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该咋做,为何偏偏做不到?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s2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好学上进,渴望成为更优秀的人,但烦恼也由此而来——
  困扰——
   他一次次被鼓舞、被点燃,可一次次被打击、被刁难
  小何是个好学的高二男生,他渴望成为更优秀的人,并为此付出了努力,但烦恼也由此而来。他看了一本学写作的书,痛下决心学写作,可写了两篇小作文后,再也不写了;看到别人拥有六块腹肌,他非常羡慕并买了健身卡,可坚持不到两个月,再也不去了……他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怪圈——一次次被鼓舞、被点燃,可一次次被打击、被刁难,明明付出了时间、精力乃至金钱,却一直原地踏步。
  他痛苦地问:我明明知道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好,可为什么偏偏就做不到呢?
  分析——
   1.觉得自己做不到;
   2.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
   3.对未来没有迫切的期盼;
   4.对做的事情没有坚定的信念
  年轻人血气方刚、好学上进,想做更优秀的自己是好事,但成功不是光有主观意愿就能实现的。小何不成功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1.觉得自己做不到
  人是受心理暗示的动物。狮子看到猎物,永远不会暗示自己追不上,而是靠天性不断追逐,等真追不上了才放弃。可人类呢?不少人是“习惯性否定”思想的携带者,习惯否定一切。这种人遇到问题不是积极尝试,而是习惯性地选择逃避。这种负面思维会蒙蔽人的双眼,使之无法看到全部事实,而在困难面前瑟瑟发抖,最终阻碍目标的实现。
  2.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
  有时,想干的事情太多也会造成困扰。比如你想充实自己,兴致勃勃地买了一堆书回来。第一本书,你看了几页觉得不好看,就看第二本;第二本,你依然觉得不吸引人,又看第三本……最后,一堆书一本都没看完。类似的体会还有,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事要干,想把这些事一口气干完,可贪多嚼不烂,到最后哪件事都没干好。其实,做事情,少而精就行。想干的事太多,就难以集中精力,三心二意的结果是哪件事都没干好。
  3.对未来没有迫切的期盼
  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期盼,但不是每个人对未来都有迫切的期盼。你想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只是这个厉害做不做得到,目前对你的影响不大,于是你不断拖延,认为目标晚点实现也没关系,结果目标就再也实现不了了。你不知道在你偷懒的时候,别人已经看了很多书、做了很多事,每天都在进步。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怎么利用好时间,让时间变得更有价值,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
  4.对做的事情没有坚定的信念
  听说练习1万个小时就能成为某领域的专家,你想成为专家,于是开始了练习。可练了不到100个小时,就觉得没有效果放弃了。当你对要做的事没有坚定的信念时,大脑随之就会找出种种借口,如天气不好等,配合你内心的想法,让你很难坚持下来。难道你真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真不知道努力奋斗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吗?不,你知道,但又觉得目前的状况也能接受,于是得过且过。大脑的神奇之处在于,你给予它什么信念,它反馈你什么行为。你对要做的事没有坚定的信念,潜意识就会对其产生怀疑,继而主导你采取敷衍态度。只有当你发自内心地觉得非做成此事不可,方有可能达成目标。
  支招——
   1.用积极取代消极;
   2.精简目标;
   3.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
   4.坚定信念,全力以赴
  那么,小何應该怎么做才能像他希望的那样有所进步呢?
  1.用积极取代消极
  抱怨永远不会让事情变好,否定永远不能解决问题。要想成功,必须把消极态度转换成积极态度。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在抱怨时,立刻打住,从负面情绪里走出来,然后积极思考怎样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自怨自艾:我怎么这么倒霉?
  我们不是长大了就自然成熟了,而是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成熟的。另外,不要这么快给一件事定性,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的尝试。追逐目标时,要像狮子看到猎物那样穷追不舍,真追不上了再放弃。
  2.精简目标
  目标太大,无法入手;目标太多,无从下手。做事情,最好精简目标,并为它留出时间。比如你希望一个月看10本书、每周健身3次、定期参加社区活动,结合实际情况,这三个目标很难都达到。如果勉强坚持,这三个目标很快都会被放弃。所以,不如把目标精简成一个月看5本书,每周健身2次,每月参加1次社区活动,或者以重要性来取舍事项,“以少胜多”,把定下的目标完成。
  化繁为简,能让我们更好地坚持。如一个月看5本书,最好能进一步量化,一天看多少页,什么时候看,几天看完。如果你定下每天看10页书的目标,但不安排看书的时间,那你看书这事大概率会拖延。但如果你定下每天看10页书的目标,并安排晚上9点看,这样看书这件事的完成率就很高了。
  概括来说,就是把一个较大的目标变成可以具体衡量的行为,并为其分配时间。因为你一旦没有为其分配时间,就很可能会上午推下午,下午推晚上,到了晚上又推到第二天。这意味着什么,我你都知道。
  3.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
  玩过“填字游戏”的人都知道,当你想不起来这一行该填什么字的时候,一般会把其他会的先填上,然后根据填上的字词再想想,而不是立即放弃。因为在试的过程中,往往你就想起正确答案了。这就是一个调整思路的过程。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别急着怀疑,更别急着放弃,调整一下思路,尝试一下其他办法,说不定就能解决问题。
  单纯思考而不去行动,会患上空想拖延症;单纯行动而不去思考,难免会鲁莽冲动。最好的做法是边思考边行动,并在思考、行动中不断检验和调整方法。比如,你把读书时间安排在晚上,但效果不好,会被家人打扰,那么调整一下,把读书时间安排在早餐前,这样就无人打扰了,学习效果很不错。
  4.坚定信念,全力以赴
