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各行业的科学技术也飞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入黄金时代,尤其是最近几年,中职学校教育得到蓬勃的发展。当今社会,中职教育逐渐成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现如今的中职学生教育现状,对实践能力都不够重视,大部分都是纸上谈兵,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传授理论知识。目前,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难也有很多,首先中职学校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往往不被重视,另外,中职学生学习不够主动,尤其是语文这门科学,可能觉得不实用,使语文教学往往被忽略其重要性。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们领悟到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还要以就业为导向,发挥语文学科在工作生活中的普遍意义及工具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职;就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在中国教育的历史舞台上一直源远流长,孔子、孟子、朱子等百家争鸣,《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更是古代人们成长的守则。所以,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现如今,国学热潮持续不断,翟鸿燊等国学大师纷纷传播国学的重要意义,为什么现在国学的热潮这么高呢,因为现在人的生活物质条件相对富足,对于信仰方面相对缺失,所以,要通过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来净化现代人浮躁的心灵。语文教学的内容就包含了全世界漫长岁月中不论古代还是现代,文学中最精华的部分,所以,语文的教学势在必行。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和科学的重要工具,语文包括语言和文学,语言是通俗易懂的,这里说说文学。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比较形象化的反应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语文,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学科的角度来讲对语文的学习和探索及应用,这是一个非常深奥的知识,说它是艺术,它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对语文的定义为“语文是一门研究并传授语言文字运用规律的课程。”而且我的重点是在认识和运用语言文字规律上。教育,这个是人类社会特别关注的一个行为,我觉得教育的定义应该是能否教会学生自主使用一定的标准对身外的东西进行正确地取舍,而这个取舍标准的把握,一定要合乎前面所说的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的发展。语文教育是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把语文学科和人生教育、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深化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中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实用型人才,所以,研究中职语文教学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满足市场需求和教学需求
  如今,社会上对中职生技术人才有非常大的需求,而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如今的中职语文教学课程,往往出现填鸭式的教学,就是对那几个知识点死记硬背,找不到学习的兴趣、文学的魅力。比如,当时学习的朱自清的《背影》,在当时的学习中可能覺得没什么,现在回想起这篇课文的时候才会觉得如此的经典,理解父亲的不易。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课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抓住学习的兴趣,主动理解课程的主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会学习抓住重点的能力。为了全面综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的培养,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培养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例如,写作、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结合历史相关数据来看,目前中职学生在毕业后在社会中的工作,是整个中国发展的根基,所以,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活动要相当重视,多进行一些情景模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文学的魅力。目前,社会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只是单纯地完成工作任务,还要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像全国劳动模范李超同志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成为当代工人的发明家。如果我们都有这种精神,何愁祖国不强大。另外,语文教师要将就业为导向的这一教学目标深入贯彻执行,保证学生对社会动态的实时了解,关注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找到自己学习的方向,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竞争力。
  (二)培育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目前,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落实,中职教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为我国的发展提供综合能力超强的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就业指导课可以帮助学校逐步实现中职教育的目标。目前,中职类语文教学课程主要包括关于现代阅读理解、论文写作、商业策划、文学作品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类别也多种多样,能鲜明地体现出中职类教育教学的特色。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模式,将会持续加大对职业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为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提供持续的输出。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
  (一)加强学生对中职语文教材的体会
  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教材,在中职语文教材的改良中,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对教材内容和理念进行重新调整。例如着重强调自我表达,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适度增加对于语言逻辑思维表达能力的提升,为了适应以后步入社会工作的需要,相比减少一些笔试中死记硬背、没有意义的知识点,灵活地运用文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二)充分调动学生在中职教育学习中的主动性
  为了能让教育更好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骨髓里,中职语文课堂应按照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专业的发展进行针对分类教学。中职教育是为了以后在社会中更好地工作,由于有各行各业的工作,专业也可以分为几大类,机械类、电子类、金融类等等。按照专业的不同,可以进行相对不同的教学,理工方面的可以偏注重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文科类的可以偏重表达能力。例如鞍钢的当代劳模李超,他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的热爱,总能对自己的专业技术提出一些创新和改进,他就是主动学习的代表,真正优秀的员工一定是对自己做的工作充满了热情与兴趣。李超同志也是中专毕业进入了鞍钢,一个平平凡凡的鞍钢工人,但他向每一个老师傅都认真请教,每一个不懂的问题,他都刻苦专研,每一个细节不放过。由于鞍钢场内的设备长时间运行,零件磨损严重,总是需要从国外进口零部件,花费巨大。李超同志在仔细研究了问题发生的原因后,不断地进行设备图纸设计,询问老技术师傅,改良零件体积,最后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为单位省下了巨额的设备进口费用,这就是一个中职学生到当代工人发明家的蜕变。他也很喜欢学习语文,语文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就业环境。
  (三)转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该对教学方案做出有效的设计,教师不能一味主动地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不是讲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普遍来看,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教学中,教师几乎都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都是被动地去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但是通过学校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这种相对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地位,将学生当做主体,这样能全面提高学生掌握技术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才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学可以增强个人的综合能力,并且可以加快职业技能的训练进程,使之更加符合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以及定向的人才需要。在具体实践作方面,基于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合理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水平,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此,才能让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能够深入地融入到个人的潜能中,将知识融化到血液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具竞争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温治鹏.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46.
