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校园网络建设的经验分享
编者按:从200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至今已过十年,而校园网作为学校对外宣传和推进教育的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学校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信息服务和校园管理工作,以及各学校间信息共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顾十年校园网络的建设历程,不少学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本期《专题策划》集结了国内五个在校园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不错成绩的中学案例,以供各学校结合自身的需求借鉴和参考。
自2002年我校建设网站起,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网站已具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在内容丰富度、信息更新速度和互动方面表现突出,而且还被媒体评为“2010全国十大最优中学网站”,这对我校多年的网络建设给予了肯定。在此,笔者将结合我校实际,谈一谈建设学校网站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希望能够对各中小学网站的建设有一定帮助。
一、学校网站应该有清晰的定位
学校网站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是社会了解学校、学校展示自己的桥梁,也是全校师生展示才能、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更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要让广大师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能够通过这一媒介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网站所能带来的便利,那么建设一个学校网站,就不能只为了赶时髦,也不能仅仅当成一个摆设便不管不问,更重要的还是要让网站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有效展现学校风采、宣传学校风貌的媒体和沟通学校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桥梁,以便让网站真正能够起到切实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开展的作用。
二、学校网站应该有明确的服务对象
网站作为传播、交流信息的工具和平台,其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它的受关注程度。那么,平时又是谁来关注和浏览学校的网站呢?学校网站不同于互联网中的其他网站,其门户最重要的特色功能便是着眼于教育。所以,若指望社会各界人士经常访问某一个学校的网站是不现实的。在一般情况下,关注它的只可能是与学校有关系的群体,而这一部分群体也会相对很小很集中。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学校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应该就是这些对象所关心的内容。
通过学校网站的在线投票调查了解到,关注我校网站的主要有本校师生、学生家长、校友、教育同仁等几大群体,其他社会人士所占比例较小。本校师生主要通过学校网站进行日常教学、办公等应用,家长通过门户网站则为了解学校及学生在校的情况,校友关注的是学校现在的变化及可以寻找过去的记忆,而教育同仁通过学校网站可以了解、借鉴本校的教育、教学特色。这些不同的访问人群有着不同的内容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网站针对这些不同的用户提供适合需求的相应信息。
三、学校网站应该有鲜活的原创内容
学校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的重要窗口。我们在打开一些学校网站的时候可以发现,很多学校都注意到了首页设计和栏目规划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也都做得很好,但在内容设计上却相当贫乏,没有充分展现出学校的特色。这类情况也许是多数中小学网站所共同存在的问题。要知道,用户访问网站的目的就是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所以,学校网站的内容是网站最有价值的部分,而丰富的原创内容更是成功网站的必备要素。网站的访问者不愿意看到重复毫无新意的内容,而一个优秀的学校网站必须有丰富的原创内容做支撑,才能体现出网站内容的价值所在,即资源的专有性、独创性和特色性。所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划栏目过程中,通过设计合理的版面,运用适当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以及及时发布大量原创信息,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文字内容是网站必不可少的元素,学校的每件大事一般都会通过相关的文字内容及时发布上网。为了规范网站,保证文字不出差错,我们不仅对所有文字都制定了相应的字号标准,而且还规定至少两个人负责对文字进行校对。
