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聋生书面交际能力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da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面交际是指书面语言运用于交际的过程。在聋哑学生进行交际语言的训练时,应在强化听觉口语康复训练的同时,注重书面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优化语言训练的效果,提高聋哑学生社会交往素质。现就如何培养聋哑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的研究和探索浅谈自己的体会。
  1. 重视聋哑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
  语言材料是书面交际的基础。目前,大部分聋哑学生与人进行笔谈、通信等各种书面交际时出现的表达困难、语言干巴——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缺乏语言材料。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聋哑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首先,教师要确立聋哑学生学习语言是为了交际的意识。课堂教学中渗透古今中外聋哑生学习语言的成功典范,能增强他们学习语言信心,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其次,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指导聋哑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第一,指导聋哑学生学好各门学科,特别是上好语文课,做到认真体味课文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文;第二,指导和鼓励聋哑学生课外大量阅读通俗易懂、有意义的图书、报刊、摘抄好词句、片断和优秀短文,使他们具有充实的知识信息和语言材料;第三,指导聋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积累语言,如班队活动课,教师有意识地教给他们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动作、用品新词语和常用语;课余,引导他们阅读校内外设置的宣传栏、报栏、墙报等,不断扩展他们的词汇量。此外,鼓励聋哑学生利用积累的语言材料常练习写日记,以便巩固积累的语言材料。
  2. 重视聋哑学生笔谈技能的训练
  从目前聋哑学生与健全人交往方式的现状看,他们与90%以上的健全人“对话”都是使用笔谈。可见,掌握笔谈技能是聋哑生实现交际的前提条件。根据聋哑学生听觉语言的障碍的实况,教师应帮助他们掌握笔谈技能,重点应置训练于情景对话之中。
  第一,新授课中的创设情景渗透笔谈训练。如教“电话机”“录音机”等词语时,教师创设相互询问家里电器的对话,鼓励聋哑学生先用口语表达,再进行笔谈,使其理解笔谈的交际功能;第二,练习课中创设对话情景进行笔谈训练。如教上述课文“电话机”“录音机”词句后,教师编写在商店里购物的“对话”情境片断,然后进行角色扮演,这样既开拓了聋哑生语言思维,加深理解学生的词语、句型,又训练了他们运用书面语言进行交际的技能了。第三,活动课中操练情境对话教材。即教师根据聋哑学生的实际,经常搜集日常交往需要的对话题材为内容,编写情境对话教材,如到菜市场买菜、到医院看病、问路等,有计划地利用语言活动课进行对话(或笔谈)训练。这类训练展现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语言情境,有利于聋哑学生形成笔谈能力甚至口语表达能力。
  3. 重视聋哑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具有应用文写作能力是聋哑学生实现书面交际的重要保证。为培养他们的应用文写作能力,首先,应用文教学应体现全面性。目前四年级语文教材中只有应用文教学内容,我认为从一年级开始就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应用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学会用书面语言进行交际。其次,应用文教学要体现层次性。一方面,要按照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结合现代社会交往需要,设计应用文训练系列,比如低年级阶段重在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告诉别人一件事等;中年级阶段重在用几句话写清楚一件事等;高年级阶段重在篇章(如书信、总结等)及条据、表格等训练;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分类教学,分层评估,如教低年的学生写日记时,指导后进生用“四素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一句话日记,中等生用“四素句”写几句话日记,优等生用一段话写日记等。再次,应用文教学方法要体现直观性。即应用文指导与训练时,应通过模拟场景把学生导入社会生活、工作事务中去练习书写,如写借条时,教师先让学生模拟借物情境,再写借条等。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好三个结合,即寓写于读中,就是写某种应用文与读某种应用文范例相结合,口语与书面相结合,先说后写;应用文教学与句段、途述、作文训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聋哑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为书面交际服务。
  4. 鼓励聋生对自己写好的文章进行再创造
  聋生写作时“很着急”,他们不会边写边想,这样就容易忽视书面语法系统;而且没有养成检查、修正自己文章的习惯,这样就导致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出现在文章里。如果学生能在造句前先“想一想”该怎样组织句子,然后再写。写好后再“看一看”有没有错误,批改后再仔细地“比一比”与原句的不同,然后誊写一遍或者背下来,那肯定是大有好处的。我校书面语言能力较高的聋生说:(我)有时心急手疾,不小心写了一些和手语差不多的句子,只要加以修改就行,没什么大问题。可见,这一自己检查的过程对于聋生写出顺畅的文章十分重要。
  总之,书面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弥补聋哑学生口语的不足,而且能为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特教工作者,在充分挖掘聋哑学生听觉语言潜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他们的书面交际能力。
  收稿日期:2013-08-02
其他文献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
期刊
【摘 要】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当前的课堂提问现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教师引起注意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随时调整并善于追问,面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恰当评价、积极回应。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学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活动;提问;有效性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
期刊
【摘 要】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新课程的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次给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而小学高年级学生无论在词语、词汇,还是句子等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正是引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的大好时机。笔者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内容,就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课外
期刊
课堂心理环境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师教的心理环境两部分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投入、倾注一定的情感,上课伊始就要展现、演绎教材内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发学生善于探究,鼓励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动与静、冷与热、宽与严的关系,使课堂心理环境始终处于融洽、和谐、稳定、持久的状态。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
期刊
【摘 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依据。在工作中认真感受,不断反思和总结,是提高作文改革效果的关键。搞活课堂,提供活动,解决学生“怎样写”“写什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改革;写作水平;教学感受  初中生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对生活、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
期刊
【摘 要】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效率的高低。但从实验教学现状来看,课时不足,实验研究较少,机械化重,实验标准化要求较高等原因都导致了生物实验教学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文章就基于对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并结合实验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现状  在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也逐渐从知识学习转向技能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
期刊
【摘 要】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多媒体教学集声、图、动画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更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美术;整合  对于一门以视觉为主的学科——美术欣赏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为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犹如给美术欣赏教学插上了翅
期刊
【摘 要】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在我国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不平衡,学生个体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现在学生的学习心理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调查了部分学生,了解到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除了感到数学难学外,还有文中所述的多种情况。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做到爱你的学生如你的孩子,在初始阶段的教学中,设置适宜的
期刊
【摘 要】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素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地理学习能力,特别是终身学习能力是未来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依据高中地理教材,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讨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力求实现
期刊
教师的素质表现在他的学识修养、语言感染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等等。作为语文教师,如果注意自己内在功力的表现,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情趣,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教学风格,学生一定会被教师的魅力所吸引,从而激发思维活动,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呢?  1. 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语文离不开文学。虽然文学不等于语文,语文课也不是文学课,但我们要教给学生的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