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的思考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为适应形势变化,对高校体育的教学改革已成必然趋势。本文就主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改革 思路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整体功能,是当前高校体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分析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改革思路,使高校学生在接受高校体育教学后,可进一步培养独立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形成终身体育观,对他们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
  (一)“重实践,轻理论”的体育教学倾向依然较严重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严重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体育实践课课时占较大比例,理论课课时相对较少,重视体育技术训练,忽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教学单纯强调学生体质,脱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学生体育意识淡漠,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虽然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淡薄对技术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起不到作用,更不能够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得到运用,也就无法达到提高体质的目的,导致学生难以取得终身受益的效果。
  (二)陈旧的教学模式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学仍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采用的是中学时代的基本身体练习,而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致使课程教学程式化、强制化,教学方法不灵活,无创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很被动,提高不了学习兴趣。
  (三)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
  高校体育教学要转变教学模式,必须要由以往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向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向转变,彻底破除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体育教学体系。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只注重体育的完整性,缺乏开放性与现代性,无创造性和灵活性。学生在体育课中所受的体育技能教育,在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不能够用于自我锻炼,增强体质,更不利于与社会交流。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由于受体育条件的限制,学生时代学习的体育项目,有的就无法适合自己再参与锻炼,长此以来,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一)改革教学观念
  1.体能型教学观念向乐趣型体育教学观念转变
  目前所实施的体能型体育教学观念,主要内容是强行向灌输枯燥乏味的体育知识技能,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大运动量的体育教学训练,学生在教学中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这完全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对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要大力开展教学观念创新,其重要内容就是要使体育教育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就是说,体育教学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乐趣型体育教学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充分发挥出体育教师高超的课堂管理艺术,充分考虑学生的成长与需求,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需要,仔细思考学生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实施相应的体育教育内容。
  2.经验型教学观念向科研型体育教学观念转变
  所谓经验型体育观念以传统的身体训练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及训练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一观念将体育课的运动量作为衡量质量优劣的最重要指标。然而,这种寄希望于通过每周两次体育课就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做法是不现实的。所以,从经验型体育观念向科研型体育观念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
  (二)改革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应实现多样化。考虑到如今的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喜欢娱乐体育、休闲体育等项目,可围绕课程类型、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等内容进行改革,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比如,可以减少部分必修课内容,增加选修课部分,高等学校体育教师要尽量提供各种课程组合,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组合进行学习,从而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增加开展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心理健康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开展一些趣味性较强项目课程,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肯定会深受选修这些课程学生的欢迎,体育锻炼的效果一定也会非常显著,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效果。
  (三)改革培养目标
  对于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已经不仅仅具有身体上的锻炼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实施人文教育,完善大学生的品德、人格,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以及特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社交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学应当紧紧围绕培养和开发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并养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因此,要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培养目标,从发展学生体质为抓手,安排组织好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多种体育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指引,让高校学生的体育学习逐步向生活化和终身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发展走向及改革对策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5):103-105.
  [2] 宗有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路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9):65-67.
  [2] 李立平,曾石山,刘志宏.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89-9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医疗体育是一种医疗性质的体育活动。对体育医疗的作用认识越来越深刻。它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必将成为人们推崇的锻炼手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探讨了当前医学院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医疗体育 医学院  医疗体育,又称康复体育,运动医学的一部分,是指病患者为了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对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进行必要的创新。本文通过对创新体育运动技能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创新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策略和基本方法,旨在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创新教学 方法  体育教学没有运动技能教学,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体育课堂是小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技能、提高品德素养的主要途径,学校给小学规定的体育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在当今提倡给小学生减负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在体育知识、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最有效的提高,是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解决和解决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的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品德教育与意识培养上,培养学生的机智诚实、服从组织、积极进取、遵守纪律的心理品质,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品德,锻炼自己的自觉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增强学生体育基础知识、体质、提高技术水平方面,一般的体育教师都会去完成。但是往往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