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及教育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几年前,有媒体报道,在国际小学生野外生存对抗赛中,我国小学生与国外小学生在面对挫折、坚韧精神、环保意识、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引发国人对学校教育的深深思考。
  当前,我国城镇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大部分从出生就不知愁滋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他们只知享受和索取。另外,有些家庭、学校及社会群众在教育认知上存有误区,在潜移默化中,小学生慢慢形成了许多不良心理。
  二、问题
  小超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深得老师、同学的喜欢。自然,他的家长满心欢喜,在众人面前自信满满,赢得了众人羡慕的眼光。一转眼,上初中了。在七年级第一学期,翁源县教育局举行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因为学校运动场地只有篮球场,小超经常跟小伙伴打篮球,篮球技术掌握得比较牢固,凡他参加的小比赛总赢。很自然,他不但成了学校篮球队员,而且是七年级中唯一的一个(其他为八年级学生;九年级的学生准备中考,没有安排),特别是成为篮球队的组织后卫。小超和队友在早上、下午都要进行大强度的篮球训练。恰好这时,“三县四校”(翁源县的官渡中学、庙墩中学,原英德县的青塘中学、新丰县的回龙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知识竞赛也在进行紧张的复习,他也是一名尖子生,后来,他幸运地获得了一等奖。有一天下午放学后,天阴沉沉的,小超与队友正在篮球场上认真、自觉地进行篮球训练。不一会儿,天空下起雨来,于是,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宿舍准备冲凉,争取在“三县四校”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知识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在李超前脚离开篮球场,体育老师后脚就到了。体育老师发现小超不在篮球场上,就当着其他队友的面拼命地说了一大堆难听的话批评他。当小超走出宿舍门准备冲向冲凉房时,发觉雨势小了点,又迅速回到篮球场。“小超,你是绵羊呀?那你就姓杨(羊)啦(轻蔑的语气)!马上跑操场50圈,不要以为是主力队员就拖拖拉拉……”(不停地传来很多骂人的话语。)小超的心像针刺似的,不知该说什么、该干什么,既想反驳、申诉,又怕冲撞老师……停了一会儿,他还是很不情愿地向操场跑去……接下来,天空真下起大雨,篮球训练被迫停止,小超也没有跑完50圈。这一幕,小超深深地印在心里,直到现在都忘不了。小超认为,学生面对老师的不合理批评,每个人的承受能力和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老师对他不公平的待遇、谩骂及侮辱当作是鞭策的努力,是逃离困境的动力……
  像小超这样的学生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我也反思:学校该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呢?
  三、小学生不良心理的表现
  1.家庭溺爱,形成了学生“唯我独尊”的心理。
  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家庭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于有钱了,长辈生怕子女受苦受累,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不让子女出现失误,把子女视为手中宝贝、捧为掌上明珠,这是对子女的溺爱。久而久之,子女尽情享受“溺爱”,不断索取,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渐渐地,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合群,瞧不起人。在学校,他们对老师不尊重,对同学无所谓,凡事满不在乎。平日,我行我素,天大地大他最大,目空一切。就这样,他们自负、狭隘、自闭、另类,他们内心感觉非常优秀,不想融入社会,与社会格格不入。
  2.家庭期望过高,造成了学生“叛逆”的心理。
  很多家长对子女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教育方法上急功近利、简单粗暴,忽视子女的接受能力和思想喜好,采用“填鸭”“包办”的方式让子女牺牲节假日参加补课、培训,剥夺了孩子自由支配宝贵时间的权利,掐灭了孩子奇思妙想的思想火花,拆除了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正常交往的渠道与平台。长此以往,孩子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就像笼中的宠物,失去了活泼好动的天性,失去了个人的思想意志,失去了孩子的天真烂漫。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会产生不高兴、不快乐、不愿意,不欢迎、不接受、不领情家长的包办及代替,由被动参与到无奈应付,由主动逃避到消极对抗,最后形成“叛逆”心理。另外,有些家长信奉“军事管理”或“教条主义”,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把孩子当常人看待,成天打骂或夸大其词,总认为孩子一无是处或无所不能,与目标相差甚远,恨铁不成钢。因此,子女对父母不满、愤懑,不敢吭声,无处发泄,心中充满矛盾与犹豫,很自然形成“逆反”心理。
  3.教师价值观的错位,造就了学生“目空一切”的心理。