  [2]周李帅.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7(99):65.
  [3]夏金霞.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38.
  [4]赵俊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31.
  [5]倪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课外语文,2017(28):103.
  [6]乔锐.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探索[J].中学语文,2017(27):98-99.
  [7]乔锐.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中职语文教学[J].课外语文,2017(24):53.
其他文献
故事梗概:  唐云因成绩优秀被选为新班长。但是由于性格内向,有些清高,她不被其他同学认可。在她被班里的小霸王徐远捉弄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选择旁观,只有唐云的同桌孟思淇,一个看上去“离经叛道”,实则正义勇敢的女生对她伸出了援手。欺凌升级,终于被班主任撞见,班主任决定处理班级里的欺凌现象。在班主任的支持和鼓励下,孟思淇、唐云先后站上高台勇敢地喊出心声,指出欺凌行为的错误,令在场同学深受触动。在班主任的正
【摘要】邦典是藏族妇女系在腰间的彩虹,凝结着藏民族的手工智慧和审美情趣。文章扎根于传统的美学理念,通过对邦典的功能、材质、色彩的分析,参照邦典纺织的美学规范,使“自然相生美”成为它的美学核心。邦典的审美定位反过来有助于推动邦典材质、功能的完善,同时为邦典的推介起到基石作用。  【关键词】邦典;文化;审美;审美定位  【中图分类号】J528.5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美?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
1921年7月,毛澤东、何叔衡代表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何叔衡从上海回湘后,把积极、慎重地发展党组织,筹建中共湖南支部放在首位。他们将学生进步组织扩大为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团体,吸收进步青年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再吸收入党。  10月,一个秋凉的日子,在长沙城外的协操坪旁边的公共墓地里,毛泽东、何叔衡、陈子博、易礼容、彭平之等人,在这里讨论组织湖南共产党支部的问题
【摘要】蒙古族在我国黑龙江省嫩江两岸的狭长地带多有分布,这里位于我国蒙古族文化比较偏远的地区。嫩江左岸与科尔沁草原比邻,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嫩江右岸则于汉族聚居区接壤,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由于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蒙古族文化从主动逐渐变为被动、从不接受汉文化到主动接受汉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本文阐述了当代黑龙江省蒙古族聚居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
【摘要】苗族文化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其吃苦耐劳、勇敢、善良、勤劳、团结等精神一直被后人所铭记。因此,高中德育教育需不断借鉴苗族人民形态意识来鞭策当前高中生,并通过苗族与其他民间习俗来有效补充其教育资源。  【关键词】民族;习俗;高中德育教育;苗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学习苗族吃苦耐劳的精神  高中德育教育课通过借鉴黔东南苗族人民吃苦耐劳、勇敢勤奋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习俗
【摘要】本文以广西地区少数民族苗族为例,探究广西地区苗族部分分支的服饰结构特征,探究民族服饰的内部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广西地区民族服装结构打下良好基础,发现传统服饰结构保护的缺陷,更好地发扬保护传承发扬丰富的民族服饰结构。  【关键词】结构;平面;立体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少数民族众多,服饰文化是祖先留下的古老文化的集成,其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由于各少数民族分
【摘要】随着当下数字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学生的思维发展便是一个主要的点。世界上所一致认同的“4C”中批判性思维是提及的重要能力之一。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落实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体现为:基于生活情境、源于实际问题、关注自身经验、强调自主探究。也就是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认识、分析、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密审慎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
【摘要】 2017年,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一经播出就受到广泛热议,在韩国本土引起观影热潮。影片不仅讲述了一段历史,而且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真实事件改编;韩国电影;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现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经历,它们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让我们看到那些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这里笔者称其为“真实事件片”。此
【摘要】受改革开放后多种新思潮的影响,国内版画的发展提升了一个较大的台阶,但以其整体发展历程观之,目前还处于一种缓慢的趋势。分析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观念,对版画究竟是该深究技术、继承传统还是改革创新?当代版画在国内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属于绘画范畴,应融合民族传统文化且以当下前沿的审美眼光去描绘人们的情感和思考结果。当下版画的创作需要结合好传统文化元素且赋予画面探索及实验精神,不应盲目模仿、跟风
【摘要】在藏传佛教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五明佛学院依托于藏汉民族的深入交往,不断发展繁荣,是藏汉文化进行广泛交流的活跃前线,其典型文化交流贡献可概括为传汉入藏、传藏入汉以及提供文化交流平台三个方面。由于寺院发展的新需要和汉族信徒的新需求,五明佛学院日益超脱于单纯的宗教组织,进而成为藏族文化对外宣传、藏汉文化有益交融的典型场所,这一趋势具备深刻的历史和思想基础,也必将在今后长期持续下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