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相对统一且标准的学生顶岗实习成本分担和补偿机制,企业、学校和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用网络在线问卷调查和现场深度访谈,分析顶岗实习成本分担和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主体由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构成。针对顶岗实习中政府的介入机制不完善以及校企之间缺乏完善的合作模式等问题提出研究对策,通过政策、补贴等形式使学校、企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共同分担成本,确保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成本分担;补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48-04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1] 于是,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顶岗实习,以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顶岗实习是有成本的,成本需要相关方合理承担和补偿。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成本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成本,如学校派出指导教师、联系企业、为学生购买保险等支出。二是企业实习支出,如企业安排指导师傅教学、为实习生购买保险、实习中的材料损耗、为实习生提供食宿等支出。三是学生生活及为实习工作费用支出,如餐饮、住宿、交通、电脑和服装等方面的费用,这部分支出尽管与政府、学校财政支出关系不大,但这是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和家庭必须支出,也是学生和家庭最为关心的部分[2]。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的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成本分担和补偿机制,各相关方也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其实,决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很多,但顶岗实习成本分担及补偿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势必影响各方面的积极性,最终将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是各高职院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二、研究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顶岗实习是让学生进入企业的相应工作岗位,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是职业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政府的介入机制不完善、校企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以及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效果不如人意,“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组利用网络问卷和现场深度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学校和企业进行了调查。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山职院)创建于2006年,是省市共管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整体办学规模发展迅速。2010年6月,中山职院以优异成绩提前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办学方针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积极推进“政、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在政、校、行、企四方的交融互动下,以“一镇一品一专业”为抓手,走出了“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新型发展道路[3]。2013年9月,中山职院被确立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9月,通过该项中期检查。在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策略上,中山职院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重视学生顶岗实习机制的建设,走出了符合本地特点又适应学校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
(二)研究方法
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主要来源是中山职院2011年入学的学生,样本分布28个专业,见表1。企业问卷调查样本主要来源是接收实习生人数较多的12家企业,如中山市科畅达化工有限公司、中山盈莱通风设备有限公司、中山新辉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珠海宝塔石化有限公司等。
表1 调查问卷样本的专业分布
专业 频数 专业 频数 专业 频数
灯具设计与工艺 11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5 汽车运用技术 26
电气自动化 16 会计 33 软件技术 2
电梯维护与管理 15 机电一体化 13 商务管理 3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8 计算机控制技术 9 社会工作 2
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 2 金融管理与实务 33 视觉传达 10
动漫设计与制作 11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25 室内设计 6
服装设计 30 酒店管理 6 数控技术 35
工业分析与检验 20 旅游管理 29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12
国际商务管理 11 模具设计与制造 8
营销与策划 24 物流管理 27
2014年4月15日至2014年7月8日期间,网络问卷调查收集了共469份、涉及28个专业的学生网络问卷,1份学校网络问卷和12份企业网络问卷,有效问卷100%,抽样满足研究的需要。
网络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政府在学生顶岗实习时的介入情况;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本;学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本;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成本以及对改进实习的建议。调查设计了三种问卷共53个题项,基本涵盖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成本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
三、调研结果与统计
(一)政府对实习单位的成本补贴情况
调查统计显示,有68.66%的实习单位没有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实习补贴,有29.42%的实习单位对于是否获得政府实习补贴情况不清楚,只有1.92%的实习单位获得当地政府提供的少量实习补贴。调查还显示,高达96.59%的学生并没有向其实习单位缴纳任何实习费。调查结果表明,政府在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上的投入是很少的,加之实习生几乎不缴纳实习费,实习单位承担的成本过高将会影响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当地政府应从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视角审视这个问题,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实习企业必要的支持。 (二)学生的顶岗实习成本情况
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成本主要包括餐饮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及实习费。在对上述各项成本统计和综合后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表2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人均成本总表
成本名称 餐饮费 交通费 住宿费 实习费 合计
按月计算(元/月) 311.24 75.14 94.49 28.57 509.44
按实习期间计算(元) 1409.06 381.77 400.91 102.90 2294.64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成本支出的大致情况,可见在实习期间学生需负担一定的实习成本,这些成本无疑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特别对一些家境不是很富裕的学生来讲负担可能比较重,可能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甚至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计划。
