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冠状静脉脾静脉壁NOS2、VEGF表达与出血的关系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20063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门静脉高压症病人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及不同出血史病人门静脉系统血管壁NOS2、VEGF的表达.方法 43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依照出血病史分为两组,A 组(无上消化道出血史或1次出血史)26例,B组(>1次出血史)17例行门静脉系统超声血流检查,术中测压,取冠状静脉脾静脉血管壁免疫组化NOS2、VEGF染色(S-P法).结果门静脉主干内径(PVD)(14.56±1.69)mm,最大血流速度(PVMAX)(19.47±5.35) cm/s,血流量(PVBF)(840.66±211.81)L/min,门静脉压(PVP)(33.2±7.07) cmH2O.A、B两组病人门静脉最大血流速度及门静脉压(PVP)无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门静脉直径及门静脉血流量显著高于B组.43例中28例(65.1%)有冠状静脉逆流(离肝血流).脾静脉血流量(422.5±139.4)L/min,脾静脉平均血流量与门静脉平均血流量之比为0.503,B组病人脾静脉血流量低于A组.脾静脉NOS2阳性率A组为30.8%,B组为52.9%.冠状静脉VEGF阳性率A组为38.5%,B组为58.8%.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的NOS2和VEGF均有高表达.结论门静脉系统高血流动力学是引起出血的基本条件,初期高血流动力学是机体代偿机制;多次出血史病人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脾静脉主动充血在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结构改变是影响出血的重要抑或直接因素;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NOS2高表达在维持高血流动力学中起重要作用;门静脉系统血管内皮VEGF高表达与血管结构改变紧密关联,并因此影响出血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卵巢癌细胞对拓扑替康(TPT)的耐药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卵巢癌TPT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的胞内罗丹明(Rh123)荧光强度,RT-PCR法检测各膜转运蛋白(P-gp、MRP、BCRP)的基因表达。将包含BCRP mRNA翻译起始位点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片段转染进耐药细胞,分别检测耐药细胞经体外转染后,BCRP的基因表达及胞内Rh123荧光强度的改变。结果 耐药株的胞内Rh1
目的 探讨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观察3例因职业接触三氯乙烯致皮肤及肝、肾严重损伤患者的病情,采用激素、抗生素及加强皮肤黏膜护理等综合治疗.结果接触三氯乙烯可引起药疹样皮炎,伴有发热、肝、肾等脏器损害.经积极治疗2例痊愈,1例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结论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无剂量-效应关系.激素治疗效果明显,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很关键。
目的 观察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在改良的佐剂诱导性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情况,从蛋白水平揭示DDR2在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表达规律.方法改良佐剂型大鼠RA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DDR2在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抗Ⅱ型胶原(CⅡ)抗体水平.结果①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更好更迅速地建立在临床表现
目的 获得人源中和性抗戊型肝炎病毒(HEV)单克隆基因工程抗体. 方法采用五轮筛选法(逐轮降低抗原包被量,严格洗脱条件),以固相化的4种含中和抗原表位的HEV 代表株ORF2重组混合抗原淘筛本室构建的HEV 患者外周血源的噬菌体抗体库.获得有特异结合活性的噬菌体抗体,酶切鉴定抗体基因插入.切去噬菌粒上衣壳蛋白gⅢ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抗HEV抗体Fab段,ELISA、W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