  目前,教育改革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状,很多教育专家今天提出一个新观点,明天推出一套新方法,后天提倡一种新模式,教育口号一个接一个,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花样层出不穷、应接不暇,但只有开花没有落地的结果。在眼花缭乱的教育乱象下,有些教师对当下的教育理解错位,有急功近利的、官僚主义的、拜金主义的、自由散漫的、假大空的,不知该如何教育学生,产生职业倦怠与迷茫心理,对学生的教育采取“放羊式”,天马行空,漫无目的,随心所欲,毫无章法,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无所适从,任学生自生自灭。这种不负责任、迷失的教育管理造成学生无组织无纪律,个人主义膨胀,拜金主义严重,助长了学生“目空一切”的心理。
  4.教师担当精神缺失,形成了学生“放纵”的心理。
  很多教育法规明确规定教师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是尊重、保护学生人格,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当前,社会上有些人士把教育当作“唐僧肉”,誰都想分一杯羹,没有尊师重教。有些教师对社会不敬,自暴自弃,没有担当精神,为了逃避责任,认为不用对学生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了,认为学生是娇贵的,不要也不敢触碰学生。由于没有对学生进行正常的管理和约束,没有加强思想与道德教育,学生行为放纵,无心上学,惹是生非,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形成了学生“放纵”的心理。
  由此可见,在教育小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执行教育法规,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尊重人格,实行相应的约束教育,在约束教育的过程中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通过约束教育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当前小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社会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给学校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问题,心理素质不稳定和判断能力差的小学生成为具有不良心理的群体。
  1.教育机制的影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目前,教育机制的缺失给学校德育教育的教师带来了无所适从的感觉,有些规章制度变相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受到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一味西化,夸大个人自由,生搬硬套,囫囵吞枣,自然是不伦不类、邯郸学步;不根据人性和社会发展开展德育教育,让教师非常迷惘,在事实与教训面前低下了自信的头。当前沉甸甸的学校安全教育和占据一定市场的应试教育,无不左右着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思维和教育行为,成为教师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指挥棒,给小学生情感缺失、性格暴躁、心理脆弱、心灵冷漠、价值观扭曲和行为过激等不良行为的形成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教育都岌岌可危,最终是社会来承担后果。教师都迷失了自己,哪有清晰、正确的教育方向与行为?
  2.社会环境的影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上的负面因素与小学生不良心理的形成直接联系在一起,是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结果。电影、电视、游戏、报刊等媒体过多宣扬战争、暴力、赌博、鬼怪等不良镜头、画面、言语,家庭、街头麻将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到处研讨“六合彩”的兴奋画面、窃窃私语,街上挂着赤裸裸的宣传海报,播放靡靡之音的汽车在街头巷尾、在热闹的人群中穿梭、游荡,这种种乱象与负面因素作用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中,给判断能力差、心理素质不稳定的小学生造成极大的刺激、极度的诱惑,促使他们去仿效、去追逐、去盲从,产生错觉,颠倒是非。古时候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当前歪风邪气当道、乌烟瘴气盛行,哪有正气与正义可言?
  3.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有些家庭、学校及社会人士在教育认知上有错位,在教育小学生时,行动上出现过激、违规行为,自然让学生形成不良的心理。当下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里的小皇帝。几千年中国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让许多家长对子女进行溺爱、纵容、包办、替代,让小学生有样学样,沉浸在负面的大染缸中。在学校,有些教师沉湎于应试教育或功利教育,忽视了小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从而形成了有些小学生自作多情、妄自尊大、自暴自弃、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不良心理,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许多问题与挑战。树都不正了,哪有影子不斜之理?
