任务做好准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观察能力;学习效率  苏霍姆
【摘要】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也十分重要,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探究法可以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调动的作用,并且在学习的空间上相对自由,学生可以自行获取知识并且有效掌握数学知识点。本文主要对合作探究法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更好地选择教学模式提供良好依据。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探究法;教学模式  目前,持续深化素质教学以及完成新课程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