(三)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成本情况
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学校成本主要包括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成本、顶岗实习学生补贴成本、与实习企业的联络成本等。从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山职院承担每月每生的实习成本为300元左右,其中,指导教师71.5元,学生补贴120元,与实习企业联络52.5元,其他55.8元。学校分担顶岗实习成本,是学生实习预算的组成部分,其中,既包含了政府投入,也包含了学生自身的投入(学费),学校应合理规划,足额将这笔预算投入到学生的顶岗实习中,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四)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本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12家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平均每月支付学生约2000元的实习工资,而企业接收每个实习生每月的实际总成本约为1950元,全部企业都为学生购买保险。调查发现,61%的企业认为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在经济上得不偿失,企业是从成本效益分析为出发点,认为接收学生实习不仅不该付报酬,而且还需要收费。实习生毕业后只有少部分留在实习企业工作,大部分去了另外企业。也就是说,实习企业大约80%的培养效益外溢到了别的企业,由实习企业承担全部实习成本是不合理的。顶岗实习生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弥补企业用工不足问题,补贴企业由此带来的成本,企业还可以选拔优秀的实习生加盟,充实人才队伍。从长远看,接收实习生又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是大有益处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的成本负担,并未达到预算成本,尚有潜力挖掘。
四、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成本与补偿机制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要重视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顶岗实习是一项综合工程,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被当地的企业所吸收,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满活力的劳动力,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政府更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财政补贴等方式,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引导企业更好地接纳学生顶岗实习。
政府也可以发挥更大的行政功能,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因素,使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更加完善。建议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4];企业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政府给予经费补助;企业或事业组织接收学生实习,政府按生均和实习期限给予经费补助,补助经费由主管地方政府负担;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培训岗位,政府按接受学徒的数量给予经费补助;长期提供实习名额,且实习生毕业后聘为正式员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奖励[5]。
(二)探索“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机制改革,全面降低顶岗实习成本
高职院校应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目的,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主动和企业联系,了解企业需求,寻求持续合作的可能性,开展订单式教学等校企合作新方式,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高职院校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学校的理论教学和企业的顶岗实习相呼应,将政府的投入用到实处,减少学校、实习单位及学生自身的实习成本支出,实现各方共赢。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应积极与优秀企业建立联系,确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并在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上,与政府、企业及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和完善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企业通过劳动市场招聘毕业生后,一般来说还需要对其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后才能真正上岗,这方面企业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参加过顶岗实习的毕业生,由于已经接受过企业的指导培训,如果企业能在实习中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指导,实习生在毕业后会更愿意留在原实习单位工作,这样,企业在实习中的提供出的指导、耗材等成本,将直接转化为企业内部正常的培训成本。所以,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受益者,要想获得更大的成本回收,就必须积极配合学校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吸引更多的毕业生留在本单位工作。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学生顶岗实习成本,更可以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高职院校应加大顶岗实习成本投入,提高教师指导效率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不仅要科学规划,还要在政策与财政上给予支持。学校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其收益主要体现在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毕业生而受到广泛认可,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也就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与之合作。可见,高职院校本身也是顶岗实习的受益者,理应在财政预算中投入更多的成本。要积极联系企业,使学生尽量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企业实习,提高教师指导效率。同时,还需完善教师现场和场外指导补偿制度,给予指导教师更多的补贴。要促使教师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优势,构建教师现场指导新平台,如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聊天软件,以视频聊天等方式,实现随时随地的零距离沟通指导,同时降低学校的相关成本。 (四)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要受益者,应合理承担部分顶岗实习成本
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更是有别于传统高校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过渡[6]。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的主要受益者,不应把顶岗实习的成本全部寄希望于政府、企业和学校,也应由个人承担部分顶岗实习成本。
参 考 文 献
[1]李红玉,席焕久.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及投资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2):29-31.
[2]魏良模,程忠国,曾光辉.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3):50-52.
[3][4]欧阳前,吴建新.以学生成长为目标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基于《职业教育法》重新修订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13-17.
[5]吴建新,欧阳河,黄韬,陈凯.校企合作,政府该做啥不该做啥[EB/OL].[2015-01-12].htlp://www.haosou.com/.
[6]曾树华,黄银秀.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初探[J].考试周刊,2013(79):166-167.