  可见,小学生的不良心理形成在于教育机制、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管理,后天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小学生本是一张白纸、可塑之才,如果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得法、培养得当,他们定能成为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合格公民。因此,我们要客观、公正、冷静地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思考,以人为本,帮助小学生纠正认知错误,分清是非,明确方向,着重良好品行的培养。
  五、小学生不良心理的教育对策
  没有约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处于人生启蒙阶段,其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人生发展初期,必要的约束对规范他们的行为很有作用。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对小学生采取约束教育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1.制度约束。
  众所周知,“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约束的前提,也是实施的目的。因此,我们应对小学生的某些行为以制度来实施约束,遵循教育规律与教育法规,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小学生有章可依、有则可循,约束及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为他们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2.目标约束。
  有些小学生经受家庭变故、父母无心教育或教育方法不当的影响,在心里留有负面的阴影,找不到奋斗目标,不知发展方向,像无头苍蝇到处乱闯,十分无助。这时,我们若能及时帮助,为他们制定必要的阶段目标,通过目标约束,促使小学生集中精神为目标的实现努力奋斗,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意志得到磨炼,困难得到解决,不良心理得到矫正,摆脱因不良心理或家庭变故产生的阴影,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3.行为约束。
  在小学阶段,很多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上本位主义、放纵、溺爱,有些学生“唯我独尊”,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不管学校的规章制度,我行我素,破坏公共秩序,损坏公共财物,损人利己,在家庭、学校及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学校要对这样的学生采取约束行为,让不良心理行为不会发生。如对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毁坏公物的行为,学校实施約束措施,规范小学生行为,让养成教育在校园开花结果,为小学生奠定人生的坚实基础。
  小学生的不良心理是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如果家庭、学校、社会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采取适当的方法与措施,是可以矫正小学生不良心理的。学生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克服学生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小学阶段,学校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实际,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小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人生基础。
其他文献
所谓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人口的不断剧增、世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开展,使得世界气候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剧增,地球高空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频繁变更出现,严重危害到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发展。就算是人类曾引以为傲的高速增长不断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的污
[摘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高效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共同进步。结合教学实际,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展开论述:精心部署合作学习小组;巧妙设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积极实施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生本教育 合作学习 高效 多元化  今年
【摘要】作文考试是语文科考试中的一大版块,它所占比分达40%,作文的成功在语文科考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掌握考场作文的一套技法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关键词】考场作文;定题目;定内容;定主题;架结构;选材料;审语言  作文考试是语文科考试中的一大版块,它所占比分达40%,作文的成功在语文科考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考场作文给考生的时间差不多是1个小时,在这规定时间内考
[摘要]中考作文占据着试卷的“半壁江山”,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故不可等闲视之。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一是广泛积累,积累写作素材;二是勤写多练,提高写作能力;三是重视修改,培养修改能力。  [关键词]作文水平;积累素材;勤写多练;重视修改  中考作文占据着试卷的“半壁江山”,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故不可等闲视之。那么语文
多年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有着重“文”还是重“言”的争议,而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普遍存在重“言”轻“文”的现象。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味关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文言句式等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选文进行人文方面的挖掘和拓展,更谈不上读写结合,将文言文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那么,文言文教学在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如何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利用必修
摘要:本文从“体现爱心,抚慰心灵”“诚心相待,赢取信任”“耐心教育,严格要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一名称职的班主任。  关键词:爱心;诚心;耐心  2007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光荣地加入了人民教师这一行业。光阴飞逝,在忙碌中不知不觉担任了9年的班主任工作,虽谈不上是一位资深的老教师,但也不算是位经验尚浅的新教师。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有如下的几点体会。  一、体
摘 要:当今学校普遍采用现代化、多媒体的电化教学,但对于比较贫穷、落后的农村来说,去哪里弄这些资源呢?农村小学在没有多媒体等先进电化教学器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自制教具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呢?本文从自制教具模型,建立直观表象;建立算法模式,构建口算技能;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巧设训练方法,提高口算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技能;速度  口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语文新课程  “对列”教学法提出的起因,并阐述了由  “隶属”教学法到“对列”教学法转化的三种情况:学生由“隶属”于教师,转化为与教师的“对列”关系;学生由“隶属”于课本注解或辅导资料,转化为与课本注解或辅导资料之间相“时列”的关系;学生由“隶属”于学术上的定论,而转化为与学术上的定论相“对列”的关系。最后概括了语文“对列”教学法的意义在于彰显了学生阅读欣赏的个性,构筑了学生理
重要批示精神专题研讨会  本报综合报道5月4日下午,揭阳市教育局陈育文局长主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专题研讨会,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  会上,陈育文局长强调,學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指出自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以来,全省上下已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市教育局紧跟省委、市委的部署,于4月20日迅速召开市直教
“阳光教育”是一种“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标志的用真爱和真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小学生的思想发育尚未成熟,心智发育不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情绪易冲动,易发生偏激行为,如果教育不良,则会出现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究其原因是接受阳光教育太少,使他们的思想蒙上了阴影。我们要用阳光教育的理念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智慧,教会学生“做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塑造阳光形象,端正阳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