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困生”到“学优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d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在华蓥山上,地处渝北的边远山区,由于地理和经济的客观原因,这里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因而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我校针对这一情况让老师和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和我结成帮扶关爱对子的是我班的张某。
  两年前我刚见到张某时他闹了些情绪,因为他的家长长期在外省打工,年末才回来一次。张某跟随外婆过日子,父母的长期不在身边和外婆的溺爱造成这个孩子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性格内向,成绩也特别差。
  当时,我就把他找到我办公室来,说:“你父亲到外地打工去了,好赚钱供你读书,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学习要自觉、努力,好让你父亲放心;而我也会对你严格要求,这是对你外出打工的父亲负责,同时也是对你本人负责。至于学习生活上有什么不便,可以随时跟我或说,我们尽可能地为你提供便利。”说这番话主要是想跟他在感情上沟通一下,便于我日后的教育和管理;同时也告诉他除了家长外,还有老师在关心他。
  可没想到,开学新鲜劲一过,他就不学习,做小动作,不交作业。我发现后就提醒他要专心,但他只站在那里低着头,也不开腔,最多点一下或者摇一下头。
  因他学习习惯差,我一有空就去看他做作业,不说话,只是站在那里。此时他写字就会认真得多,题也会小声地多读几遍。上课时我也有意识地多走到他身边,次数多了,他知道我在关注他,作业工整多了,错得少了,上课也渐渐举手了。
  其实,我最担心的是他孤僻的个性,于是常常找他谈心,告诉他应该如何与同学相处及如何面对老师的批评与帮助。基本上,我们每个星期都要“聊”上一次,有时是在教室,有时是在学生公寓,想到就说。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对他的妈妈印象特别好,我就经常和她母亲通电话,有时下午放学后还把张某带到电脑边,打开QQ让他和母亲视频聊天。他母亲告诉我,她没有文化,不懂得教育孩子,在家常常溺爱;孩子的父亲也在外打工,所以让孩子在学校住宿,现在老师的话比家长的管用。
  冬天,我见他穿得单薄,唯恐他着凉,就经常提醒他穿衣服。他说:“谢谢老师,我不冷。”听到他说“谢谢”两字,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能说谢谢的孩子就不是坏孩子。
  住宿时,学校规定晚上8点50熄灯。有次我发现他打着电筒悄悄做作业,因为我常常问他作业,虽没怎么说他,但他实实在在在改变。
  平时上课时我也发现他专心多了,还会记笔记。有一次,一位老师对我说:张某这一年变化真大,不但变成了优生,还成了其他同学的榜样。后来我把张某的变化分析给全班学生听,很多学生都暗暗地较上了劲。这样以他为榜样就带动了班级的其他同学,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也大有好转。
  通过张某的这个典型例子,对于留守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让学生感知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真正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就留守学生教育,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与我们的工厂的机器生产时有本质的区别的,因此老师要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生。而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都不在家,对他们的关心和管理都不到位,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管理,加之长辈的溺爱,往往会对其成长造成极大的问题,因此,老师要肩负起双重责任,即既要肩负起老师的责任又要肩负起孩子父母的责任,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时时关心爱护他们,填补他们缺失的父爱和母爱。只有老师真正用心关爱学生,才能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真正转化他们,变“差生”为“优生”。
  其次,对于留守学生,我们还应该有耐心,这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家里,缺少了必要的关心和管理,已经养成了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要彻底地改变他们的这些不良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师一定要有耐心,对孩子的教育要充满信心,要明白学生的行为习惯纠正的反复性,允许学生犯错,也要反复抓,抓反复。对学生的教育,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针对留守学生,老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积极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专家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帮助教育学生,为他们疏通心理的郁结;可以开展师生一帮一的活动,这样老师的帮扶对象就会更加明确具体,做到责任到人;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定期开展学生和父母视频聊天或电话沟通,加强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渠道,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总之,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现状亟待解决的教育难题,它需要老师充分发挥积极性和教育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教育者而言,全身心地关心爱护孩子是首要的前提条件,其次在教育方面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坚持不懈,唯有这样,我们现阶段大量存在的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其他文献
摘 要: 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情感,古代诗词名家却能以神奇之笔,将抽象之愁写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使读者受到极大感染。  关键词: 古诗词 “愁” 各向赏析  愁是人情之一种,它看不见摸不着,有几多几重,就更难衡量。而古代一些诗词名家,却往往善于通过修辞手法,将“愁”这种抽象的、难以言状的心理活动化为形象生动的、具体可感的东西,不仅写出自身的情感体验,而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自古以来,愁长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宗旨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觉得品社课无所谓,多数上课都是应付,有的让学生自己看看书,或者说说就算了,这势必缺乏让学生感悟内化的过程,没能充分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没有让学生对具体的事物进行感知,达到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与生活、教材“同呼吸,共命运”,正确面对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做
摘 要: 在这个知识决定一切的社会,人们对孩子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社会对教育及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以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的身份,肩负着培育幼儿的神圣使命,在社会的广泛期待中,扮演着丰富多样的特殊角色。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幼儿所受的教育,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不当行为  “师道焉存、人道何在?——近年来,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事件屡屡发
摘 要: 教学LOGO过程的建立和调用,是小学程序设计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而《带参数的过程》则是难点中的难点。学生刚接触程序设计,还没有形成设计过程的思路。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画多边形的过程,以及无参数的过程逐步演变到有参数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观察、理解参数的格式和作用,最后安排和设计适当的操作练习,加深学生对参数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的核心阵地——阅读教学已然丢失了本真。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真,文章从真教理、真内容、真教法、真教风四方面进行阐释。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真教理 真内容 真教法 真教风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人们畅所欲言、探讨问题、弄清是非,实现了思想的解放。受此启发,语言文字报于2012年
摘 要: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总体水平适中,多数大学生消费方式是现实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总的来看,非理性、盲目的消费,消费维权意识和能力及文化审美能力不足,成为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文化消费问题,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方式与习惯,不断提高消费品位和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
摘 要: 结合大班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我园在生存教育活动中重点开展了自救教育,以安全教育促使幼儿规避危险、以自救教育引导幼儿珍惜生命、以健康教育鼓励幼儿爱惜自我、以社会教育拓宽幼儿德育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大班幼儿的生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生存教育活动 幼儿园 大班教学  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生存”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大多处于片面强调成人
曾经一直以为教育科研离我很远,是专家、教授们的事情,但慢慢的,我发现一个教师如果长期不对其工作进行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对教育工作产生心理疲劳,缺乏激情,教学水平也得不到提高。教育科研虽然好处多多,但普通的一线教师从何下手呢?其实你可以走走平民路线,有时,一些“笨”办法,也能获得好的效果。  我的教育科研之路是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开始的。我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用小本子把一些有用的东西记下来。如批改作
摘 要: 自由教育思想是纽曼教育思想的灵魂。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纽曼对自由教育思想做了详尽的阐述。本文通过对此书思想的解读提炼自由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以辩证地把自由思想应用在当下的教育中。  关键词: 纽曼大学 自由教育 现实启发意义  一、纽曼的生平简介  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神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语言学家
摘 要: 本研究以泉州五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在校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对阳光体育的认识、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对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看法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校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深刻,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容乐观,与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作者从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实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依托这一对策。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