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怎样激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几点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dasdf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关系的一门科学,中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地理课程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地理素养训练,培养基本学习技能,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自主探索能力,是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激活策略 自主探索学习 地理教学
  陶行知曾经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我觉得这句话对开展地理教学尤为重要。地理课根据其学科特点,不如其他学科那样有丰富的感性体验和故事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专注于课本,一味地分析理论知识,会使课堂非常乏味。学生对地理学科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地理课堂上要极力避免自己成为知识的灌压者,使课堂气氛沉闷。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领路人。好比给学生装一个螺旋桨,让它推着自己向前进。这样,教育者就要多动脑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主动的情绪下不仅愿意学,而且学得好。
  一、注重预习,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
  学习一节新知识之前,应该以几个地理小故事引出问题。讲述地理故事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索这是什么现象,这些现象为什么发生?然后学生带着悬念和问题细细品读课本,预习课文。读的时候根据配图和文字用彩笔做上记号。并分小组交流和分享,这样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充分参与、争论并获胜的欲望。
  比如:讲地球形状的时候,可以先讲海边远眺远海的轮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出问题:为什么轮船由远及近驶来时首先看到的是桅杆然后才渐渐看到船身?为什么麦哲伦沿着一个方向航行最终又回到起点?等等。经过课前充分预习,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经过自我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而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加深他们对知识的领悟和记忆。不是事半功倍吗?
  二、激发辩论,发掘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碰到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时,教师不如做个主持人,挑动学生来一场辩论。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加深学习知识的印象。
  比如:讲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时。有的学生认为只有自转才会有昼夜交替,而有的学生认为没有自转也会有昼夜交替。这时,我就让学生各自讲道理、讲事实。最后一个学生通过地球仪演示,让大家知道原来自转停止,但是地球有公转,所以仍然有昼夜交替,不过周期却长得多,约一年。通过这场辩论,学生不仅深刻地掌握了地理知识,而且对地理科学产生浓厚兴趣,更能激发他们不断自我探索地理知识。
  三、创设情境,增进感性认识
  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一些逻辑性、空间性比较强,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情景渲染,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达到感性认识。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地理知识,并且迅速正确地理会知识,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比如:讲地球五带时,可以用多媒体分别播放五带的视频录像。通过展示寒带寒冷的冰天雪地,温带的四季分明,热带的茂密雨林。学生很快进入大自然情景之中。因为学生付出了感情,融入了环境,所以对地球五带知识的表述很快就理解了。
  四、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自己当年做学生时,发现一个有趣现象。那就是学生对这门课兴趣越浓厚,自主学习效果越好。优越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融入地理情境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关心每一个学生,善于用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其对话。并且发现学生哪怕一点点的进步,给予积极评价与鼓励。让学生感到与教师可以建立一种朋友伙伴式关系。所谓信其师才能得其道,既能缩短自己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又能树立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反之,学生对这门课心理上感到排斥,失去兴趣。
  五、完善地理课堂,激活教学过程
  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重视地理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开发多样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这是当前新的国际形势对课堂教学新的要求。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主导者,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氛围上多动脑筋,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创造自由想象的思考环境,使学生进入身心轻松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自主思考,大胆想象,并且勇于突破常规的条条框框,自我寻找知识的真谛。要做到这些,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给予他们积极评价与鼓励,把教师的姿态放低。成为与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朋友,调动学生在知识海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
  总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地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在地理教学中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激发他们多思考、多提问、多想象、多动手、多说话。让他们的螺旋桨推着自己向前进,把自主探索知识的权利交给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是被遗忘的课堂,是被学生轻视的课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掘课堂的闪光点与高效性。这样信息技术课堂才有活力,才能在新背景与新形势下改变学科留下的课堂印象,让学生在新视角与新课堂模式下重新喜爱上课堂。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上不遗余力地探索,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前进。  关键词: 高中 信息技术课 教学策略  目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与网络逐步渗透于人民生活的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成为体育类中职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办公事务为目标。对于体育类中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直接面临就业,除了在校期间掌握专项体育技能外,计算机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更多技能,为就业打下基础呢?现总结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以学生为
摘 要: 近年来,高职单招发展已成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高职单招考试已成为中职生升学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渠道。其中计算机类的本科招生数逐年增多,考生数目不断攀升,竞争激烈。文章基于中职生的能力水平基础与高职单招考试现状,探讨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程序设计语言 VB 中职 高职单招 教学策略  一、中职生能力水平与高职单招考试现状分析  中职生普遍学习能力水平不高,部分学
摘 要: 政治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是在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形成等方面给予正确指导和帮助的一门学科。政治学科高效开展教学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中学政治 教学效率 提高方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高速成长的时期,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学习处理社会事务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
水土流失问题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同样也是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湖南澧水流域中上游地区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的降雨、地形、土壤等数据为基础,应用土壤学、生态学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教育事业应不断实现创新,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初中政治这一学科教学来说,目前我国初中政治教学活动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老师应该坚持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应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更顺利地实现初中政治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围绕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展开论述
摘 要: 启发式教学是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种,在新课程理念下仍然具有鲜明的活力与可探讨的价值。作者认为可以从教会学生阅读、独立思考、教师正确评价几个方面分析,以展示在新课程理念下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呈现方式与状态。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启发式教学 教学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高中课堂中被广泛应用,取得非常重要的成果,也曾经让课堂绚丽多彩。同样的,作为一个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黯淡无彩,
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珍贵的乡土常绿阔叶乔木之一,具有生长快、凋落物量大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用材、造纸和生态造林树种。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