图片比文字更直接、更具体、更形象、更具视觉冲击力,所以,我校的网站也有丰富的图片信息发布。这些图片主要是拍摄的照片,也有少量图表、图示。拍摄的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裁剪出合适的构图,再进行调节亮度和按照标准的宽高、大小进行照片缩放等简单的操作处理。我们争取每个活动都留存照片,每张照片都反映学校独特的东西。涉及外界关心的活动时,一般会上传多张相关图片,但多张图片在网页中发布时尽量不用分页,因为根据我们在网站的访问统计数据显示,很多用户只关注第一页,而不会再翻页查看。有特色的原创图片容易受到外界关注,也能提高学校知名度,比如我们学校网站发布的高考备考的照片,有的被新华社刊用,有的被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播出。
视频的作用有的时候是文字、图片所不能比拟的,但由于视频的后期处理不像照片那样简单,所以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发布视频。我们在2010年5月发布的第一个高考专题视频《跑操》,初衷本是给学生励志、让家长了解学生备考前的状态,但发布到网上以后,经网友纷纷转载,在网上走红。另外,还有其他高考视频如《赢在状态》、《在路上》及2011年大学校友参与录制的《我们在大学等你》等,已经成为多所学校的班会励志教材。可以说,我们的高考专题视频已经成为学校网站的特色内容。
另外,我们会在每年新生入学及高考的时候开设专题板块,因为家长在这个时候对学校网站会特别关注,所以需要及时发布更多的相关信息,让外界了解学校。由于我们是寄宿制学校,新生入学后,家长会特别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们每天会发布大量图片和文字介绍学生日常生活及军训情况,并为家长提供拍摄学生的服务。家长一旦看到孩子照片,即使是看到自己孩子被太阳晒得大汗淋漓都会感到欣慰。每年从6月1日开始我们也会每天发布学校高三备考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状态及学校为学生备考所做的工作,让心情焦虑的家长放心。
四、学校网站应该有良好的互动
学校网站不应仅仅起窗口的作用,更应是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纽带和平台。它既要满足访客的需要,也要使学校网站获得访问量。但若真正获得一批“忠实的关注者”,还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互动吸引更多的“回头客”,以便促进学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合理规划网页布局,重视加强互动内容
过去,我们发布的每篇文章都有一个评论的超级链接,需要点击进入评论页面才能发表评论。因为过于麻烦,发表评论的访客很少。后来把评论页面整合到每篇文章的下面,发表评论的帖子也就很快增多了。通过这个小小的改动可以看出,科学的规划网页布局不容忽视。如今,网站的每篇文章都有人关注、留言反馈,热点问题能有几百条评论,这在中学门户网站是不多见的。
另外,建立学校留言薄也是网站互动不可缺少的元素。我校的留言薄已经有上万条留言,可以看出留言簿的作用不容忽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网站的留言及评论需要有审核机制,很多访客通过发表文章评论、在留言簿里留言等方式与学校互动,内容是不能立刻显示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审核、定期将评论和留言中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反馈给各主管领导,学校及时回复内容,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开通班级博客
为给班主任创设一个更便捷的记录班级管理的平台,搭建一条学校和家长之间更迅捷的交流渠道,我校在网站上开设了“班级博客”系统。“班级博客”记录了教师班级管理经验、班主任管理案例、学生成长足迹、班级管理的思考和研究。这不仅加强了班级的对外宣传,也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使班级的管理更加民主、透明、和谐,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够在衡水二中的博客上找到自己的成长足迹。学校也对“班级博客”提出了要求:首先,班主任要本着建设网上班级的思想对本班的班级博客进行分类设计,分类要包括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其次,各班主任要定期对班级博客进行更新,及时上传与班级相关的各种文件等,并对评论内容做好审核工作。
3.搭建校友联系平台
一所学校,特别是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历史的学校,在国内外有无数的校友,而一个优秀的学校网站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参与和支持。当前,校友与学校之间以及校友与校友之间最方便的联系方式莫过于网络,但是我们在学校网站没有专门建立校友录,而是建议校友注册专业的实名制SNS网络平台,既方便联系,也将校友们联系在了一起。为了让毕业的校友能够互相建立联系,我们于2011年6月通过学校网站特别组织校友们建立了各大学的校友QQ群,同时,这些大学的校友QQ群在高考前后还为高三的学弟学妹及其家长们在报考志愿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意见及建议。
4.开通微博
我校还积极利用新媒体加强互动,在2011年6月开通了学校官方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链接在学校网站的明显位置,作为学校网站的一个补充。有些不适合在网站上正式发布的信息便可以通过微博进行发布。
5.论坛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网站都建有论坛,试图创设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良好空间。学校希望建立这种交流平台的理想和出发点很好,但在现实中这几乎近似于一种摆设,多数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我校也曾开设过论坛,但效果很不理想,论坛是需要时间“泡”的,学生的时间有限,而且论坛里更多是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帖子,所以后来关闭了论坛,只用留言板。
