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ki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的为学生创设生活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关键词】生活情景;生活实际;探索;观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的为学生创设生活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以致。我从事数学教学多年,对如何让数学走进我们的生活,有几点的体会:
  一、创造生活情景,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工具。那么,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如,设计创造性活动,或是选择生活中的材料等等,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能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行程应用题用列方程解答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教师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前后两个黑板前,准备相对而行,教师喊“出发”,两个学生很快就撞在一起,教师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种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教师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前后两个黑板前。教师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种运动叫做相背而行。教师再让两个学生从同一地点,一慢一快向相同方向前进,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了。教室里以前那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了行程应用题的概念。
  二、引导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乐于去探索问题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就应该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感受。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他们就能把数学中的抽象问题转化为形象问题,从而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出来,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也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如观看运动会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事,我趁机让学生收集金牌的情,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网。于是学生们踊跃去统计数,设计图形。下节课,学生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统计图。他们互相欣赏、交流,在快乐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潜在的美,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乐于去探索数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在生活的价值所在
  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使他们懂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
  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某水池有一进水管,单独放水需20小时把空水池放满,有一出水管,单独放水需24小时放完整池水。问:同时打开进水管和放水管,几小时可以把水放满?这样的应用题,看起来与生活中没有联系。因为这一问题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来把水池注满,当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现象十分普遍,如:
  (1)排队候场,不断来排队的人和不断进场的人,来排队的人多于进场的人,就会有等候的人。
  (2)草场,不断生长的草和不断被吃掉的草。
  (3)人体的新陈代谢。
  (4)社会人口的增减,不断出生的人和不断死亡的人,出生的人多于死亡的人时,人口就增加,反之则感少。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在学生的理解里、进、出水管同时打开是表示有进有出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对动态平衡意识的感悟,是一种多么有价值的数学体验。
  又如,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独特且有较强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测量方案评选出来,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然后由设计者对自己的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新问题
  初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的生活经验,对大千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徽标、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五、结束语
  作为一名初中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创造生活情景,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让他们乐于去探索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在生活的价值所在。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新问题。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上,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刻的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东溪中学)
其他文献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职能作用的问题。
以高校电子阅览室建设为基础,结合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几年来的建设经验,从源盘系统的制作、维护与电子阅览室交换机配置等方面阐述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与维护。
【摘 要】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知识能力与思想情感教育共同构成了三维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突出德育因素的渗透,因为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此时正是他们各种人生理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重视德育因素的渗透,让学生的成长受到健康理念的引导。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因素;分析研究  一、初中体育教学设计应当充分兼顾德育  德育是初中体育教学一项重要目标,教师一定要抛弃那种重能力、轻知识与情感的陈旧模
阐述了随书光盘的含义、特点及类型,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的发展情况及随书光盘管理方法存在的弊端,探讨了如何对中小型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进行优化
【摘 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积累素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写作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写作的情感。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写作素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兴的课程,它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
【摘 要】定语从句应用广、含义多,一直是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所在,也往往是高职学生很难把握的一个语法知识点。本文分析描述了定语从句在不同语境下的的状语功能和译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状语化定语从句。  【关键词】定语从句;状语功能;译法  一、引言  定语从句是高中语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历年来的成考英语中都有体现。定语从句的教学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