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例证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例证法,是指议论文中亮明观点后举出具体实例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教学中,因为任何观点不能弧立存在,而事实胜于雄辩,最具说服力,所以例证法是一般议论文都要用到的。本文所指的例证法,则是指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的“举例说明法”。这种举例,能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拓展课堂教学外延。
  关键词:例证法;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2-065-1
  例证法本是议论类文本中常见的论述方法,它能使道理讲得更通俗易懂,更易于接受。如果例证法用得好,让事实说话,往往会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本文所指的例证法,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举例说明法”。笔者下面谈谈如何运用例证法进行教学。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课本中编选的文本显然是不够的。除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外,课堂教学中例证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以例释义,能使课堂教学内涵更加丰富。例如在讲授“伏笔”这一手法时,可以把喜闻乐见的电影、电视剧的情节引入课堂:废弃的工厂、杂乱的烂尾楼等是打斗情节斗转的伏笔;一次偶遇是男女主人公相恋的伏笔等等。这样不仅学生容易理解伏笔的形式和作用,也能让学生多侧面去获得知识、感受生活,整个课堂容量也增加了。
  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众所周知,语文课堂讲授法最大的弊端就是课堂气氛沉闷,让学生昏昏欲睡。例证法则不然,生动鲜活的实例则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共鸣,有些学生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参与进来,形成互动。善于使用例证法的语文老师往往会把课堂控制得收放自如,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更易于学生理解讲授内容。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现代散文《送考》(丰子恺)一文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则会将自己学生时代的考试经历或趣事与学生分享,也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考试感受。这样,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无论是“本色语文”还是“简约语文”,语文大家们探索的教学模式中讲授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讲授的目的原本就是为了让学生无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解决的问题能够得到明晰,故而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通过把所讲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记忆相互例证,就能很快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推动情节发展”这一知识点认识有些模糊,有些老师就和学生一起例举电视剧中的常见套路,学生们纷纷吐槽:“无巧不成电视剧”、“恋爱必有前妻搅”、“事业还需波折推”等等,这些情节就是为了让故事向前发展的推进剂。学生们很快就能够将这一知识点深印在脑海中,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
  四、拓展课堂教学外延
  要想用好例证法,教师需要深入生活,在熟练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把生活资源融入语文教学素材。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探究国学经典、中外名人、网络微信,将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来。
  那么,怎样恰当地运用好例证法呢?
  首先,设例要紧扣课堂教学内容、重點突出,切忌漫无边际,信口胡言。如讲述文言文中“布衣”这一词义时,可适当列举些古代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服饰,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同时了解封建社会的本质特征。如果再漫至现代时装设计那就扯远了,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了。
  其次,设例需积极而精致,切忌低级而庸俗。备课时应将重点、难点找出,在运用例证法解决问题时,应考虑周全,使所举的事例真正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如讲述借代和借喻的区别,我们可以在讲清借代的特征以后,举“红领巾”、“眼镜”等通俗而无伤大雅的例子,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再次,所举事例应生动有趣,切忌空洞枯燥。如在讲述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区别时,可以用一家人来比喻。任何一家人,夫妻双方少掉一人即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只有双方共同生活,才算完整。主谓之间就像是一对夫妻,主谓句与非主谓句也是如此。这样浅显而有趣的例子,会使学生们一下子茅塞顿开,而且印象深刻。如果只是讲述,即使再多的练习,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要弄清楚举例仅是为了参照,而非讲授主体。即切不可把所设事例当作重点,要强调知识点,避免发生混淆。如在讲授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时,有些教师设例议论文就像两个人吵架,为了自己的观点,用一切手段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一设例固然很形象,但运用时须讲情清议论文与吵架之间的区别,那就是必须是正确的观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巧用例证法,善于捕捉生活元素,寻找语文课文中的生活案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教无定法。教学过程中的例证法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如运用得当,还需与其他方法密切配合,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雪花.巧用生活实例,为语文课堂增添活力[J].知识窗,2016(01).
  [2]髙润森.例证法在德育课《哲学与人生》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0(06).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何从开始习作就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尽快地改革作文批改的现状,变“背对背”的“暗中摸索”为“面对面”的“明中探索”,开启“自我评改模式”,促进学生主动积累,主动进步。本文从自我圈改、家长参与两方面入手,探讨了“自我评改模式”,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作文批改;自我评改模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学生社团活动能够实现学生的自主设计、自主选择、自主体验和自主评价,使社团经历成为学生中学阶段自我学习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如何建立富有特色而又结合地方实际的社团建立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着重探讨了建立地理社团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社团;地理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11-1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
摘 要:为了纠正课堂中种種无效质疑的现象,笔者根据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运用问题墙贴的方法,采用创设外部环境,课前指导、课中聚焦、课后延伸的措施,激发学生内部驱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敢于提出难题的能力,使质疑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从而学会主动学习,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一学段;问题墙;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人文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陶行知的人文教育包括主体教育、生活教育、快乐教育、民主教育、个性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用陶行知人文教育思想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做到: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实施人性化评价,让学生拥有自我尊严;开展个性化活动,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  关键词:数学教学;人文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
摘 要:“艺术来源于生活”人的思想本就应该具备艺术性,教师的教学也应该源自生活。贴近生活的老师令学生感到亲切,贴近生活的教学会让学生学得明白。思想品德老师的作用便是让学生懂得生活,学会面对生活。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式;学习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39-01  0  作为学生人生初期的引路人,小学生在各方面都还不够
摘 要:根据新课改的精神,物理教学要从灌输、讲授为主的模式改成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模式,让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在课程中感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不仅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而且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体验性学习;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51-01  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
摘 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小学以“智达高远”为校训,以“人本?科技?生活”为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在科学教育实践上,学校以“大科学”教育视野,在科学教育环境建设、科学普惠教育、科学课程建设与实施、科学资源整合、科技项目(活动)等方面全力推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引领学生科学智慧人生。  关键词:大科学;教育视野;智慧人生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
摘 要:中国是一个诗词王国,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赏析诗词歌赋的过程中发现和解释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概念、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并逐步形成物理能力和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诗词鉴赏;物理现象概念;知识能力;物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13-1  中国是一个诗词王国,诗词中飘逸优美的文字展现了多彩的生活,蕴涵着深刻哲理,又渗
摘 要:郁达夫《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关于文章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家的争论,见仁见智,此处不再赘述。但笔者以为,从落寞知识分子精神归宿的角度去探析,或可为剖析郁达夫的写作意图与精神世界提供一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郁达夫;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8-009-01  0  文章用极富情感的语言来
摘 要:数学实验是数学学习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进行数学实验的时候,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勾发起相关的数学因素,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领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从更深刻的角度去把握知识本质。  关键词:数学实验;重点难点;探索规律;促进领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60-1  实验是检验数学推论的真理。同时,实验的成功性可以让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