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策略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从事幼教工作数十年,出于对教学工作的认识、体会、总结和升华,从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目标与内容和指导策略等方面深刻阐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对于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策略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教育既包括自然与人类世界的知识及发现该知识的技巧,还包括认知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是一种思考,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一种正确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
  一、 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
  (一) 释放幼儿内在的探究力量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应立足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关注自然和社会,帮助幼儿理解自然现象,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 拓展幼儿探究空间
  带领幼儿走进科学的殿堂,感受科学知识的神奇,体验科学创造的快乐。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科学教育要体现趣味性、启蒙性和融合性。提供幼儿一些浅显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满足幼儿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能使幼儿对科学现象感兴趣,敢于探索,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
  二、 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 明确科学教育对象
  1.选择适合幼儿兴趣的教育主题。
  教育的对象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要反映幼儿周围生活的现象,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遇物而思,遇思而诲。在选择科学活动的主题时,要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新奇的,但又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切忌教育主题脱离幼儿的年龄特点。
  2.选择幼儿能理解的科学经验。
  幼儿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因而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其主题必须是最基本的,有多种探索可能的。如:“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怎样让物体转起来”等。
  3.选择适宜幼儿群体探究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我们要选择适合教师组织开展,绝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且适宜集体或小组幼儿共同探索的,有经验共享价值的活动。对于那些内容虽然很有价值,但不适宜集体探究的,则可以建议家长在家进行。
  (二) 明确科学教育实质
  科学教育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学前教育大纲对幼儿发展的总要求,又要兼顾幼儿兴趣爱好;既要考虑幼儿相关经验的调动,又要能够发展幼儿认识与思维水平,提升幼儿的能力;既要考虑幼儿智能技能发展,又要兼顾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培养幼儿科学兴趣、科学探索欲望、科学操作能力为出发点。
  1.教育活动具体明确能体现学习后达到的效果。
  指向一次预成性活动的目标要能够体现学习后达到的效果,能够通过幼儿的外在行为表现对目标达成度加以测量。
  2.根据教育内容特点有所侧重。
  科学教育是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愿望,每一次的科学教育目标要结合具体内容而有不同能力发展的侧重点。如:“常青树与落叶树的不同”侧重点在于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而“辨别生熟鸡蛋”则在于操作探索的培养,培养幼儿日常生活中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指导策略
  (一) 不同环节的指导重点
  1.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探索动机。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首先要引起幼儿探索动机。可以以任务形式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幼儿操作玩具或游戏材料,在操作过程中引出任务。
  2.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探索。
  帮助幼儿提出假设。活动的任务确定以后,教师应带领幼儿设想自己的假设,共同讨论、交流探索计划,通过别人的计划完善自己的计划,听取别人的意见,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时机,提出发散性问题与聚合性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
  (二) 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1.提供直接经验引发探索兴趣。
  幼儿天生好奇,爱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因此,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直接经验,满足其好奇心,亲身去体验、挖掘答案。
  2.善用随机经验形成探索助力。
  科学是幼儿每日经验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的,也是最不容易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容易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
  3.制作游戏玩具满足探索需要。
  幼儿科学经验的获得,有赖于物质材料的提供。幼儿对操作物质材料的兴趣,若引导得当,就能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
  总之,幼儿园中的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幼儿为中心开展活动,要求为幼儿提供可變化的情形以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幼儿科学教育没有也不可能直接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但从长远的眼光看,它所奠定的是未来一代人科技素质的基础,从这个摇篮中,将诞生迎接未来科技革命时代的新一代科学家和技术人才,更将孕育出能够适应未来科技社会需要和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公民!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本课题研究就兰州城市学院舞龙舞狮运动进行研究探析,目的在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社体专业学生专业课技能的培养,改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校舞龙舞狮运动提出可行性建议,加快兰州城市学院舞龙舞狮运动进程发展,在高校中引入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广泛的群众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舞龙舞狮运动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校体育在传承和创造人类文明中
注意和记忆障碍是创伤性脑损伤后最普遍存在的认知障碍,也是脑损伤后最明显的后遗症和临床表现。长久的注意功能障碍可能在伤后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研究
摘 要:本文旨在阐述幼儿音乐游戏教学方法,介绍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有效示范、倾听与表现、动作创编创新等幼儿音乐游戏策略,从而让幼儿在音乐教学中能达到身心愉悦,放飞自我,真正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目的与质量,实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大胆表现自我与无限的创造力。  关键词:音乐游戏;学习兴趣;教师有效示范;倾听;表现;创造  一、 概述  为了提高幼儿的艺术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在艺
摘 要:《美妙时刻即将来临》出自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整部歌剧共有4幕,是莫扎特(1756~1791)最有代表性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这部作品影响深远,驰名世界,我们对这部作品略作探析。  关键词:作品结构;宣叙词;演唱技巧;情感;性格;气息  一、 《美妙时刻即将来临》作品结构  (一) 组成部分  《美妙时刻即将来临》分为宣叙调和咏叹调两部分。宣叙调演唱时字与字之间的母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N端前体肽(Nt-proBNP1-76)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及酶联免疫法(ELISA)方法分别测定46例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