五、学校网站应该做好学校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枢纽
许多学校管理者和网站建设者都认为,学校网站应建有庞大的资源库,但事实上,学校网站和资源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建设不同,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网站是教师在使用资源库时的一个平台,而在技术上,资源库的建设要依存于网站,是一项覆盖面广、内容多、周期长而又复杂的工作,比校园网站本身的建设更困难。所以,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校本资源库的建设,不能将资源库的建设作为网站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部。
目前,尚没有一个大而全的系统能解决所有学校的实际应用,所以,系统整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学校网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整个信息化系统的枢纽。除资源库外还有办公系统、“一卡通”系统、教学观摩系统、校园电子安防系统等,这些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需要跟学校网站整合到一起,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建好学校网站后就需要解决系统整合的问题,如果不去整合就会出现所谓的“信息孤岛”。
六、学校网站应该有长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部分学校在网站建成后,仅仅是建一个主页,放几张学校照片,几行学校简介,几个栏目和几条几年前的新闻,就没有再增添新的内容,自然也就达不到实际有效的宣传效果。学校网站不是摆设,应该不断更新、保持活力,如此才能吸引“回头客”,不断聚集人气,越做越好。
比较成功的学校网站,都是在走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的路子。负责信息技术的教师在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主要承担“技术性”工作,其他部门或者教师有明确的分工,为网站提供相关内容。而丰富、更新网站内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领导重视起来。只有制定相关制度,分配任务,责任到人,定期考核,并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学校网站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张莉婧)
编者按:从200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至今已过十年,而校园网作为学校对外宣传和推进教育的手段之一,已经成为学校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信息服务和校园管理工作,以及各学校间信息共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回顾十年校园网络的建设历程,不少学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本期《专题策划》集结了国内五个在校园网络建设方面取得不错成绩的中学案例,以供各学校结合自身的需求借鉴和参考。
自2002年我校建设网站起,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网站已具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仅在内容丰富度、信息更新速度和互动方面表现突出,而且还被媒体评为“2010全国十大最优中学网站”,这对我校多年的网络建设给予了肯定。在此,笔者将结合我校实际,谈一谈建设学校网站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希望能够对各中小学网站的建设有一定帮助。
一、学校网站应该有清晰的定位
学校网站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是社会了解学校、学校展示自己的桥梁,也是全校师生展示才能、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更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要让广大师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能够通过这一媒介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网站所能带来的便利,那么建设一个学校网站,就不能只为了赶时髦,也不能仅仅当成一个摆设便不管不问,更重要的还是要让网站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有效展现学校风采、宣传学校风貌的媒体和沟通学校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桥梁,以便让网站真正能够起到切实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开展的作用。
二、学校网站应该有明确的服务对象
