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关键技术

来源 :工程机械与维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w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沥青混凝土凭借着黏合度高、造价成本低、质量强度高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广泛运用。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公路周期寿命.要强化对整个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监督。以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合同段为工程背景,总结了沥青混凝土最佳配合比,通过试验分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性能,提出高速公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关键技术,对高速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期准备、搅拌、摊铺、维护等环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环节,要强化整体监管,特别是路面的后期维护,确保路面面层平整度和质量得到规范性保证。
其他文献
为分析500 kV东海岛输变电工程建设对红树林湿地的影响,采用收资、走访、踏勘等方法对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工程施工将给保护区的潮间带底栖生物、红树林及鱼类资源带来一定的损失,缩小施工区周边鸟类有效觅食范围;工程运行期,输电杆塔及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电磁感应、噪声可能对鸟类造成一定的干扰。最后,提出局部路径优化、污染防治、生态影响减缓、生态修复等一系列保护措施,用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对千寻位置与常规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 time kinematic,RTK)的定位数据质量与精度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理想观测条件下,千寻位置的内符合精度、水平精度、垂直精度、位置精度因子(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PDOP)较常规RTK差,千寻位置的平均可见卫星数目较常规RTK少7.7颗,千寻位置未能接收Galileo卫星数据,Galileo
利用子模型和结构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司机室的地铁车体结构进行强度研究.基于复合材料力学特点,建立地铁车车体有限元模型;在EN12663-2010标准中静态载荷作用下,对其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有限元分析,运用Tsai-Wu失效准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司机室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部位出现在司机室骨架上,并提出改进方案;最后,以铺层厚度和角度为设计变量,以Tsai-Wu失效因子小于0.9为约束,以CFRP质量最小为目标,对司机室骨架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Tsai-Wu失效因子为0.897,骨架减重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