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光 故事绵又绵

来源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85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我有那么一段时光,真正扑进生命与世界,我认定是儿时,那些岁月,我生活在故乡,以赤子之心,全面打开自我,接纳这个世界,也让自己渗透进周围的世界。对于儿时,对于故乡的回忆,是我所有回忆中最有情意,最汁液饱满的。在这些回忆里,月是极重要的角色,月光和故乡的山水人物一起构成背景,月光下安静的村寨,月夜在田野里的奔跑,中秋那些虔诚绚丽的拜月活动,奶奶口中关于月的故事,无数次走进梦里的嫦娥与吴刚。月是有灵性有故事的,那时我们坚信,月牵扯着人世的想象力,牵扯着日子深处的神秘。在我的小说里,无数次出现月,月成为某种隐喻,某种标志,但我力不从心,从未真正写出我心中的月光。
  
  长大的过程是走出故事的过程,当我把月亮喊成月球的时候,当我知道关于月球的种种正确知识,一层纱滑落而下,某种东西消失了,我很惊奇,这些“真相”让眼界大开,世界变得更清晰更有条理,由此往远处去,远至宇宙,让人相信并幻想关于人类的种种可能性。我也错愕,小时坚信的人世意义,就这样碎裂飘飞,这意味着诗意的消失,生活朦胧感的消失,暧昧感的消失,某种不必讲道理的想象力的消失。面对科学的真相时,人类变得更加聪明,但生活也变得更苍白。我对月光的描写变得更加无力,然而,我无法放弃,我再次尝试,述写月光,也述写月球。
  研究月球的科学家欧阳羿痴迷饰演嫦娥的月影,浪漫诗意的月影从欧阳羿的理性与坚实中寻求支撑,欧阳羿的父亲为月娘庙的堂皇用尽儿子的积蓄,却鄙视利用商业让月娘庙更兴旺。他们的疑惑与撕裂就是我的疑惑与撕裂。我怀念那些类似月光的事物,它们化成绵长的故事,那样的时光,我们相信一些东西,我们有耐心与世界缠绵,有耐心闭上眼睛想象爱人的模样。但我也着迷那些“事实“,那些事实构建出某种真相,构建了无限大的新奇世界,它们让我震惊,我喜欢能令我震驚的东西。人永远无法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在这个撕裂的时代,人类能否找到那个平衡点,我不知道,但我期待。
  王哲珠,女,中国作协会员,广东文学院第四、第五届签约作家。
  在各文学杂志发表小说一百多万字,小说多次被选刊转载。
  出版有长篇小说《老寨》《长河》《琉璃夏》。
  2016年,长篇小说《长河》获得广东省有为奖——第二届“大沥杯”小说奖。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日益走近世界政党舞台的中央,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持续的关注。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认知评价更为全面、理性、客观,折射出对我们党的认知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也为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改革开放;党的建设;评价;启示  DOI: 10.19422/j.cnki.ddsj.2
巴嘎  1970年7月1日,出生于藏北那曲门底乡。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玄子/ 摄)西藏那曲是《格萨尔》说唱艺人最多的地区  那曲,西藏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度以下,一年有100天左右刮着大风。在我个人的西藏地图上,把第一个与老百姓接触的点,轻轻地划在藏北草原。  那曲是中国海拔最高、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管辖色尼区、安多县、聂荣县、比如县、嘉黎县、索县、巴青县、申扎县、
我的父亲住进老年病房将近五年,因为他得了阿尔兹海默病。他躺在病床上,除了发出一些意义不明的声音,不再具备一切常人的思维和行为。父亲的生存维持全数依靠护工,这五年,护理父亲的护工至少更换了七轮,而我也因此见识了一些护工的生活面貌。  医院是离死亡很近的地方,而老年病房的护工,几乎就是那些老病人生命中最后一程的陪伴者,陪伴着他们走向死亡。我喜欢与护工聊天,每次去看望父亲,总愿意挤在护工扎堆的操作室里听
现实中国  中国春运,农民工内心深处的痛(报告文学)郭震海  作家人气榜  错位(中篇小说)………………………………袁亚鸣  泡沫造就的悲惨人生(评论)………………牛玉秋  好看小说  父亲的时代(中篇小说)……………………阿 宁  十日谈(短篇小说)…………………………远 山  手机人(短篇小说)……………………………贝西西  好好说话(短篇小说)…………………………赵剑云  绿色之恋(外一篇)
那天是和影视公司的人一起吃饭,他们正在做根据《化城》改编的电视剧。席间,坐在我旁边的制片人低声问我,“计老师,酱紫的生活原型是谁?”    我一愣,随即就笑了,说没有原型的,纯属虚构。  其实在此之前,已经有女同学发微信,强迫我追认她就是酱紫本尊。我铁面无私地回复——不要自作多情了,大姐!  她回我瘪嘴摇头的表情,我赌咒发誓,写小说时脑子里没有一瞬间想到过她,同时好奇地问:女主的哪部分黑历史跟你相
经常看到有人说,今天的小说产量太高了,因此同质化写作的现象很严重,小说家不能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剖析,只是絮絮叨叨地叙述,说一些婆婆妈妈的故事,云云。  那么,小说家的任务到底是什么?小说是不是应该承担起思考人类生存和世界前途的重任?并且在这种思考中,找到病因,发现希望,建立信心?  其實,我一直觉得,小说,乃至所有的艺术,客观上都在努力要看清世象后面的世道人心。世界之大,大不过人的内心;世
马丽华穿着灰色外套,精神矍铄,卷发随意用发箍盘在头上。秋末冬初,北京怀柔新新小镇住处,她正忙着修订书稿。在西藏工作过27年的马丽华,曾在诗集《我的太阳》中,写过这样的句子:“听说在小小的地球之上,有一片大大的高原,是谁招呼了一声:人往高处走!这一群人,就这么来了。”  她进藏时的1976年,正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第四年——恰逢西藏科学大发现、大丰收的一年。彼时刚从山东临沂师院中文系(
去年底,在《小说选刊》召开的一次会上,我遇到了刘震云。我向他约稿,他慨然应允。出乎我意料的是,一个星期后,他便把誊写得一丝不苟的四万多字的《单位》稿送到了《北京文学》编辑手中,据说,那几天他正患着感冒。   我是一口气把《单位》看完的。一种只有当编辑才能体会到的喜悦之情使我处于难以自持的激动之中。也许因为我对《塔铺》和《新兵连》太欣赏了,因而对它们的被超越思想准备不足,所以看到《单位》才会如此
2015年10月17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简称“斯中友协”)联合主办、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协办的2015年“理解与合作”对话活动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斯里兰卡全国青年学生演讲比赛和中斯民间组织友好座谈会。  斯里兰卡—中国友好协会成立于1950年,系斯里兰卡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对华友好组织,一直积极致力于发展斯中友好关系,是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在斯重要合作伙伴之一
这个中篇小说里描述的那类古桥在我们省很多,主要分布于闽北、闽东。我曾在省直单位工作十数年,这期间曾经探访过其中一些名桥,留下很深印象。但是在我出生、成长的闽南地区,这类桥似乎并不太多,有的话也不太出名。在我故乡一带,最为人们所知,常被提及的往昔建筑是土楼,有圆有方,其中有的相当壮观。十数年前福建土楼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亦为本省一大旅游热点。  当年我还在家乡基层部门工作时,家乡境内那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