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来源 :当代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899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的巴渝大地,江水渐丰,层峦叠翠,到处都是生机盎然的景象。2019年6月2—4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在重庆联合举办“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柬埔寨副首相贺南洪,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坦桑尼亚前总统米增戈·平达等国内外约150位政党政要、智库学者、工商界人士出席会议。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开启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征程。本次会议以“共创陆海联动发展新未来”为主题,旨在落实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凝聚共识,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会议包括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分论坛、中外企业家对接会、闭幕式等环节。与会中外方代表围绕“共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陆海联动发展中的产业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陆海联动发展中的民心相通:增进人民友好”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交流。会议期间,6家国外智库加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重庆国际交往智库宣布成立,与会各国企业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接,会议还在凝聚各方共识基础上发布了“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重庆倡议》。
  “一带一路”前景光明
  陆海联动空间巨大
  近6年来,“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为全球化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得到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与会各方高度赞誉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高峰论坛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高度评价近6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瞩目成绩,高度肯定“一带一路”对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作用,普遍认为在逆全球化浪潮来袭背景下,加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敏尔表示,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包含着陆与海的有机联系、内在统一,也彰显了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审视当下,陆海统筹、联动发展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形成高度共识和战略合力。放眼未来,推动“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空间无限广阔、前景无比光明。宋涛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推动陆海联动可以为“一带一路”开放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一带一路”文明交流架设新桥梁,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创造新机遇。希望各方共做陆海联动发展理念的倡导者、互联互通网络的建设者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守护者,用合作超越对抗,共赢超越独占,努力营造设施联通、发展联动、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贺南洪提出,陆海联动可以实现陆上交通与海上交通的优势互补,促进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表示,陆海新通道有机连接“一带”和“一路”,将加强六大经济走廊间的联动,必将成为“一带一路”这幅工笔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老挝人民革命党中联部副部长宋蓬·西扎伦强调,“一带一路”不仅助力老挝从“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还有效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签订为两党两国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提出,我们应利用“一带一路”带来的开放势头,建设更加多元的世界。西班牙愿发挥文化语言优势,在推动亚洲、欧洲、拉美互联互通上發挥桥梁作用。
  修路架桥符合潮流
  开放包容才是正途
  在逆全球化、保护主义浪潮甚嚣尘上,开放型世界经济和自由贸易体制遭受冲击背景下,建设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世界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与会外宾纷纷表示,中国不仅是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实践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为引领全球化健康发展开出了一剂“中国良方”。
