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重头戏、主阵地。新课改实施以来,合水县三里店小学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两大原点,经过深入反复的探索、试验,构建了“预习检测,以学定教;激情导入,揭题明标;导学展示,艺术精讲;激活练习,达标测评;总结升华,推荐作业”为基本环节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习基础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都围绕学习的目标展开。既保证课堂导学的紧张有序,又彰显出开放性课堂的生动活泼。
  环节一:预习检测,以学定教
  这一环节的主旨是对上一课布置预习的检验测试,验证学生对教师预先布置的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主要完成两项任务:第一项是掌握学生已有的旧知识与要新学的知识建立联系情况,为顺利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第二项是了解掌握学生第一次自学教材情况,为以学定教调整课堂教学预案做准备。这个环节绝对不是过去教学环节中复习提问的简单重复,而是针对将要进行的新知识学习所进行的第一次学生自学。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或提纲时要下功夫精心设计,既要考虑布置新旧知识联系的问题,又要布置学生第一次自学教材内容的问题,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尽量布置学生通过自学教材能弄明白的问题,如果检测时发现学生有没弄明白的地方,那很有可能就是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这也正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共同突破的地方。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学;要依靠学生的自学,通过自学探究获取新知识。
  环节二:激情导入,揭题明标
  一堂语文课要想取得成功,导入是很关键的一步。教师在导入时就要引爆学生的“兴奋点”,有针对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使他们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教师精心营造的特定学习情境。例如《桥》一文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与场景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很难被文中老汉的形象、精神所打动,特别是对文章以《桥》為题的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情味、思想内涵却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接受。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导课时我通过播放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山洪倾泻的音像,再现语言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后,根据第一环节预习检测情况整理归纳出学习目标,使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环节三:导学展示,艺术精讲
  这一环节是“五环节”课堂教学的中心,主要采取学生自学展示,教师点拨引导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导学展示”是指在提出自学合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突出师生“五动十说”,“五动”即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动眼观察思考、动口表达议论、动耳感受体验、动脑思考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凸显学生主体,激活学生思维;“十说”即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体会说、表态说、争论说、纠正说、补充说、抢着说、质疑说、修改说、探讨说、评价说,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呆板封闭状态,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灵活的、生动的学习情境,使课堂教学从教材、知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艺术精讲”是指教师在做到“三讲三不讲”(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知识,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学生不预习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没讲之前不讲)的基础上,在课堂上积极利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境,进行关键性的精讲,对于难点知识进行重点点拨启发,创造特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四:激活练习,达标测评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活泼多样,促使学生运用规律和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巩固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课堂达标检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反馈,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课堂达标检测的作用不仅在于检测,它还可以起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课改以后,有些教师渐渐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不再需要将语言文字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语文教学中重“人文性”轻“工具性”。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只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辅助手段,潜藏于语文文本中。紧扣当堂的语文基础知识点进行检测,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环节五:总结升华,推荐作业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深化知识网络和体系,加深学生记忆和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例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后,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既对课文内容的情感进行了凝聚和提升,又落实了语言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2).
  [2]全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调皮”幼儿是指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通过对一个典型的“调皮幼儿”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教育调皮幼儿的措施。  关键词:调皮;幼儿;教育;措施  一、案例  我从中班开始接手小贤所在的班级,通过向他的小班老师询问知道,他是个出了名的“小调皮”。老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
诗歌是中学语文课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诗歌的赏析能力也是语文素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现阶段的诗歌学习,我们往往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这样的方式针对性很强,但使学生就诗而学诗,所学知识支离破碎,难以形成能力。所谓的赏析更多是为了固定的问题,少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习的自发性,缺少了自己宏观把握和微观处理的主导性。这就像要求他们捕鱼,面对浩瀚诗海,离了老师,他们就茫然无措了。  所以“授之以鱼,
【活动目标】  1.认识“网”,基本了解“网”的外形特征和常见用途。  2.欣賞中国汉字“网”,培养幼儿喜爱中国汉字。  3.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活动对象】  五六岁幼儿。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仓颉造字故事》的学习,对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有初步的了解。  2.经验准备:用苍蝇拍和用小纸扇打苍蝇比赛。  3.鱼缸一个、鱼若干条、捕鸟捕鱼网兜、鱼网各一个。网状物品图片
摘 要:教学做合一思想来源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他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就将“做”放到教学的中心环节,而在其中突出“做”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又不否认教和学的作用,提倡将知与行统一,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进而强调“教学做合一”。这一思想对于打造小学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充满着思想、充满着人文精神、充满着智慧的而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幼儿园传统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当前,教师随意跳槽、流动性大是管理者极其头疼的问题。教师经常性的流动必然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整体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到教育教学。特别是贫困渔区的幼儿园该如何留住优秀教师,稳住教师队伍值得深思。  关键词:教师管理;情感;和谐  幼儿教育是人才教育的启蒙阶段,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主体,要想把一个幼儿园管理好,首先要管理好教
摘 要:“学本”课堂建设依据“有效教学”理论提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角色要实现根本性转变。反观当前教师对自身的角色认识,一是教师缺少转变角色的主动性,二是教师不明确角色转变的目标。旨在探索教师在“学本”课堂建设过程中应该塑造何种教师角色观。  关键词:“学本”课堂;教师;有效教学;角色观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具备以下四种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组织与对话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
2014年7月至12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网络培训,观看了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闫寒冰教授、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学科教研员王勇等十多位专家的授课视频,每位专家精彩的论述、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尽显大家风范。他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丰富的知识内涵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科学理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拨开了我平时教学中的迷雾,使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引发了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日益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而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质疑与提问与其思辨能力存在着直接关系。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文本质疑能力与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文本质疑能力;提问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及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由于语文阅读文本的内容涵盖
摘 要:教育是进行知识传播、应用以及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并且也是产生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由实践结果得出:如果在音乐教学当中合理应用创新思维,其作用将会比其他学科更加明显,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进行演唱歌曲、演奏以及欣赏名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发挥想象思维,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思维;探讨  小学是对儿童创新思维进行引导的关键
摘 要:农村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文学认识不足,认知能力不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阅读能力不足。以阅读为切入点,对小说和诗歌阅读教学的要点进行了讨论,旨在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文学素养培养的意识。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都是儿童文学,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是现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