  想象实现目标后的美好情景,会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二战时,集中营里的犹太人被救了出来。被问到为什么他们能顽强地坚持下来时,他们回答:“因为我们坚信自己能获救!”看,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实现目标后,一定有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你。想象一下,这或许就是你信念的源泉——找到它,拥抱它,你就能得到它。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困扰:孩子由着性子来  家庭教育方面的心理咨询,最好是亲子共同来访,但此刻我不得不接待了单独来访的王女士。原因很简单,她女儿认为自己没问题,不愿意来。  王女士愁苦万状地说:“我女儿学习认真努力,成绩很好。她小时候挺乖的,可自从上初二后就开始不听话了,特别是进入初三后,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她的问题越发严重了。最让人头疼的是,她动不动就烦,只要有点不顺心就朝我大发脾气。孩子的姥姥看不下去,说,你妈不容
女儿坚持“错不在我”拒绝道歉  我女儿小美和同学小玲是闺蜜,从上小学开始俩人就天天黏在一起。但到了高二,她们的关系日渐紧张。女儿跟我吐槽:“以前吵架,两小时内小玲肯定会哄我。可现在,她跟她同桌关系越来越好。”最初,女儿觉得小玲不理她只是暂时的,肯定会在不久之后主动投降。没想到,小玲总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晒她和同桌的照片,小美失落地问我:“她真的不再跟我做闺蜜了?”尽管如此,她仍寄希望于小玲像过去一样
在日本,孩子进入小学,男生背的是黑色书包,女生背的是红色书包。  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日本学校“性别教育”的开始。福冈市美和台小学一位教师纠正道,这是对男孩开展刚性教育、对女孩进行柔性教育的开端。  这位老师说,让男孩子从小像男子汉,是日本小学教育的内容之一。过去,这种教育大多在体育课上体现,后来,道德课也注重培养这方面素养,提倡男孩子不仅要身强体壮,还要讲礼仪、有责任感。  比如,教导男孩对女孩不
适当、合法地延展司法对行政的审查广度和深度,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也不致颠覆和冲击现有的制度框架。    [案例]    镇政府状告县、市政府  2005年4月,家住郸城县城关镇的原县人大副主任张显荣向郸城县国土资源局提出土地确权申请,认为城关镇政府招待所的土地使用权属于自己而不是镇政府。后历经数月调查、取证,并经召开听证会,县政府下发了一份《郸政土(2005)75号》文件,即《关于张显荣与城关镇
事件:名校硕士宅家啃老  前段时间,很多家长都被一则新闻刷了三观。  48岁的大卫,上海人,从小就是学霸,同济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在加拿大名校滑铁卢大学拿到工程硕士学位,成为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6年前,他回国,却一直不肯工作,天天窝在家里玩游戏,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他母亲丁阿婆已经82岁,有尿毒症,每周需要坐三次公交车去医院透析。  丁阿婆每月退休金3500元,光医疗费就要花2000多元,
问:我的经济条件不好,对女儿却做到了富养,吃的穿的,样样紧着她。但即便如此,她仍然不满意。特别是上初中后,她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总嫌我给她买的东西拿不出手,这让我暗暗担心。您说,我会不会养了一个“白眼狼”?  答: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穷人的孩子里,有懂事的,也有很多不懂事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区别呢?看到下面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  某高中生沉迷网络,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一日他
多数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一所好大学,让他在里面待几年,出来就是人才了。成为人才就这么简单吗?曾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担任过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先生告诉你——  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可后来成为世界级数学大师。而师从他的学生不下百人,其中获得世界公认的杰出数学家,不过五六人  笔者: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近60年,与大学生打交道半辈子。据您观察,最后能成为人才的年轻人比别人强在哪里,是高学历、
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尊非常重要,而孩子自尊心的培养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4种不当言行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相处时应当避免。  1.怒吼以及打孩子  生活中,一些父母总是试图通过大发脾气让孩子就范。尽管吼叫或打罵让孩子停止了不当行为,但这只是暂时的。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懂得如何与父母进行良好沟通,遇到难题时,更会显得自卑与无助。  2.揪着孩子过去的错误不
2019年题目   第一组:门窗,万一,后悔,灭火器,糊弄,警觉,所谓,害人害己   第二组:分类,共享,蓝天,救世主,能源,后代,约束,同舟共济   第三组:智慧,脚步,默默,母亲节,憧憬,奉献,视频,如数家珍   要求: 任选一组,写一篇300字以内的作文,题目自拟,内容不限,必须用上所选8个词语,词语先后次序可以打乱。欢迎老师、家长指导孩子写作、投稿。   来稿来信请注明“联词作文”字样。电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4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关于父母包办代替的调查。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父母占57.6%,已婚未育的占23.9%,未婚未育的占18.2%。00后占1.6%,90后占23.8%,80后占52.0%,70后占15.2%,60后占6.3%。  调查中,81.5%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包办孩子个人事务的父母多,其中18.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多,认为不太多和不多的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