  宋涛强调,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的冲击,面对人类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各方唯有坚持多边主义、坚持自由贸易,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的呼声,找准世界发展失衡这一矛盾,抓住全球互联互通这一路径,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这一原则,积极推动构建双边、多边相互助力的合作格局。通过推动陆海联动发展,可以更好发挥陆路交通和海路交通的比较优势,引领各国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各国开放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贺南洪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深刻复杂变化,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互联互通,各国应坚持多边主义和推动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坚持共建“一带一路”,构建更加紧密的共同体。达尼洛·图尔克也提出相似观点,他表示,实现互联互通和互利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包容性人类社会非常必要,而“一带一路”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充分肯定“一带一路”在推动整个世界更好联通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违背全球化浪潮,修路架桥远比修墙更有助于各国实现发展。塞尔维亚前进党副主席马尔科·久里奇在发言中谴责了美国加征关税、单边制裁等行径,强调其行为直接违反了国际法、自由贸易原则及公平竞争原则,呼吁各国尊重国际法和国际规则,追求合作与和平,积极支持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建设和谐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而奋斗。
  “软”“硬”联通同等重要
  双向发力共促可持续发展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这是中国基于自身发展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与会嘉宾对此深表赞许,普遍认为应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全面地加强各领域互联互通,许多代表结合自身研究和所从事的工作,提出了一些较为具体的工作建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米增戈·平达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至关重要。非洲有16个“陆锁国”,互联互通水平远落后于美洲、亚洲和欧洲,亟待提高。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非盟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与“一带一路”对接,让非洲内部及非洲与世界更好地连接起来,互通有无。全球化智库主席王辉耀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通过修建铁路、公路、港口、油气管道、网络等设施,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政府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次长刘燕玲认为,我们既要修建实实在在的路,也要努力推动实现金融、科技、数据、信息技术、电子信息、管理程序等领域互联互通。泰国暹罗智库主席洪风对此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表示,“一带一路”既注重提升修路架桥等“硬联通”水平,同时也注重推动通道经济、临港经济发展,因此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各方既要推动修建“有形的合作之路”,也要注重畅通“无形的合作之路”,通过推动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知识、技术转移,提高各国劳动力素质,消除认知、标准、技术等方面的对接障碍,提升“软联通”水平。招商局集团董事、党委副书记胡建华建议,各国应以陆海联动发展为契机,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在沿线国家优化重组,建立国际产能合作平台,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和合作体系。国观智库总裁任力波则提出,应依托港口推动海洋经济和蓝色产业发展,推动临港产业体系向综合性现代化港口服务体系升级,并通过产业集群,加强贸易和产业的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马来西亚人民公正党青年团总财政、吉打州行政议员黄思敏向各方倡议,实现陆海联动发展,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统筹规划政策制定、资金筹措、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
  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以路为媒筑牢友谊之基
  增進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基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增进民心相通和人民友好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尤为重要,只有实现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信任和友谊,处于不同文化、国情、制度、发展阶段国家的人民才能凝聚共识,携手做大互利共赢蛋糕。多位嘉宾围绕此议题积极建言献策,倡导汇聚国家、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力量,切实增进民心相通。
  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外委会欧美局副局长兼参议院主席顾问柴索迪基于东南亚与中国毗邻、地区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等情况建议,各国可合作打造一揽子旅游项目,将柬、中、老、泰、马等国的景点串联起来,以人员交流带动民心相通。葡萄牙新丝路协进会副主席门迪亚建议,各国政府不仅应注重教育、旅游等领域合作,还应加强舆论引导,引导各国民众欣赏不同文明之美、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理解和包容,全方位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各国需减少人为设置的障碍,畅通相互了解和增进信任的途径。越南中央民运部中部西原地区常务办公室主任黎光全关注中国在脱贫减贫领域的巨大成就,并表示向中国学习相关经验和做法是包括越南在内众多国家的共同愿望,希望通过在该领域合作,增进人民友好,实现民心相通。太平洋事务理事会主席易立亚表示,中国援助注重“授人以渔”,赢得了太平洋岛国民众的欢迎。期待未来通过不断深化产能合作,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等,让太平洋岛国逐步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红豆集团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戴月娥表示,企业经营过程中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尊重当地风俗和法规,尽可能多地为东道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出贡献。