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出行备忘录

来源 :家庭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as6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运高峰将至,漂泊在外的游子即将踏上归家的旅途,外出游玩也需搭乘各种交通工具,人流、车流量达到顶峰,旅途也最为“艰辛”。相对闭塞而有限的空间,密集的人群,难以控制的食品安全……种种因素都有可能产生许多健康隐患,让疾病“乘虚而入”,一不小心还会把它们带回家。
  坐立姿势常变换
  长途旅行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减轻对脊椎的压迫,要尽量减少坐的时间,或坐一会儿变换一下姿势,站起来活动一下,做一下腰部按摩;站立时,要保证整个脚掌着地,在有限的活动空间内,可以经常伸展腿部,并改变腿的姿势。可以多伸伸湖要,减少尾骨受伤的机会。站立不要连续超过8小时,每隔2小时应进行一次约10分钟的活动,站起来,双臂展开,做扩胸活动。做“扩胸运动”的次数、强度和频率,应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而定。
  以易消化食物为主
  在普通列车和长途汽车上,要少吃油炸、膨化食品,不要吃太冷食物,饮食应以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为主,可多吃一些碱性食物,如海带、紫菜、豆制品,还应多吃新鲜苹果、刺梨和猕猴桃,以及粗粮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从而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饮料以白开水、茶水为宜,少喝含糖量高的果汁和碳酸饮料。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更应多注意。
  特殊人群防血栓
  任何人坐久了都有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只不过一艘陪况下,小血栓形成后有70%可自行消融吸收,但某些高危人群更易发生血栓,如糖尿病合并肾病综合征、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等患者、孕妇和吸烟、酗酒者等。如果他们在旅途中摄人过多的咖啡或酒精,可引起脱水,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老人乘车坐前排
  老人出行最好错开高峰时间出行。乘坐汽车,最好坐在靠前的位置,而不要坐后排,尤其是最后一排中间的位置,最不安全,一旦刹车,由于没有扶手,很容易被甩出来。
  有糖尿病、冠心病的老人最好不要长时间坐公共汽车,乘车时要常起来走走,如果空间不允许的话,那就勤换坐姿,并多活动小腿和脚,或者用手从上往下按摩腿部以助血液回流。一旦摔倒,意识清醒时要主动提出做脑cT等相关检查,排除脑血管的问题,还可以告诉第一目击者,自己有脑血管病。
  有高危病症的老年人群注意五点:1、要注意在长途出行前备好相应药物,如降糖药、调脂药、扩血管药等。同时最好服用适量的抗凝剂,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2、近期出现脑梗塞、心肌梗塞症状的患者,调整出行计划,以确保自身安全;3、在旅途中或旅途结束后出现下肢疼痛,肢体明显肿胀时,应尽量不要活动,抬高下肢,以避免血栓脱落栓塞肺动脉,等候医生处理;4、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呼救求医,寻求最佳治疗时机。
  怀孕4—7个月期可出行
  怀孕4~7个月的妇女出行相对安全,但停经32周后的孕妇长途旅,行,将增加胎膜早破和早产、急产风险。若无特殊原因和准备,此间应避免长途旅行。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未能很好控制的糖尿病、多胞胎、子宫颈功能不全、前置胎盘、习惯性流产或有多次早产情形的妇女在怀孕期间最好不搭乘飞机,或是做任何长途旅行。
  孕妇如要长途旅行,乘飞机是最好的选择。健康孕妇乘飞机无危险。长途飞行5小时以上的坐姿旅行,应防止静脉血栓症的发生。怀孕的最后一个月,不要搭乘飞机。孕妇乘火车相对安全,最好坐卧铺。不宜乘坐长途公共汽车。
其他文献
主食类:每日荤素混搭比1:7  人们每顿都应补充粮谷类食物,早30%,晚30%,中午可以多补充一点,40%左右。健康的饮食量应为:男性每天摄入主食400-500克,女性300-400克,其中应适当增加薯类粮食的比重。健康人群一天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能少于150克,更不能一点都不吃,在没有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情况下,机体将产生大量的氧化脂肪,它们会在体内积累,造成酮中毒。  对于“一天吃多少肉比
春节采购是过节的重头戏,接下来的7天吃喝,全靠年前准备,人们往往提前一个月采购,如何储藏,可大有学问。  存放干果不用金属罐  首先要注意的是,别用铁罐等金属器皿来储存干果。铁罐里面的金属物质是加速这些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品氧化的催化剂。如果要用金属器皿装食物,要么铁罐里面有一层涂层,要么是饼干外面还有一层包装,食品不会直接接触铁罐。  盐和方糖有吸潮的作用,可以有效阻止水铆挂入干果。吃时取出坚果,
不妨参考医学界的一套“低风险”喝酒法。  香港医学专家建议,每人每星期摄取的酒精单位应该有一个上限,即男士和女士分别不超过21及14个酒精单位,平均算下来,男士每天的酒精摄取量不应超过4个单位,女士不超过3个单位。此外,每星期要保证至少两天不喝酒。  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品牌的酒会列出整瓶酒有多少酒精单位,—般只会标出酒精浓度。那么酒精单位该如何计算呢?下面一条公式可以帮助大家找出答案:瓶E标示的酒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炸完食物的剩油是丢掉呢,还是继续炒菜用?  营养专家提醒消费者,油炸过食物的油,往往会有许多渣子在里面,这些渣子含有蛋白质、脂肪或是淀粉,反复高温加热此油可能产生杂环胺、苯并芘和丙烯酰胺等致癌物。当然,这并不代表加热过的油、油炸过食物的油绝对不能用。消费者可根据油脂的不同情况,酌情处理。  如果油脂颜色很深、黏度大且杂质多,建议不再使用。如果油脂色泽不太深、不太稠
健康从“心”开始,然而有一些食物食之过多,可能会“伤心损脑”。   酒精及其饮品:饮酒应该限量,男性每天乙醇摄入量应小于25克,女性每天应小于15克。适量饮酒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以产生愉悦感。据多项研究表明,适量饮酒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的好处,但过量饮酒,特别是长期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多方面的危害。    肥肉和动物内脏:面对一块块味香色美的红烧肉,是不是忍不住要往嘴里塞呢?请注意:再好吃最多吃1-2块
“过节送保健品”已成为一种常见选择。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健品,该如何选择?不同的人群适合用哪些保健品?  根据营养报告选  虽然服用保健品不需要医生开处方。抗衰老类的保健品,一般老人都可以服用。但最好根据老人的全面体检情况,综合分析后再选择合适的保健品。  老人服用保健品前最好向营养科医生咨询。如担心血液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就去医院营养科做头发化验或抽血检测,根据检查结果,看缺什么,缺多少,医生