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为例,从明确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到制定评分细则,来阐明表现性评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基本实施程序。通过实践证明表现性评价可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规范实验操作能力和提高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实验教学,质壁分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
  评价是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往实验教学中采用实验手册、习题巩固、纸笔测试等来评价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实验步骤和原理的熟记情况,并进行评价和反馈,却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基于以上情况,急需要寻找一种评价方式可以将“看不见”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等转化为“看得见”的行为表现,并通过使用评价量表等工具将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表现性评价正好有这样一个优点,即在某种特定的真实或模拟情景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或者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
  下面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为例,来阐述表现性评价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尝试性应用。
  1 表现性评价的实施程序
  1.1 明确评价目标
  该实验是浙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的实验,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及实验步骤。笔者对该课程目标进行解读,细化成学生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目标:
  ①说明细胞膜失活时无法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②根据各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概括出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所需要的条件和原因;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出“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其质膜以内部分可看作选择透性膜”。
  ③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设计相应可行的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能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与他人交流。
  ④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2 明确评价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表现性评价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指那些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发生的,需要提供比较复杂的行为表现或成果作品的任务类型。
  为了达成本节内容相应的评价目标,笔者围绕实验设计了以下具体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①制作临时装片;②观察洋葱细胞;③观察质壁分离现象;④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⑤观察记录;⑥交流讨论;⑦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⑧交流讨论、归纳总结;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其中,通过完成任务①-⑥可达成目标3;完成任务⑦、⑧可达成目标1和目标2;完成任务⑨可达成目标4。
  1.3 围绕教学活动确定评分细则
  在确定了表现性评价目标和评价任务后,教师需要制订表现性评分细则,以此来真实、有效地评判学生是否达到目标以及所达到的程度。评分细则是用来量化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的表现,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态度表现和对任务结果的期望。教师要详尽地列举出不同等级的评分点。围绕本节实验的教学,可设计以下教学活动和相应的评分细则。
  1.3.1 完成实验操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根据该实验教学的目标,制作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监督、相互学习的评价细则(表1)。
  1.3.2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①能否选择洋葱内表皮細胞作为实验材料?请根据你的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②能否使用质量浓度0.5g/mL的蔗糖溶液观察到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请根据你的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
  同时,教师根据这两个问题,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表2)。
  1.3.3 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③: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什么?并根据问题设计相应的评价量表(表3)。
  1.3.4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④: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为什么?针对这个现象,在实践过程中你有什么建议?教师根据问题,设计相应评价量表(表4).
  2 实施过程
  2.1 记录和评价实验过程
  实验考查的基本技能主要是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教师可依据评价量表进行表现性评价。课上,教师可根据班级的人数以及实验室的情况,以2人为一个小组,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实验。在各小组开展实验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应用实验评分细则表,由学生本人、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分别记录下本人和同组成员的真实表现情况。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和反馈,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立即得到改正。
  在思考问题①-④时,学生将思考后的答案答在学案上,进行自评,而后在组内和组间交流讨论。在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后,由组内另一位同学做出他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整体表现,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评分细则表。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还需及时引导指正。实验结束后,学生及时上交评分细则表。
  2.2 总结和反思实验
  实验结束后,学生对该实验的原理、过程与方法有了相当程度地掌握。这时,学生应按本人掌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报告。教师结合实验报告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评价量表所呈现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3 表现性评价在应用中的心得体会
  表现性评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缺少主动性。表现性评价会引导学生完成整个实验,让学生享受到成就感,从而更加喜欢生物课程。
  表现性评价可以规范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在课前将评分细则发给学生,使得学生在实验前就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可以得到高分的,哪些操作是要扣分的,从而使学生明确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记录,自然地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表现性评价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在表现性评价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明确知道何时进行观察、记录绘图、分析结果与交流讨论。每完成一项,学生的成就感就在增加,学生会更愿意与他人交流、讨论、分析。在这个交流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继而修正,从而大大提升了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表现性评价会增加教师的教学压力。设置表现性评价任务和评分细则,无疑会占用较长时间,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每节课是否有必要设置表现性评价有待商榷。同时,表现性评价是开放的体系,其中涉及的他评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否做到完全公正?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去思考和不断探索。
其他文献
琳达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和电子工程系教授。  她是国际知名的材料科学家,她在锂电池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突破,她被授予2009年度的国际电化学学会的电池研究奖,她是2010年加州理工大学的摩尔杰出学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
摘要:基于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青少年进行访谈,让他们举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两难的例子,说出在抉择过程中的道德判断,然后分析他们目前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否符合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研究有助于在了解学生所处的阶段后,引发他们的道德认知,摸清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水平,提升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并对青少年德育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道德两难 科尔伯格 青少年 道德发展阶段  中图分
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这个看起来离我们很远的字眼逐渐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如何防止沙漠化呢?看看韩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7 1987年,新版的大型经济学百科全书《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问世,编写者指出,那场横扫经济学界的博弈论革命。很显然完全是由冯·诺依曼和纳什的基本数学定理所引发的,别人的任何贡献都不能与他们相比。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持续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文创产业进行大力扶助,一些带有独特性、具有民族特色、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玩教具源源不断地研发出来。根据玩教具的产品现状,开发一套融合中国建筑特色、与幼儿五大领域课程相结合的多功能转盘玩教具产品,并运用美术创意的独特设计对玩教具从形式、功能、观赏性等方面进行提升。  关键词:学前教育 美术创意产品 转盘玩教具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基于SOLO分类理论,建构了社会责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级,并依据该分层指标以及SOLO开放试卷设计理念和哥特曼量表分析法,编制了一套社会责任素养试题,以期为我国高中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 社会责任 SOLO分类理论 哥特曼量表法  中图分类号C633. 91  文献标志码B  1 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
摘 要 阐述了课堂应是流动和灵动的课堂,在教学中“意外”事件的巧妙处理,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更是课堂的一笔宝贵财富。  关键词 “意外” 转化 认知冲突 自我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往往有些学生的回答、质疑、实验现象与结论,出乎教师的预料,或者出现教师难以当场应答的局面,这些称之为课堂中的“意外”。教师若能得当处理与引导“意外”事件,则能化“被动
摘 要 对基于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有一定的体会,结合笔者精心准备一节复习课“健康的生活”的设计、实施及反思过程,提出一些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生物"翻转课堂"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电子书包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电子书包支持下的专题复习“健康地生活”设计实施过程  1.1 初次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描述传染病的特点,认识病原体;列举常见的传染病,说明传
摘要 本课例尝试结合了“美术艺术”这一学校特色,充分利用了校园中的植物资源,将“美术”与“生物”学科有机融合起来形成跨学科融合课堂。课堂中通过绘制植物观察笔记和制作植物水晶滴胶工艺品的活动,让学生既能利用美术基础,发挥自身美术艺术的特长,又能了解校园内的植物,观察并利用校园植物创作出自己的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作品。   关键词 跨学科融合课堂 校园植物 观察并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学完了本册内容,我们感觉意犹未尽,因此重游四“岛”,再一次领略运算的“美丽风光”,大家要特别关注重要景点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