Investigation on Post Practice Cost Sharing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ase of Zhongshan Polytechnic
Zhang Liying,Liang Yuzheng
Abstract
关键词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成本分担;补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48-04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1] 于是,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顶岗实习,以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顶岗实习是有成本的,成本需要相关方合理承担和补偿。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成本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成本,如学校派出指导教师、联系企业、为学生购买保险等支出。二是企业实习支出,如企业安排指导师傅教学、为实习生购买保险、实习中的材料损耗、为实习生提供食宿等支出。三是学生生活及为实习工作费用支出,如餐饮、住宿、交通、电脑和服装等方面的费用,这部分支出尽管与政府、学校财政支出关系不大,但这是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和家庭必须支出,也是学生和家庭最为关心的部分[2]。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的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成本分担和补偿机制,各相关方也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其实,决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因素很多,但顶岗实习成本分担及补偿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势必影响各方面的积极性,最终将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是各高职院校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二、研究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顶岗实习是让学生进入企业的相应工作岗位,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是职业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政府的介入机制不完善、校企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以及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效果不如人意,“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组利用网络问卷和现场深度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学校和企业进行了调查。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山职院)创建于2006年,是省市共管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整体办学规模发展迅速。2010年6月,中山职院以优异成绩提前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办学方针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积极推进“政、校、企、行”合作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在政、校、行、企四方的交融互动下,以“一镇一品一专业”为抓手,走出了“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新型发展道路[3]。2013年9月,中山职院被确立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9月,通过该项中期检查。在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策略上,中山职院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重视学生顶岗实习机制的建设,走出了符合本地特点又适应学校发展的校企合作之路。
(二)研究方法
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主要来源是中山职院2011年入学的学生,样本分布28个专业,见表1。企业问卷调查样本主要来源是接收实习生人数较多的12家企业,如中山市科畅达化工有限公司、中山盈莱通风设备有限公司、中山新辉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珠海宝塔石化有限公司等。
表1 调查问卷样本的专业分布

专业 频数 专业 频数 专业 频数
灯具设计与工艺 11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5 汽车运用技术 26
电气自动化 16 会计 33 软件技术 2
电梯维护与管理 15 机电一体化 13 商务管理 3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18 计算机控制技术 9 社会工作 2
雕刻艺术与家具设计 2 金融管理与实务 33 视觉传达 10
动漫设计与制作 11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25 室内设计 6
服装设计 30 酒店管理 6 数控技术 35
工业分析与检验 20 旅游管理 29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12
国际商务管理 11 模具设计与制造 8
营销与策划 24 物流管理 27
2014年4月15日至2014年7月8日期间,网络问卷调查收集了共469份、涉及28个专业的学生网络问卷,1份学校网络问卷和12份企业网络问卷,有效问卷100%,抽样满足研究的需要。
网络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政府在学生顶岗实习时的介入情况;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本;学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本;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成本以及对改进实习的建议。调查设计了三种问卷共53个题项,基本涵盖了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成本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
三、调研结果与统计
(一)政府对实习单位的成本补贴情况
调查统计显示,有68.66%的实习单位没有得到当地政府提供的实习补贴,有29.42%的实习单位对于是否获得政府实习补贴情况不清楚,只有1.92%的实习单位获得当地政府提供的少量实习补贴。调查还显示,高达96.59%的学生并没有向其实习单位缴纳任何实习费。调查结果表明,政府在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上的投入是很少的,加之实习生几乎不缴纳实习费,实习单位承担的成本过高将会影响企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当地政府应从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视角审视这个问题,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实习企业必要的支持。 (二)学生的顶岗实习成本情况
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成本主要包括餐饮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及实习费。在对上述各项成本统计和综合后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表2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人均成本总表
成本名称 餐饮费 交通费 住宿费 实习费 合计
按月计算(元/月) 311.24 75.14 94.49 28.57 509.44
按实习期间计算(元) 1409.06 381.77 400.91 102.90 2294.64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成本支出的大致情况,可见在实习期间学生需负担一定的实习成本,这些成本无疑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特别对一些家境不是很富裕的学生来讲负担可能比较重,可能影响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甚至影响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计划。
(三)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中的成本情况