网站作为传播、交流信息的工具和平台,其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它的受关注程度。那么,平时又是谁来关注和浏览学校的网站呢?学校网站不同于互联网中的其他网站,其门户最重要的特色功能便是着眼于教育。所以,若指望社会各界人士经常访问某一个学校的网站是不现实的。在一般情况下,关注它的只可能是与学校有关系的群体,而这一部分群体也会相对很小很集中。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学校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应该就是这些对象所关心的内容。
通过学校网站的在线投票调查了解到,关注我校网站的主要有本校师生、学生家长、校友、教育同仁等几大群体,其他社会人士所占比例较小。本校师生主要通过学校网站进行日常教学、办公等应用,家长通过门户网站则为了解学校及学生在校的情况,校友关注的是学校现在的变化及可以寻找过去的记忆,而教育同仁通过学校网站可以了解、借鉴本校的教育、教学特色。这些不同的访问人群有着不同的内容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网站针对这些不同的用户提供适合需求的相应信息。
三、学校网站应该有鲜活的原创内容
学校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的重要窗口。我们在打开一些学校网站的时候可以发现,很多学校都注意到了首页设计和栏目规划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也都做得很好,但在内容设计上却相当贫乏,没有充分展现出学校的特色。这类情况也许是多数中小学网站所共同存在的问题。要知道,用户访问网站的目的就是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所以,学校网站的内容是网站最有价值的部分,而丰富的原创内容更是成功网站的必备要素。网站的访问者不愿意看到重复毫无新意的内容,而一个优秀的学校网站必须有丰富的原创内容做支撑,才能体现出网站内容的价值所在,即资源的专有性、独创性和特色性。所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规划栏目过程中,通过设计合理的版面,运用适当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以及及时发布大量原创信息,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文字内容是网站必不可少的元素,学校的每件大事一般都会通过相关的文字内容及时发布上网。为了规范网站,保证文字不出差错,我们不仅对所有文字都制定了相应的字号标准,而且还规定至少两个人负责对文字进行校对。
图片比文字更直接、更具体、更形象、更具视觉冲击力,所以,我校的网站也有丰富的图片信息发布。这些图片主要是拍摄的照片,也有少量图表、图示。拍摄的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裁剪出合适的构图,再进行调节亮度和按照标准的宽高、大小进行照片缩放等简单的操作处理。我们争取每个活动都留存照片,每张照片都反映学校独特的东西。涉及外界关心的活动时,一般会上传多张相关图片,但多张图片在网页中发布时尽量不用分页,因为根据我们在网站的访问统计数据显示,很多用户只关注第一页,而不会再翻页查看。有特色的原创图片容易受到外界关注,也能提高学校知名度,比如我们学校网站发布的高考备考的照片,有的被新华社刊用,有的被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播出。
视频的作用有的时候是文字、图片所不能比拟的,但由于视频的后期处理不像照片那样简单,所以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发布视频。我们在2010年5月发布的第一个高考专题视频《跑操》,初衷本是给学生励志、让家长了解学生备考前的状态,但发布到网上以后,经网友纷纷转载,在网上走红。另外,还有其他高考视频如《赢在状态》、《在路上》及2011年大学校友参与录制的《我们在大学等你》等,已经成为多所学校的班会励志教材。可以说,我们的高考专题视频已经成为学校网站的特色内容。
另外,我们会在每年新生入学及高考的时候开设专题板块,因为家长在这个时候对学校网站会特别关注,所以需要及时发布更多的相关信息,让外界了解学校。由于我们是寄宿制学校,新生入学后,家长会特别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我们每天会发布大量图片和文字介绍学生日常生活及军训情况,并为家长提供拍摄学生的服务。家长一旦看到孩子照片,即使是看到自己孩子被太阳晒得大汗淋漓都会感到欣慰。每年从6月1日开始我们也会每天发布学校高三备考的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状态及学校为学生备考所做的工作,让心情焦虑的家长放心。
四、学校网站应该有良好的互动
学校网站不应仅仅起窗口的作用,更应是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纽带和平台。它既要满足访客的需要,也要使学校网站获得访问量。但若真正获得一批“忠实的关注者”,还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互动吸引更多的“回头客”,以便促进学校的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合理规划网页布局,重视加强互动内容
过去,我们发布的每篇文章都有一个评论的超级链接,需要点击进入评论页面才能发表评论。因为过于麻烦,发表评论的访客很少。后来把评论页面整合到每篇文章的下面,发表评论的帖子也就很快增多了。通过这个小小的改动可以看出,科学的规划网页布局不容忽视。如今,网站的每篇文章都有人关注、留言反馈,热点问题能有几百条评论,这在中学门户网站是不多见的。
