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灰分成因探究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通过对螺旋藻灰分成份的测定,找出灰分形成的原因。方法:对灰分中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找出超出正常指标的元素,分析他们形成灰分的原因。结果:灰分中P,Ca,Mg,Fe元素超出正常指标,判定是由于上述元素之间形成难溶物:Ca3(PO4)2 ,CaHPO4 ,MgNH4PO4,FePO4 。结论:随着螺旋藻培养的进行,溶液的pH逐渐升高,改变了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型态,相互之间形成了难溶物,形成了灰分。
  关键词: 螺旋藻 灰分成因 难溶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钝顶螺旋藻藻粉:由青海油田诚信公司时代生物制品厂提供,化学试剂:HNO3,NaCl,Na3PO4,Na2SO4,KCl,MgCl2,CaCl2均为优级纯试剂。
  1.2仪器设备
  马弗炉,AFS240S+GTA120原子吸收分光度计:美国瓦里安产品;WIC—2离子色谱仪: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3实验方法
  1.3.1灰分测定
  称取螺旋藻藻粉5g,在干燥箱烘干至恒重,精确称量,然后移至电炉上灼烧至无烟后移入马弗炉,550℃灼烧3h后冷却,得到灰分,精确称量灰分,计算灰分含量。
  1.3.2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
  取0.5g灰分,加入混合硝化液(硝酸:高氯酸=4:1)20—30ml,移入高压硝解罐中,置于电热板上加热硝化,直至硝化液变为无色透明为止。将硝化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定容。然后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灰分中的K,Na,Ca,Mg的含量。
  1.3.3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精确称取0.5g灰分,用 3%的硝酸溶液少量多次将灰分洗入100ml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定容。将定容后的溶液通过吸附树脂和阳树脂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阳离子,然后通过离子色谱仪测定其中的磷酸根,氯离子和硫酸根的含量。
  2 结果
  2.1灰分含量
  3结论
  螺旋藻培养基是一个多重缓冲溶液系统,而且在培养螺旋藻的过程中,溶液的pH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溶液中的某些离子型态发生变化,相互之间产生一系列的复杂化学反应,形成了一部分难溶物,对螺旋藻藻粉的灰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控制螺旋藻灰分的过程中,控制营养液的pH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将培养基的pH控制在10.0以下,对于减小藻粉的灰分是很有效果的。控制培养基的pH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向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NaHCO3,NH4HCO3,CO2气体[1]。
  参考文献
  [1] 胡鸿钧.螺旋藻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2,159
  [2] 颜肖慈,罗明道.物理化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3] 张含,柯善国.浅谈螺旋藻灰分控制.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10:30
其他文献
《外交事务》是美国乃至世界国际关系领域的一本声名显赫的期刊,几乎成为世界各国国际关系学者研究国际关系、了解美国政策趋向一本案头必备。它非常关注美国及世界上最为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