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学校成本主要包括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的成本、顶岗实习学生补贴成本、与实习企业的联络成本等。从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山职院承担每月每生的实习成本为300元左右,其中,指导教师71.5元,学生补贴120元,与实习企业联络52.5元,其他55.8元。学校分担顶岗实习成本,是学生实习预算的组成部分,其中,既包含了政府投入,也包含了学生自身的投入(学费),学校应合理规划,足额将这笔预算投入到学生的顶岗实习中,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四)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本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在12家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平均每月支付学生约2000元的实习工资,而企业接收每个实习生每月的实际总成本约为1950元,全部企业都为学生购买保险。调查发现,61%的企业认为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在经济上得不偿失,企业是从成本效益分析为出发点,认为接收学生实习不仅不该付报酬,而且还需要收费。实习生毕业后只有少部分留在实习企业工作,大部分去了另外企业。也就是说,实习企业大约80%的培养效益外溢到了别的企业,由实习企业承担全部实习成本是不合理的。顶岗实习生可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弥补企业用工不足问题,补贴企业由此带来的成本,企业还可以选拔优秀的实习生加盟,充实人才队伍。从长远看,接收实习生又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是大有益处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的成本负担,并未达到预算成本,尚有潜力挖掘。
四、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成本与补偿机制的对策思考
(一)政府要重视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顶岗实习是一项综合工程,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被当地的企业所吸收,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满活力的劳动力,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政府更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策、财政补贴等方式,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引导企业更好地接纳学生顶岗实习。
政府也可以发挥更大的行政功能,组织和调动各方面因素,使顶岗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更加完善。建议企业支付给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4];企业建立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政府给予经费补助;企业或事业组织接收学生实习,政府按生均和实习期限给予经费补助,补助经费由主管地方政府负担;企业提供现代学徒制培训岗位,政府按接受学徒的数量给予经费补助;长期提供实习名额,且实习生毕业后聘为正式员工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奖励[5]。
(二)探索“订单培养”校企合作机制改革,全面降低顶岗实习成本
高职院校应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目的,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主动和企业联系,了解企业需求,寻求持续合作的可能性,开展订单式教学等校企合作新方式,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高职院校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学校的理论教学和企业的顶岗实习相呼应,将政府的投入用到实处,减少学校、实习单位及学生自身的实习成本支出,实现各方共赢。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应积极与优秀企业建立联系,确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并在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上,与政府、企业及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和完善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企业通过劳动市场招聘毕业生后,一般来说还需要对其进行企业内部培训后才能真正上岗,这方面企业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参加过顶岗实习的毕业生,由于已经接受过企业的指导培训,如果企业能在实习中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指导,实习生在毕业后会更愿意留在原实习单位工作,这样,企业在实习中的提供出的指导、耗材等成本,将直接转化为企业内部正常的培训成本。所以,企业作为顶岗实习的受益者,要想获得更大的成本回收,就必须积极配合学校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吸引更多的毕业生留在本单位工作。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学生顶岗实习成本,更可以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有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三)高职院校应加大顶岗实习成本投入,提高教师指导效率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学校不仅要科学规划,还要在政策与财政上给予支持。学校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其收益主要体现在通过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毕业生而受到广泛认可,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也就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与之合作。可见,高职院校本身也是顶岗实习的受益者,理应在财政预算中投入更多的成本。要积极联系企业,使学生尽量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企业实习,提高教师指导效率。同时,还需完善教师现场和场外指导补偿制度,给予指导教师更多的补贴。要促使教师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优势,构建教师现场指导新平台,如利用QQ、微信等即时通讯聊天软件,以视频聊天等方式,实现随时随地的零距离沟通指导,同时降低学校的相关成本。 (四)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要受益者,应合理承担部分顶岗实习成本
职业院校的顶岗实习更是有别于传统高校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能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过渡[6]。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的主要受益者,不应把顶岗实习的成本全部寄希望于政府、企业和学校,也应由个人承担部分顶岗实习成本。
参 考 文 献
[1]李红玉,席焕久.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及投资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2):29-31.
[2]魏良模,程忠国,曾光辉.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3):50-52.
[3][4]欧阳前,吴建新.以学生成长为目标构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基于《职业教育法》重新修订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13-17.
[5]吴建新,欧阳河,黄韬,陈凯.校企合作,政府该做啥不该做啥[EB/OL].[2015-01-12].htlp://www.haosou.com/.
[6]曾树华,黄银秀.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初探[J].考试周刊,2013(79):166-167.
Investigation on Post Practice Cost Sharing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ase of Zhongshan Polytechnic
Zhang Liying,Liang Yuzheng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