另外,建立学校留言薄也是网站互动不可缺少的元素。我校的留言薄已经有上万条留言,可以看出留言簿的作用不容忽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网站的留言及评论需要有审核机制,很多访客通过发表文章评论、在留言簿里留言等方式与学校互动,内容是不能立刻显示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审核、定期将评论和留言中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反馈给各主管领导,学校及时回复内容,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开通班级博客
为给班主任创设一个更便捷的记录班级管理的平台,搭建一条学校和家长之间更迅捷的交流渠道,我校在网站上开设了“班级博客”系统。“班级博客”记录了教师班级管理经验、班主任管理案例、学生成长足迹、班级管理的思考和研究。这不仅加强了班级的对外宣传,也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使班级的管理更加民主、透明、和谐,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够在衡水二中的博客上找到自己的成长足迹。学校也对“班级博客”提出了要求:首先,班主任要本着建设网上班级的思想对本班的班级博客进行分类设计,分类要包括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其次,各班主任要定期对班级博客进行更新,及时上传与班级相关的各种文件等,并对评论内容做好审核工作。
3.搭建校友联系平台
一所学校,特别是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历史的学校,在国内外有无数的校友,而一个优秀的学校网站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参与和支持。当前,校友与学校之间以及校友与校友之间最方便的联系方式莫过于网络,但是我们在学校网站没有专门建立校友录,而是建议校友注册专业的实名制SNS网络平台,既方便联系,也将校友们联系在了一起。为了让毕业的校友能够互相建立联系,我们于2011年6月通过学校网站特别组织校友们建立了各大学的校友QQ群,同时,这些大学的校友QQ群在高考前后还为高三的学弟学妹及其家长们在报考志愿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意见及建议。
4.开通微博
我校还积极利用新媒体加强互动,在2011年6月开通了学校官方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链接在学校网站的明显位置,作为学校网站的一个补充。有些不适合在网站上正式发布的信息便可以通过微博进行发布。
5.论坛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网站都建有论坛,试图创设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良好空间。学校希望建立这种交流平台的理想和出发点很好,但在现实中这几乎近似于一种摆设,多数效果都不尽如人意。我校也曾开设过论坛,但效果很不理想,论坛是需要时间“泡”的,学生的时间有限,而且论坛里更多是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帖子,所以后来关闭了论坛,只用留言板。
五、学校网站应该做好学校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枢纽
许多学校管理者和网站建设者都认为,学校网站应建有庞大的资源库,但事实上,学校网站和资源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建设不同,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网站是教师在使用资源库时的一个平台,而在技术上,资源库的建设要依存于网站,是一项覆盖面广、内容多、周期长而又复杂的工作,比校园网站本身的建设更困难。所以,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校本资源库的建设,不能将资源库的建设作为网站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部。
目前,尚没有一个大而全的系统能解决所有学校的实际应用,所以,系统整合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学校网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是整个信息化系统的枢纽。除资源库外还有办公系统、“一卡通”系统、教学观摩系统、校园电子安防系统等,这些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需要跟学校网站整合到一起,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建好学校网站后就需要解决系统整合的问题,如果不去整合就会出现所谓的“信息孤岛”。
六、学校网站应该有长效的管理机制
目前,部分学校在网站建成后,仅仅是建一个主页,放几张学校照片,几行学校简介,几个栏目和几条几年前的新闻,就没有再增添新的内容,自然也就达不到实际有效的宣传效果。学校网站不是摆设,应该不断更新、保持活力,如此才能吸引“回头客”,不断聚集人气,越做越好。
比较成功的学校网站,都是在走全员参与、共同建设的路子。负责信息技术的教师在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主要承担“技术性”工作,其他部门或者教师有明确的分工,为网站提供相关内容。而丰富、更新网站内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领导重视起来。只有制定相关制度,分配任务,责任到人,定期考核,并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学校网站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张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