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科技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高中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性,既是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巩固,又是对大学数学学习的预热。但是传统意义的高中数学教学却存在一定的误区,单纯地强调定义的解释和公式的推理,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实践意义,导致数学学习理论与实际的脱轨。另外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严重制约了高中数学的健康发展,因而要想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就必须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并试着用新的教学方法为数学教育服务,这也是本文我们所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目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075-011 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些都是由其这一阶段的特殊性决定的。我们对高中数学特殊性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起:
(1)高中生的特殊心理。高中是人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迷茫中,这致使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对数学的记忆比较机械和表面。他们大多只是记住了某一数学概念,却不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些数学理解的片面和表面化,使得他们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2)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教材不同于中小学数学教材:首先,它的起点较高,难度也比学生以往接触到的数学学习要大;其次,它涵盖的知识面广、容量较大,高中数学知识既有对初中某些知识的总结,又有对大学高数的笼统的介绍;再次,高中数学教材的概念较多,而且相对比较抽象。(3)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不容乐观,多数学生学习方法比较传统,且自觉性差,往往需要老师的督促才能投入学习。这些使得他们学习积极性差,而且在数学学习中易进入重公式、机械地重复概念等误区。这类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形成课堂上听得懂,例题的解题步骤也能看得懂,但一遇到考试就“原形毕露”,这就是不重视对概念和公式推导的结果。
2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影响。它对代数、几何和概率统计等知识的灌输是学生其他工科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运算、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1)高中数学要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高中生的运算能力,主要是让他们可以在数学问题中寻找条件和数据,然后根据一定的公式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运算,并尽量用最简便的方法实现运算。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计算量更是大得惊人。而通过大量的计算练习,学生的运算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2)高中数学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可以对某些数学问题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继而可以概括总结出一定的解题思路和规律。并且可以举一反三,对具有相同属性的数学问题进行轻而易举地解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可以总结出自己的思想方法,辩证地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3)高中数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一项能力,无论在哪一学科的学习中都非常重要。高中数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优势在于其几何教学上。几何学习和代数学习不同,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分析图像的能力,可以由一些实物的形状延伸想象到几何图形的变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他们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并区分出基本图形,通过连线、做垂直线等手段,分析这些图像中包含的元素和基本几何关系。当然,空间想象并不是指学生可以凭空无根据地揣测和妄想,而是指他们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想象。(4)高中数学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并不是纯粹地培养学生的解题答题能力,还要注意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对路程、空间大小等的计算都牵涉到数学知识。高中数学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并表达问题,最终解决问题。(5)高中数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高中数学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遇到问题和挫折的求胜心以及严谨地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永不止步的精神。它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反复求证能力,以取得最佳的解决途径为目的。
3 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1)从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开始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注意在开始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对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行改正,对学生进行心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指导。
一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跟以往数学知识有串联但是难度上却有很大的提升,而且高中数学章节内容较多。让学生在每节课前养成预习的习惯可以使他们对所要学习的章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方便他们在预习中就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预习过后,学生在课堂上就避免了接受教师讲解的盲目性,他们会着重听自己无法理解的那部分内容,这就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二是培养学生做课后练习的习惯。课后练习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学生在课堂上听讲结束后及时地做课后练习,可以巩固他们的课堂学习成果。三是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有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以及一些公式的运用往往是“前用后忘,边学边丢”,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加深这些数学知识在他们头脑中的印象。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常出错题型的方法定期对这些错题进行考察,让学生在反复解答中加深印象。
(2)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高中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盲目地“高、大、空”,不能为了追求升学率而不顾学生自身的发展。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差异性。对能力较高和能力较差学生的教学要体现出差别化,即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并最终改善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
(3)高中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高中阶段是学生其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他们的数学教学要打破过去只靠教师填鸭式讲解的传统模式。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发挥学生通过集体或者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优势,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
4 结语
高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明确其教学目的,并要敢于创新,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钊.浅议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J].数学教育论坛,2007(11):112.