企业可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开展民生项目,与专业社会组织合作造福当地民众。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则向与会人士倡议,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框架下的各类专题研讨活动,不断增进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和理解,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同时应推动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对话交流,推动跨国文化和教育合作项目,推动全球旅游业发展,让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持续开展下去。
  (作者单位:当代世界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甘冲)
其他文献
那天是和影视公司的人一起吃饭,他们正在做根据《化城》改编的电视剧。席间,坐在我旁边的制片人低声问我,“计老师,酱紫的生活原型是谁?”    我一愣,随即就笑了,说没有原型的,纯属虚构。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女同学发微信,强迫我追认她就是酱紫本尊。我铁面无私地回复——不要自作多情了,大姐!  她回我瘪嘴摇头的表情,我赌咒发誓,写小说时脑子里没有一瞬间想到过她,同时好奇地问:女主的哪部分黑历史跟你相
经常看到有人说,今天的小说产量太高了,因此同质化写作的现象很严重,小说家不能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剖析,只是絮絮叨叨地叙述,说一些婆婆妈妈的故事,云云。  那么,小说家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小说是不是应该承担起思考人类生存和世界前途的重任?并且在这种思考中,找到病因,发现希望,建立信心?  其實,我一直觉得,小说,乃至所有的艺术,客观上都在努力要看清世象后面的世道人心。世界之大,大不过人的内心;世
马丽华穿着灰色外套,精神矍铄,卷发随意用发箍盘在头上。秋末冬初,北京怀柔新新小镇住处,她正忙着修订书稿。在西藏工作过27年的马丽华,曾在诗集《我的太阳》中,写过这样的句子:“听说在小小的地球之上,有一片大大的高原,是谁招呼了一声:人往高处走!这一群人,就这么来了。”  她进藏时的1976年,正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第四年——恰逢西藏科学大发现、大丰收的一年。彼时刚从山东临沂师院中文系(
去年底,在《小说选刊》召开的一次会上,我遇到了刘震云。我向他约稿,他慨然应允。出乎我意料的是,一个星期后,他便把誊写得一丝不苟的四万多字的《单位》稿送到了《北京文学》编辑手中,据说,那几天他正患着感冒。   我是一口气把《单位》看完的。一种只有当编辑才能体会到的喜悦之情使我处于难以自持的激动之中。也许因为我对《塔铺》和《新兵连》太欣赏了,因而对它们的被超越思想准备不足,所以看到《单位》才会如此
2015年10月17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简称“斯中友协”)联合主办、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协办的2015年“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斯里兰卡全国青年学生演讲比赛和中斯民间组织友好座谈会。  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成立于1950年,系斯里兰卡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对华友好组织,一直积极致力于发展斯中友好关系,是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在斯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这个中篇小说里描述的那类古桥在我们省很多,主要分布于闽北、闽东。我曾在省直单位工作十数年,这期间曾经探访过其中一些名桥,留下很深印象。但是在我出生、成长的闽南地区,这类桥似乎并不太多,有的话也不太出名。在我故乡一带,最为人们所知,常被提及的往昔建筑是土楼,有圆有方,其中有的相当壮观。十数年前福建土楼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亦为本省一大旅游热点。  当年我还在家乡基层部门工作时,家乡境内那些土
如果说,我有那么一段时光,真正扑进生命与世界,我认定是儿时,那些岁月,我生活在故乡,以赤子之心,全面打开自我,接纳这个世界,也让自己渗透进周围的世界。对于儿时,对于故乡的回忆,是我所有回忆中最有情意,最汁液饱满的。在这些回忆里,月是极重要的角色,月光和故乡的山水人物一起构成背景,月光下安静的村寨,月夜在田野里的奔跑,中秋那些虔诚绚丽的拜月活动,奶奶口中关于月的故事,无数次走进梦里的嫦娥与吴刚。月是
一、中国“两会”胜利召开,中国梦开始起航  3月3—17日,中国“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此次“两会”具有两个特殊意义,一是完成了国家领导人的换届选举;二是进行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大会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中国又一次完成了政权交接的平稳过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政权的稳定性和政策的延续性。2013年“两会”还进行了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即大部制改革,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的第七次大规模机构改革。改
《师德风采录——首都师大人情真意切话师德》是《北京高等教育丛书》之一,它将首都师范大学建校50多年来各个阶段的师德先进人物,对师德的理解、感悟、追求、实践和取得的效果展示出来,从中能使人们深刻体会到学校师德传统的魅力和其中所传承的高尚师德精神。  翻开这本书,笔者看到了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陌生是因为有的老教师已经故去,或未曾谋面;熟悉是因为他们的音容笑貌早已经深入我们心中。细细品味这本书,使
《问津》是“问津变”系列小说的C位。  无论是前面的《婴之未孩》《汉玉蝉》还是此后的《桃花源》《永锡难老》,我用近乎“直播”的方式,将这组人物在公元2018年冬到2019年春的进退失据、惶惑艰难的人生剖开铺展给人看。  十几万字放在一起,不过是一問:我们还能去往何处?  “还”,意味着对此前的否定,意味着意义体系的失范,艾冬与甘田的问题,不是他们具体的人生际遇,他们遇到的是今天人类面临的根本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