[2] 李宏.论高中数学教育与数学学习[J].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01-103.
[3] 联系生活学数学[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8).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目的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8(c)-0075-011 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些都是由其这一阶段的特殊性决定的。我们对高中数学特殊性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起:
(1)高中生的特殊心理。高中是人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迷茫中,这致使很多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对数学的记忆比较机械和表面。他们大多只是记住了某一数学概念,却不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些数学理解的片面和表面化,使得他们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2)高中数学教材。高中数学教材不同于中小学数学教材:首先,它的起点较高,难度也比学生以往接触到的数学学习要大;其次,它涵盖的知识面广、容量较大,高中数学知识既有对初中某些知识的总结,又有对大学高数的笼统的介绍;再次,高中数学教材的概念较多,而且相对比较抽象。(3)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不容乐观,多数学生学习方法比较传统,且自觉性差,往往需要老师的督促才能投入学习。这些使得他们学习积极性差,而且在数学学习中易进入重公式、机械地重复概念等误区。这类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形成课堂上听得懂,例题的解题步骤也能看得懂,但一遇到考试就“原形毕露”,这就是不重视对概念和公式推导的结果。
2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高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对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影响。它对代数、几何和概率统计等知识的灌输是学生其他工科学习的重要工具,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运算、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1)高中数学要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高中生的运算能力,主要是让他们可以在数学问题中寻找条件和数据,然后根据一定的公式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运算,并尽量用最简便的方法实现运算。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计算量更是大得惊人。而通过大量的计算练习,学生的运算能力会有显著的提高。(2)高中数学要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可以对某些数学问题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继而可以概括总结出一定的解题思路和规律。并且可以举一反三,对具有相同属性的数学问题进行轻而易举地解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可以总结出自己的思想方法,辩证地思考并解决数学问题。(3)高中数学要注意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和具备的一项能力,无论在哪一学科的学习中都非常重要。高中数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优势在于其几何教学上。几何学习和代数学习不同,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分析图像的能力,可以由一些实物的形状延伸想象到几何图形的变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他们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并区分出基本图形,通过连线、做垂直线等手段,分析这些图像中包含的元素和基本几何关系。当然,空间想象并不是指学生可以凭空无根据地揣测和妄想,而是指他们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地想象。(4)高中数学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并不是纯粹地培养学生的解题答题能力,还要注意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对路程、空间大小等的计算都牵涉到数学知识。高中数学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并表达问题,最终解决问题。(5)高中数学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高中数学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遇到问题和挫折的求胜心以及严谨地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永不止步的精神。它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反复求证能力,以取得最佳的解决途径为目的。
3 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1)从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开始阶段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要注意在开始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对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行改正,对学生进行心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指导。
一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跟以往数学知识有串联但是难度上却有很大的提升,而且高中数学章节内容较多。让学生在每节课前养成预习的习惯可以使他们对所要学习的章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方便他们在预习中就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预习过后,学生在课堂上就避免了接受教师讲解的盲目性,他们会着重听自己无法理解的那部分内容,这就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二是培养学生做课后练习的习惯。课后练习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学生在课堂上听讲结束后及时地做课后练习,可以巩固他们的课堂学习成果。三是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有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以及一些公式的运用往往是“前用后忘,边学边丢”,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加深这些数学知识在他们头脑中的印象。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常出错题型的方法定期对这些错题进行考察,让学生在反复解答中加深印象。
(2)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高中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盲目地“高、大、空”,不能为了追求升学率而不顾学生自身的发展。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学生的差异性。对能力较高和能力较差学生的教学要体现出差别化,即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并最终改善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
(3)高中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高中阶段是学生其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他们的数学教学要打破过去只靠教师填鸭式讲解的传统模式。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发挥学生通过集体或者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优势,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来。
4 结语
高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明确其教学目的,并要敢于创新,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钊.浅议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J].数学教育论坛,2007(11):112.
[2] 李宏.论高中数学教育与数学学习[J].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01-103.
[3] 联系生活学数学[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